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劉婷婷
高血壓屬于一種心腦血管慢性疾病,是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為基礎,同時伴有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損傷或者器質性傷害的一種綜合病癥,具有治療周期長、難以徹底根除、復發(fā)率高等特點,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腦卒中、老年冠心病等疾病,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生存質量降低[1]。由于患者對于疾病認識不清,依從性差,導致疾病控制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討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16例高血壓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8例。對照組男26例,女32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62.42±9.85)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46±1.53)年。觀察組男30例,女28例;年齡48~77歲,平均年齡(63.06±9.73)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5.53±1.2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給予患者常規(guī)降壓藥、飲食指導以及生活干預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健康教育,具體如下。①由主治醫(yī)師、護士長、經(jīng)驗豐富護理人員共同組成專門健康教育小組,定期參加高血壓健康知識專業(yè)培訓會或講座,掌握一定溝通技巧,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②在患者入院后,詳細了解患者基本資料,對患者實際病情進行準確評估,依據(jù)患者及其家屬所需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③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普及高血壓發(fā)病機制、治療原理、潛在不良反應等相關健康知識,拉近護患距離,增加患者對于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④告知患者正確用藥方法,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分型,根據(jù)不同等級高血壓病情予以對應藥物用量與用法,使患者明顯多服、少服或停用產(chǎn)生的危害。在實際服藥過程中,根據(jù)患者身體耐受程度逐漸由小劑量向大劑量過渡,有助于機體逐漸適應藥性;期間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變化情況,使其水平值變化情況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禁忌隨意降壓;在患者服藥后需休息2~3 h,注意保持合適體位,避免體位性低血壓形成。若患者在用藥期間出現(xiàn)明顯不適感,護理人員應按照醫(yī)囑及時調整藥物。⑤及時了解患者心理情緒變化狀態(tài),對于其心中困惑耐心解答,鼓勵患者樂觀面對疾病治療。⑥根據(jù)患者平時飲食愛好以及病情需要制定合理膳食計劃,主要攝入低脂、低鹽、高蛋白、低熱量、易消化食物,增加對于鎂、鉀成分的攝入,戒煙戒酒,少食多餐,培養(yǎng)良好作息。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護理效果判定標準:顯效:干預后血壓下降程>14%;有效:干預后血壓下降5%~14%;無效:干預后血壓下降程度<5%。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3.2 比較兩組患者對于高血壓知識了解程度 由護理人員對患者各項高血壓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主要涉及高血壓的定義、誘因及危險因素、并發(fā)癥發(fā)生機制、降壓藥的作用、規(guī)律服藥的重要性、降壓藥毒副作用、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合理運動的重要性、戒煙限酒的重要性、規(guī)律生活、如何自救、正確自我監(jiān)測血壓、定期復診13項。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護理顯效33例(56.90%)、有效23例(39.66%)、無效2例(3.45%),總有效率為96.55%(56/58);對照組護理顯效20例(34.48%)、有效29例(50.00%)、無效9例(15.52%),總有效率為84.48%(49/58)。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21,P=0.027<0.05)。
2.2 兩組患者對于高血壓知識了解程度比較 觀察組對于高血壓知識了解程度:高血壓的定義98.28%(57/58)、誘因及危險因素96.55%(56/58)、并發(fā)癥發(fā)生機制93.10%(54/58)、降壓藥的作用96.55%(56/58)、規(guī)律服藥的重要性98.28%(57/58)、降壓藥毒副作用98.28%(57/58)、合理飲食的重要性94.83%(55/58)、合理運動的重要性96.55%(56/58)、戒煙限酒的重要性93.10%(54/58)、規(guī)律生活96.55%(56/58)、如何自救93.10%(54/58)、正確自我監(jiān)測血壓98.28%(57/58)、定期復診94.83%(55/58);對照組對于高血壓知識了解程度:高血壓的定義87.93%(51/58)、誘因及危險因素86.21%(50/58)、并發(fā)癥發(fā)生機制77.59%(45/58)、降壓藥的作用84.48%(49/58)、規(guī)律服藥的重要性87.93%(51/58)、降壓藥毒副作用82.76%(48/58)、合理飲食的重要性81.03%(47/58)、合理運動的重要性86.21%(50/58)、戒煙限酒的重要性77.59%(45/58)、規(guī)律生活84.48%(49/58)、如何自救75.86%(44/58)、正確自我監(jiān)測血壓87.93%(51/58)、定期復診81.03%(47/58)。觀察組對于高血壓知識了解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33、3.940、5.583、4.921、4.833、8.135、5.199、3.940、5.583、4.921、6.576、4.833、5.199,P=0.028、0.047、0.018、0.027、0.028、0.004、0.023、0.047、0.018、0.027、0.010、0.028、0.023<0.05)。
高血壓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疾病,具有起病隱匿、發(fā)病迅速等特點,若未及時予以有效治療,極易誘發(fā)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對患者心、腦、腎重要臟器造成不同程度損壞,嚴重者危及生命。近幾年來,隨著我國人們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且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已成為社會公共衛(wèi)生重點關注問題[2]。由于高血壓屬于終身性疾病,治療周期長,而多數(shù)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疾病缺乏正確認知,擔心自身疾病危害性產(chǎn)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不利于疾病治療與轉歸。因此,在采用藥物治療基礎上配合相應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據(jù)相關資料研究證明[3],高血壓發(fā)病與患者生活習慣、日常行為等均具有密切關系。其疾病控制關鍵在于控制血壓異常升高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時避免患者在高血壓疾病基礎上并發(fā)其他病癥,進而降低患者致殘率、死亡率。健康教育是指在計劃性、系統(tǒng)性對患者病情進行干預的的一種護理模式,通過糾正患者不良行為習慣消除或減少疾病恢復中系列安全隱患,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質量,預防各種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實現(xiàn)疾病康復目的[4-6]。
本文將健康教育應用于高血壓護理中,在患者入院后即詳細了解患者基本資料以及以往病史,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以及臨床經(jīng)驗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并根據(jù)患者反饋對其進行調整,不斷完善護理工作,積極規(guī)避護理意外的發(fā)生;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向其普及疾病治療注意事項,端正患者治療態(tài)度;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對于高血壓知識(高血壓的定義、誘因及危險因素、并發(fā)癥發(fā)生機制、降壓藥的作用、規(guī)律服藥的重要性、降壓藥毒副作用、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合理運動的重要性、戒煙限酒的重要性、規(guī)律生活、如何自救、正確自我監(jiān)測血壓、定期復診)了解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33、3.940、5.583、4.921、4.833、8.135、5.199、3.940、5.583、4.921、6.576、4.833、5.199,P=0.028、0.047、0.018、0.027、0.028、0.004、0.023、0.047、0.018、0.027、0.010、0.028、0.023<0.05)。說明實施健康教育可通過日常溝通與干預增加患者對于高血壓疾病各項知識的了解,保障各項護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同時治療期間指導患者健康飲食,攝取鹽量<3 g/d,謹慎食用高脂肪食物,適當增加飲水量,防止便秘;在考慮患者身體耐受情況下,指導患者適當進行有氧運動,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在患者出院前,指導患者掌握日常血壓控制措施,叮囑患者謹遵醫(yī)囑服藥。通過實施以上措施為治療措施發(fā)揮最佳效果提供基礎保障,提高康復治療效果,促進康復進程[7-9]。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顯效33例(56.90%)、有效23例(39.66%)、無效2例(3.45%),總有效率為96.55%(56/58);對照組護理顯效20例(34.48%)、有效29例(50.00%)、無效9例(15.52%),總有效率為84.48%(49/58)。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21,P=0.027<0.05)。說明實施健康教育可明顯改善患者病情,控制血壓避免異常升高。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具有良好應用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