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溪華
(福建省漳州江東農科所,福建龍海363107)
隆晶優(yōu)534是袁隆平農業(yè)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湖南亞華種業(yè)科學研究院用隆晶4302A×R534選育而成的水稻品種[1],具有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2017年作為長江中下游晚秈中遲熟品種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國審稻20176092),2017年作為桂南早秈遲熟品種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桂審稻2017042),2018年作為華南早秈品種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國審稻20180002)。利用2015—2016年隆晶優(yōu)534參加華南早秈稻區(qū)試結果,分析其產量構成特點,提出其高產栽培技術,為隆晶優(yōu)534的示范、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
資料來源于2015—2016年南方稻區(qū)國家水稻品種試驗匯總報告。利用EXCEL2003軟件計算出產量與構成因素及構成因素間的相關系數(shù),以相關系數(shù)建立方程組求出通徑系數(shù),分析各因素對產量的作用大小和相互之間的關系。
根據(jù)2015—2016年隆晶優(yōu)534參加華南早秈稻區(qū)試的18套產量結構調查結果(表1),按每公頃理論產量<7 500 kg、7 500~9 000 kg、>9 000 kg劃分為3個產量區(qū)間,平均每公頃產量由6 930.8 kg提高到9 698.0 kg,主要是每穗粒數(shù)提高38.9%,平均每公頃產量由6 930.8 kg提高到8 136.6 kg后每平方米穗數(shù)有所增加,結實率、千粒重差異不大。變異系數(shù)以每穗粒數(shù)最大,每平方米穗數(shù)較大,結實率、千粒重的變異較小。說明栽培措施、環(huán)境條件對每穗粒數(shù)、每平方米穗數(shù)影響較大,對結實率、千粒重影響較小。
表1 隆晶優(yōu)534不同產量水平的產量結構
根據(jù)相關分析[2]結果(表2),4個產量構成因素中,產量與每穗粒數(shù)的關系最密切,呈極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r=0.659**),每平方米穗數(shù)與每穗粒數(shù)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r=-0.569*),每穗粒數(shù)與結實率的負相關也較高(相關系數(shù)r=-0.394)。因此隆晶優(yōu)534的高產栽培要在一定穗數(shù)基礎上主攻大穗,注意協(xié)調每穗粒數(shù)與穗數(shù)、結實率的矛盾。
表2 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間的相關系數(shù)
為進一步揭示各產量構成因素對產量的作用,進行通徑分析[3-4],結果表明(表3),各產量構成因素對產量所起的直接作用大小是每穗粒數(shù)(1.252)>每平方米穗數(shù)(0.787)>結實率(0.386)>千粒重(0.285)。構成因素的直接通徑系數(shù)與間接通徑系數(shù)的總和(凈作用),等于該因素與產量的相關系數(shù)。因每平方米穗數(shù)(X1)通過每穗粒數(shù)(X2),每穗粒數(shù)(X2)通過每平方米穗數(shù)(X1),結實率(X3)通過每穗粒數(shù)(X2)的間接作用為較大的負作用,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的總和都明顯小于直接作用。
各因素對產量的相對決定程度,其大小順序與直接通徑系數(shù)一致,每穗粒數(shù)(1.567)>每平方米穗數(shù)(0.620)>結實率(0.149)>千粒重(0.081)。4個產量構成因素對產量的貢獻率依次為每穗粒數(shù)(82.5%)>每平方米穗數(shù)(8.5%)>千粒重(8.4%)>結實率(-4.6%)。4個因素對產量的總決定系數(shù)(總貢獻)R2=0.948,剩余決定系數(shù)為0.052。
表3 通徑系數(shù)與決定系數(shù)
綜上所述,隆晶優(yōu)534作華南早秈稻栽培的每穗粒數(shù)變異大,對產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貢獻也最大,是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每平方米穗數(shù)變異較大,對產量的直接作用較大,因每平方米穗數(shù)與每穗粒數(shù)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對產量的凈作用較小,貢獻也較??;結實率、千粒重的變異較小,對產量的直接作用較小,對產量的貢獻也較小。因此隆晶優(yōu)534作華南早秈稻高產栽培要在一定穗數(shù)基礎上主攻大穗,同時注意協(xié)調每穗粒數(shù)與穗數(shù)、結實率的矛盾。其栽培策略是:培育壯秧,奠定大穗基礎;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促進穗數(shù)、穗粒數(shù)、粒重充分協(xié)調發(fā)展;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分蘗期淺水勤灌,促進低節(jié)位分蘗早生快發(fā),爭取足穗大穗;夠苗適時烤田,控制無效分蘗,促進壯稈大穗;適時施用促花肥,促進穎花分化,增加每穗粒數(shù);巧施粒肥,適時根外追肥,提高結實率與粒重。
培育壯秧是奠定足穗大穗基礎。隆晶優(yōu)534在福建漳州市作早稻種植,一般掌握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產栽培要注重控制秧田播種量,每公頃秧田播種量150~187.5 kg,每公頃本田用種15.0~18.75 kg,做到均勻播種,使每株秧苗長勢均勻。同時合理施肥、管水,及時防治病蟲害,培育壯秧。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促進穗數(shù)、穗粒數(shù)、粒重充分協(xié)調發(fā)展。秧齡掌握25~30 d時及時移栽。插植規(guī)格16.7 cm×23.1 cm,每公頃插25.7萬叢,每叢插2粒谷苗。
配方施肥,合理運籌是培育多穗大穗群體的物質基礎。施肥做到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N、P、K肥配合,同時配施Si、Zn、Mg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實行平衡施肥。增施有機肥,盡量減少化肥用量。施用有機肥的途徑:一是實行稻草還田,二是冬種紫云英。
根據(jù)不同土壤化驗結果和水稻需肥量,按照土壤養(yǎng)分的虧缺狀況進行科學配方。隆晶優(yōu)534高產栽培一般掌握每公頃施純氮165~195 kg,N、P2O5、K2O 質量比例為 1∶0.5∶(0.8~ 1)?;蕿榭偸┑康?0%、總施磷量的50%、施鉀量的40%、全部中、微量元素肥料,分蘗肥為總施氮量的40%、總施磷量的50%、施鉀量的40%,穗肥為總施氮量的20%、施鉀量的20%?;试谡貢r施入,分蘗肥一般插后7~8 d施用,促進低節(jié)位分蘗早生快長,爭取足穗大穗。在幼穗分化Ⅱ—Ⅲ期時巧施穗肥,促進穗大粒多。在抽穗灌漿期間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微量元素肥料,提高結實率和粒重。
根據(jù)苗情需要合理管水,適時促控,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分蘗期采取淺水勤灌和間歇濕潤灌溉,促進分蘗。當莖蘗數(shù)達到目標穗數(shù)的80%時及時排水烤田,控制無效分蘗,促進壯稈大穗。灌漿乳熟期干濕交替灌溉,以水調氣,以氣養(yǎng)根,活根保葉防早衰,直至成熟前一周排干水分。防止過早斷水,以免影響結實率和粒重。
漳州市水稻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在進行種子消毒、清潔田園、健身栽培等農業(yè)措施預防的基礎上,利用燈光、性信息素誘殺害蟲。根據(jù)預測預報,適時、適量使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推廣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保障水稻產量、質量和稻田生態(tài)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