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習 蘇燁琴 高榮村 李金軍
(1 浙江省嘉興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嘉興 314016;2 浙江省海寧市農(nóng)作物技術服務站,海寧 314400)
利用亞種間遠源雜交的超強雜種優(yōu)勢選育高產(chǎn)、優(yōu)質、多抗的超級雜交稻,越來越受到重視。2016 年課題組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選育出具有理想株型的超級稻株葉形態(tài)的三系秈粳雜交稻新組合嘉優(yōu)中科1 號[1]。2014-2018 年連續(xù)5 年示范種植,每667m2均獲平均產(chǎn)量840kg 以上的高產(chǎn),2019 年準備申請國家超級稻稱號。
秈粳雜交稻的應用價值毋容置疑,然而種子生產(chǎn)難卻是秈粳雜交稻應用推廣的瓶頸之一,尤其是粳不秈恢配組模式中,由于粳稻不育系柱頭外露少且花時較遲、秈稻恢復系花時較早而造成的二者花時不遇,影響了制種產(chǎn)量和品種的推廣利用[2]。為此,通過借鑒我國雜交秈稻和雜交粳稻制種技術,根據(jù)近十年來對秈粳雜交稻制繁種技術的摸索研究,針對嘉優(yōu)中科1 號父母本特征特性,總結出一套以選育花時相近親本配組、選擇適溫高濕環(huán)境開花、集中連片大戶制種為基礎,優(yōu)質高產(chǎn)低耗為目標,平衡穩(wěn)長為主攻方向,小行比移栽保證花粉量、減氮增鉀平衡施肥、適當拷田落黃促結實、機械拉繩趕粉增效為特征的高產(chǎn)制種技術體系。
1.1 母本 嘉66A[3](浙育鑒2014002)屬BT 型早熟晚粳不育系;植株矮壯,嘉興單晚株高75~80cm,耐肥抗倒,株型緊湊,分蘗中等,葉片挺舉,劍葉短,穗直立;嘉興單晚和早茬口連晚栽培稻穗出莖較短,但無包莖現(xiàn)象;5 月底至6 月初播種,9 月上旬齊穗,總葉片數(shù)16.5 葉,感光性中等,開花集中,單穗盛花期3d,單株開花歷期5d;正常情況下,10:40 左右始花,11:10 左右盛花,柱頭外露率高,開穎角度大,育性穩(wěn)定。
1.2 父本 中科嘉恢1 號屬廣親和秈型恢復系;嘉興單晚種植株高100cm,稈粗抗倒、分蘗強、穗大粒密;6 月下旬播種,9 月初抽穗,主穗約比分蘗穗早抽穗3~5d,單穗盛花期4~5d,單株開花歷期10d;正常情況下,10:10 左右始花,10:40 左右盛花,比母本早30min,花時35~45min。
該品種熟期較早,在上海作單季晚稻種植,2014-2015 年參加上海市區(qū)域試驗,2 年平均全生育期157.5d,比對照花優(yōu)14 早熟14.3d。具有理想株型的超級稻株葉形態(tài)[4],根系發(fā)達,苗期起發(fā)快,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葉色深綠,劍葉挺直,莖稈矮壯,抗倒性強,秧齡彈性好;生長清秀,灌漿快,熟期轉色佳,谷粒金黃色,圓粒無芒,落粒性適中。株高110.3cm,有效穗數(shù)14.7 萬穗/667m2,成穗率63.9%,穗長18.0cm,每穗總粒數(shù)234.0 粒,實粒數(shù)203.8 粒,結實率87.1%,千粒重28.4g。
2014 年參加上海市區(qū)試,每667m2平均產(chǎn)量797.2kg,比對照花優(yōu)14 增產(chǎn)18.5%,增產(chǎn)極顯著;2015 年續(xù)試,平均產(chǎn)量780.9kg,比對照花優(yōu)14 增產(chǎn)14.3%,增產(chǎn)極顯著。2015 年生產(chǎn)試驗同步,每667m2平均產(chǎn)量742.9kg,比對照花優(yōu)14 增產(chǎn)10.1%,增產(chǎn)不顯著。
2017 年中科院李家洋院士帶隊在江蘇沭陽青伊湖農(nóng)場萬畝基地測產(chǎn)實收,每667m2產(chǎn)量達到911.3kg,央廣網(wǎng)、中央電視臺、農(nóng)民日報、光明網(wǎng)等數(shù)十家國內(nèi)主流媒體都進行了跟蹤報道;2018 年江蘇省農(nóng)委種子管理站組織院士實地驗收,每667m2產(chǎn)量達到1052kg,創(chuàng)造了江蘇省大面積水稻單產(chǎn)紀錄。
4.1 選擇適宜的區(qū)域 多年試驗發(fā)現(xiàn),在適溫高濕環(huán)境條件下,粳稻不育系花時會提前約15min,縮短與秈稻恢復系的開花時間間隔,使父母本花時更好的相遇。杭嘉湖地區(qū)應選擇內(nèi)陸風小、隔離條件好、排灌順暢的地方,抽穗期安排在9 月上旬為宜;江蘇沭陽等蘇北地區(qū)制種抽穗期安排在8 月下旬為宜;海南陵水以南地區(qū)制種抽穗期安排在4 月上旬為宜。大戶制種集中連片種植為宜,單個大戶制種面積建議不超過26.7hm2,面積太大管理跟不上,最終影響產(chǎn)量與質量。
4.2 父母本播差期安排 母本抽穗開花整齊一致,從始穗到終花約7d;父本分蘗多,主穗約比分蘗穗早抽穗3~5d,從始穗到終花約12d。為保證頭花不空,尾花不落,且讓父母本盛花期相遇,父本應分2期播種,安排1 期父本利用分蘗穗為主,2 期父本全部相遇。在杭嘉湖地區(qū)母本嘉66A 在5 月底至6月初播種,9 月上旬齊穗,父本中科嘉恢1 號第1 期在6 月17-20 日播種,使主穗8 月底抽穗,分蘗穗9月上旬齊穗;第2 期在6 月22-25 日播種,使主穗9月初抽穗,分蘗穗約9 月12 日終花。江蘇沭陽等蘇北地區(qū)母本嘉66A 在5 月初播種,8 月下旬齊穗,1期父本在6 月15-17 日播種,使主穗8 月18-20 日抽穗,分蘗穗8 月下旬齊穗;2 期父本在6 月21-23日播種,使主穗8月下旬抽穗,分蘗穗約9月初終花。
4.3 稀播短齡培育壯秧 種子浸種處理時用氰烯菌酯2000~3000 倍液預防惡苗病。父母本每667m2播種量約為8kg,分畦均勻稀播,2 葉1 心前施斷奶肥尿素5~7.5kg,母本秧齡杭嘉湖地區(qū)控制在20~25d,蘇北地區(qū)25~30d,海南制種控制在17~20d,最好不超過20d,父本秧齡彈性大;移栽前4~5d 每667m2施尿素5~7.5kg 作起身肥,移栽時保證母本帶2~3 個分蘗。
4.4 合理親本行比 根據(jù)多年試驗確定父母本行比2∶8 或2∶10 為宜[5],母本株行距15cm×20cm,插足基本苗,單本插,以利田間去雜;父本株行距20cm×20cm,雙本插,保證充足的花粉量;父母本行距20~25cm。
4.5 田間管理 氮肥前重后輕,適當增施磷鉀肥,早施分蘗肥,力爭早發(fā),搭好苗架。深水返青,活苗后保持淺水層,施肥后3d 實田2d,當分蘗達到母本每叢有10~12 個分蘗時及時擱田,間歇灌溉。多年實踐表明,適當烤田讓母本葉色適當轉淡有助于提高異交率,減輕基腐病和稻瘟病的發(fā)生。直至幼穗分化后復水,薄水分蘗,淺水抽穗揚花,活水養(yǎng)稻。抽穗前父本每667m2適施?;ǚ始兊?.5kg、氯化鉀2.5kg,使之有協(xié)調的花期和花時,充足的花粉。該不育系要注意稻瘟病和基腐病的防治,可在母本苗期和抽穗前各預防稻瘟病1 次,通過適當烤田落黃減輕基腐病的發(fā)生。
4.6 科學噴施“920” 母本劍葉短,可不割葉,父本輕割葉,在見穗期割去父本劍葉的1/3 至1/2,以利授粉?!?20”除可調節(jié)父母本穗層高度,也可適當調節(jié)花期,若母本花期偏早,先單獨噴施父本,可調節(jié)花期1~2d,反之亦可。正常情況下“920”每667m2總用量10g,分3 次噴施,第1 次在抽穗5%左右時父母本同噴2.5g,促進基部節(jié)間少量拉高;24~36h 后第2 次父母本同噴3.5g,使母本穗頸節(jié)間拉長,避免包莖影響結實;隔1d 再以4.0g 單獨噴施父本。
4.7 機械拉繩趕粉 何時趕花一般依據(jù)母本而定,每日待母本開花達到高峰、開穎角度最大時,人工拉繩趕花粉,每天趕3~4 次,陰雨天氣要耐心等待,搶晴趕粉,每次間隔15~20min。2017-2018 年在嘉興2 個百畝制種基地摸索用拖拉機和三輪車代替人工綁牢繩子兩側拉趕花粉,完全做到兩側拉繩速度一致,不僅效率高,節(jié)省人工成本,拉繩趕粉更加均勻,效果更好,更加高產(chǎn)低耗[6]。
4.8 嚴格去雜,保證質量 播種和移栽前嚴格清除田間再生稻和上一茬落谷的實生苗,采用原種級父母本種子進行制種。嚴格做好田間隔離,制種集中連片,做到500m 內(nèi)無單季秈稻,100m 內(nèi)無單季粳稻;嚴格做好田間去雜,始穗前徹底去除異形雜株,第1 次噴施“920”前2~3d,及時去除母本同形可育株和其他雜株,終花后盡早割掉父本行,收割前再次嚴格去雜;收割、種子烘干處理及儲藏過程中要嚴防機械混雜。嚴格把好質量鑒定,抽穗期進行田間純度鑒定,加工精選后分戶測定水分、凈度、發(fā)芽率,并分戶取樣進行海南純度鑒定,杜絕不合格種子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