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芳
(山東省肥城市邊院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山東 肥城 271605)
茄子屬于常見蔬菜,由于其市場需求量較大,近年來許多農戶都選擇茄子作為主要種植蔬菜,也獲得了相對較好的收益。但由于受病蟲害的影響,依舊有一部分農戶所種植的茄子產量較低,質量難以提升,因此要對茄子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進行深入研究。
1.1 茄子早疫病。早疫病主要為害茄子葉片,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為褐色,存在同心輪紋,直徑在2~10 mm之間。濕度較大的環(huán)境下,病部會滋生細微灰黑色霉狀物,早疫病后期很容易導致病葉脫落。針對早疫病的防治,可以在發(fā)病初期階段選擇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倍稀釋液或60%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70%代森錳鋅500倍稀釋液進行噴霧,間隔1周左右噴施1次,持續(xù)2~3次能夠起到明顯效果。
1.2 茄子白娟病。白娟病發(fā)病初級階段主要為害莖基部,存在褐色病斑,隨后顏色逐漸加深,表面能夠看到白色娟狀霉層,發(fā)病后期產生褐色菜籽狀菌核,該菌核能夠在土壤內越冬,多雨季節(jié)發(fā)病率較高。白娟病的防治首先需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第一時間清除病株并帶出燒毀。發(fā)病后可以在茄子莖基部和附近土壤上撒五氯硝基苯藥土,藥土的制作:選擇70%氯硝基苯500 g,混合濕細土20 kg,每畝使用五氯硝基苯1.5 kg,半個月施撒1次,持續(xù)2次;或者選擇50%代森銨1 000倍稀釋液對茄子實施灌根。
1.3 茄子炭疽病。炭疽病通常為害茄果,病斑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稍微凹陷,病斑上能夠發(fā)現(xiàn)黑色小點或者溢出紅色黏質物。對炭疽病的防治需要第一時間清除殘果,防止高溫高濕環(huán)境,綠果期可噴灑甲基硫菌靈懸浮劑,間隔1周左右噴灑1次,持續(xù)2~3次能夠起到明顯效果。
1.4 茄子根腐病。根腐病通常為害茄子根部以及莖基部,在根腐病發(fā)病的初級階段,茄子葉片白天呈萎蔫狀,早晚部分恢復,隨著病情加劇,葉片早晚恢復能力減弱,最終無法恢復正常。茄子根部和莖基部表皮呈褐色,根系出現(xiàn)腐爛,最終導致整個植株死亡。對于根腐病的防治,可以選擇50%苯菌靈和適量細土拌勻,茄子定植之前施撒在穴內。在根腐病發(fā)病初級階段可以采取灌根防治法,通常每株澆灌藥液0.2 L,間隔1周左右灌溉1次,持續(xù)2~3次,通常選擇的灌根藥劑為50%苯菌靈800倍稀釋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釋液。因為茄子根腐病病菌對銅離子較為敏感,因此選擇硫酸銅溶液進行灌根能夠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過量而出現(xiàn)藥害[1]。
2.1 紅蜘蛛。選擇抗病蟲能力較強的品種,若發(fā)現(xiàn)紅蜘蛛為害,必須要加強田間管理,防止土壤過于干旱,同時要第一時間清理茄子附近的枯枝雜草,盡可能降低蟲源。選擇藥劑進行防治需要把握好重點,將蟲害盡量控制在初級階段,定期做好蟲情檢查作業(yè),可以選擇70%克螨特乳油1 000倍稀釋液或者40%樂果乳油1 000倍稀釋液進行噴霧防治。
2.2 蚜蟲。如果發(fā)現(xiàn)蚜蟲必須盡快盡早處理,盡量將其為害范圍進行控制,避免對茄農的效益帶來影響。比如說可以在茄子采摘收獲之后對田間的殘株病株及時清理,對存在的各種雜草也應當全面清除。另外可使用抗蚜威、溴氰菊酯乳油等藥劑實施防治。
2.3 白粉虱。白粉虱通常對銀灰色具有趨附性,因此對于白粉虱的防治可以在田間設置防蟲網,選擇黃板或銀灰色地膜防治白粉虱。采用化學防治可以使用綠菜寶與虱蚧寧配合噴施,或搭配豐收一號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2]。
2.4 茶黃螨。茶黃螨身體為白色,肉眼難以發(fā)現(xiàn),通常為害茄子嫩葉、幼果以及生長莖尖,受茶黃螨危害后病株呈褐色,出現(xiàn)小葉脫落的情況;葉片受到為害時葉背油漬狀,果柄粗糙褐色,果實褐色開裂成開花茄子。對于此蟲害的防治,應當在葉片發(fā)病后選擇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倍稀釋液或者5%噻螨酮可濕性粉劑1 500倍稀釋液進行噴霧,著重噴茄子病葉背面、花、果以及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