劉梓堯 袁 野 劉 帥
當今社會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高度融合,人們的生活從傳統(tǒng)的有線網絡時代逐漸邁向無線網絡時代。警犬技術工作在微時代也亟需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從警犬技術教學的層面謀求符合微時代特點的教學方式,豐富警犬技術教學模式。智能手機的高度普及、微信的廣泛應用,使得微時代助力教學有了現(xiàn)實基礎。本文將從微信的基本使用功能出發(fā),豐富警犬技術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以微信基本功能為切入點,闡述基于微時代下微信輔助警犬技術實訓教學方式及特點,豐富傳統(tǒng)警犬技術教學模式。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2018年第42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網民屬性結構當中報道,我國網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體為主,截至2018年6月,10~39歲群體占總體網民的70.8%,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7.9%;在職業(yè)結構中,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民中學生群體最多,占比達24.8%,同時,在多年的警犬技術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智能手機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占有率,微信等即時性聊天軟件基本實現(xiàn)全覆蓋,其好處在于利用互聯(lián)網固有的特點進行信息快讀傳播,可以實現(xiàn)和電腦PC端進行信息資源同步傳播,但是在智能手機終端體現(xiàn),不受空間限制。因此,運用互聯(lián)網進行警犬技術教學大有前景。作為一款即時性的通訊工具,微信具有零資費、跨平臺、能通過移動網絡快速發(fā)送短信、語音、視頻、圖片,同時建立“微信群”可以實現(xiàn)最多500人同時通訊交流、可以通過朋友圈、分享鏈接等形式將精彩學習資料進行傳送。
警犬技術教學工作的基本特點有:實操性強、理論和實訓并重、多學科性、訓導員主導性。警犬的警用素質開發(fā)和能力培養(yǎng)主要通過訓導員的實訓活動獲得;警犬技術不僅僅要求學生提升操作熟練度,而且要求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訓,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和警犬訓練;警犬技術的多學科性體現(xiàn)在其與解剖學、營養(yǎng)學、心理學、動物行為學、遺傳學、病理學、偵查學息息相關;訓導員的主導性是指警犬作業(yè)能力要素包括警犬和訓導員,作為警用裝備使用的警犬是直接要素,而訓導員的訓練水平和人犬結合的水平往往取決于訓導員。
警犬技術的以上特點,決定了警犬技術教學中實訓課程需要教師講解一系列理論知識和技法;學員需要通過大量的模仿教師的手法,不斷進行重復性訓練才會形成自身的訓練手法;警犬需要學生用正確的手法進行重復性的訓練才會形成牢固的條件反射,進而才會形成警犬使用能力。通過微信可以突出強調教學過程中注意的知識點及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學生在室外進行實際操作訓練時,并不能準確的記錄本身技術上的錯誤,或者記錄并不全面,可以通過錄像等相關功能對訓練過程進行記錄,為訓練結束后進行總結提供客觀真實的信息。
在教學班中,人犬數(shù)量對等,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還需教會學生如何教會自己的受訓犬。值得一提的是,警犬的能力形成是有起伏的,并不是因為犬本身的差異,是因為通過學生進行訓練,對犬訓練的效果不同,產生的起伏。故在實際操作中,應本著因人施訓、因犬試訓的原則,要針對不同學生選擇適當?shù)姆绞?,對不同的犬采取不同的方式。所以這就對教師在訓練過程中精細化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信息社會和網絡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選擇將微信這個新型網絡交流平臺應用到教學中,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搭建起分享學習成果的平臺,有著積極的意義和優(yōu)勢。方法與優(yōu)勢體現(xiàn)在教學示范犬演示時錄視頻、微信發(fā)布到群中分享,可重復觀看,反復推敲。學員間互相錄視頻可以增加老師的觀測幅度;學員可以查缺補漏,教師可以及時糾正問題。
警犬技術專業(yè)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平臺隨時隨地發(fā)布教育資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從時間上來說,可以高效的進行知識傳播和儲備,教師可以在課后遠程解決問題,不受時間限制;學生也可以在微信群中靈活進行提問。從空間上來說,由于智能手機的便攜性,在傳播信息上只需要老師和學生發(fā)起,對方不管在何地,只要是智能手機連接網絡就可以收到相關信息,不受空間限制,為授課傳播信息提供基礎。
映射是個專業(yè)術語,是指兩個元素的集之間元素相互“對應”關系,同時只存在著“一對一映射”和“多對一映射”。本文所指的“映射教學”是指,借助微信平臺可以起到良好的“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良好互動,教師可以借助微信進行發(fā)布課前任務布置、教學重點安排、難點重點講解、課后問題解答、作業(yè)布置以及各項與教學相關的內容安排,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微信群輔助教學可以節(jié)約實訓課的時間,避免由于學生的過多提問或者后進學生知識點的疏漏,導致課堂上教學進度減慢的情況。
與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利用微信進行輔助教學對于學生更容易接受。其有著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1.有著良好的可記錄性。教
師在微信中有關教學的知識信息,會一直保存在學生手機當中,方便隨時翻閱查看,全面、準確地彌補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信息流失,同時微信的收藏功能,或者復制粘貼功能均可把知識點變?yōu)槲谋?。視頻類信息雖不能轉換成文本文件,可以供日后反復觀看溫習;2.碎片化學習。由于在線的互動是非課堂時間,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去學習,積累知識點;3.帶動效應。帶動效應是指借助微信群的課外學習讓提問者在訓練中有所提高后,其他學生在“比學趕超幫”的大氛圍下,形成良好的“比學”氛圍;4.助學效應。助學效應是指,微信中一名學生提問后,教師給予有針對性的解答,可以給微信中其他觀看的學生以借鑒,起到汲取教學和預先規(guī)避的作用,同樣也可以解決共性問題,避免重復講解;5.形式多樣化。微信群這種在線互動,可以通過視頻、語音、文字、文章等形式進行,極大地豐富了學習的方式,老師要求學生使用視頻記錄課后訓練情況并上傳到群中,督促學生做好課后訓練。每個人的訓練情況其他人都可以看到,能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相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警犬技術教學通常需要教師帶犬進行示范性教學,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但是由于教學周期和課時安排等原因,這種示范的重復性效果并不明顯。即便學生在教師示范時進行錄像,也會由于錄像等原因而分心。因此,借助微信等軟件可以上傳到學生端很多示范性視頻,可以讓學生重復性觀看,記憶更加深刻。同時,正因為學生課后的自主記憶性學習,讓課堂上的老師不用重復占用課堂時間進行示范性教學來強化記憶。
微信的龐大用戶人群,造就了圍繞其展開的各種產業(yè)。目前,微信可以鏈接大部分常用學習、辦公、娛樂的軟件。同時,各地公安機關警犬工作部門開辦了很多微信公眾號和經驗交流群,其中包含了警犬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文章和視頻,可以分享給學生,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維度,同時也倒逼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為教師獲取警犬技術前沿資訊提供了平臺。
在借助“互聯(lián)網+”進行警犬技術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問題,以更好地推進警犬技術教學。
警犬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公安教育工作者,應當牢固樹立安全和保密意識,對于警犬技術涉密視頻、資料要嚴格保密,有輿情風險的案情不能在微信群中傳播或者討論。
互聯(lián)網(微信)僅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切勿顧此失彼,導致課堂內容空泛。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學生覺得可以課后用群里的資料兜底,上課不注意聽講。
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目前已經有人通過直播網站、短視頻網站在線直播教學,通過微信公眾號、藍墨云班課、雨課堂等發(fā)布一些教學內容,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借鑒到警犬技術教學中來。筆者相信,將警犬技術一些不涉密的內容開發(fā)成教學APP,或者通過AR技術進行模擬演練學習,會極大地豐富教學手段,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沿陣地”,可以為提高警犬技術的教學質量提供新方法。
利用“互聯(lián)網+”助力警犬技術教學,是筆者通過對當今信息時代的理解,從公安學科發(fā)展的角度進行的深度考量。同時,筆者通過幾輪培訓班的試驗性教學,發(fā)現(xiàn)其可行性強,成本低,具有較好的推廣意義,并且對警犬技術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新動能,助力我國警犬事業(yè)的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