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若馨 思茅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
食品檢測分析過程中應用的分析方法不同,檢測的精確度和效率等也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基于此,通過探討儀器分析法在食品檢測過程中的應用效果,以及其具體的應用方式,進而提高食品質量安全,使人們了解到更多的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檢測指標主要是食品中所含的各種元素,此外還要分析農(nóng)藥、獸藥、霉菌毒素以及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1]。經(jīng)過嚴格檢查后,食品才能流入市場,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避免不安全食品混入市場。食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國家和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在過去,常用簡單的物理和化學檢測方式來對食品進行測試。物理檢測的方法主要通過計算食品密度、折射率等物理參數(shù)之間的數(shù)學關系,來預測各食品成分的含量,也可以直接測量食物中的物質。化學檢測方法有容量法、重量法和比色法,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分類。實踐證明,光電檢測方法更為有效,可用于食品的定性和定量檢測分析。然而,面對食品中一些新的化學添加劑,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不足以保證被檢測食品的質量,從而給消費者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2]。
隨著化學工業(yè)和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食品的種類越來越多,給食品檢測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只有采用更先進、科學的方法和應用更準確、精密的儀器設備,才能檢測出添加劑,避免出現(xiàn)食品安全問題。因此,儀器分析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是時代的必然趨勢。
儀器分析是一種以物理和化學性質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通過測量光、電、磁、聲和熱等物理量來獲得分析結果。測量這些量通常需要更復雜或特殊的設備。儀器分析是食品檢驗的主要方法,與傳統(tǒng)的理化分析相比,儀器分析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較低的檢出限。它具有選擇性好、不干擾共存部件、操作簡單、分析速度快以及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等優(yōu)點。同時,儀器分析可分為不同的種類,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熒光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等。這種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能夠簡單有效的分析出食品的具體組成,并列出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成分表,可以進一步進行微觀檢測,有效保障食品的質量安全[3]。
電化學分析是一種基于溶液中物質的電化學性質的儀器分析方法,它是儀器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該技術還存在著電極電位重復性不穩(wěn)定等問題,尚未得到廣泛應用。采用電位溶出法測定食品中金屬元素的含量,可準確測定醬油、食醋等物質中砷的含量[4]。
光學分析是一種重要的儀器分析方法,主要基于材料的發(fā)射、電磁輻射的吸收以及材料與電磁輻射的相互作用進行檢測分析,該方法是食品檢測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的儀器分析方法之一。如果食品中存在危險化合物,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逆轉的,嚴重的話甚至會致命。因此,在食品檢測中經(jīng)常采用以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為代表的儀器分析方法[5—6]。
色譜分析法是按物質在固定相與流動相間分配系數(shù)的差別而進行分離、分析的方法,該方法可與其他化合物鑒定和分子結構測定方法相結合。在各種色譜中,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氣相色譜是一種用于有機化學中揮發(fā)性物質分離和分析的技術。為進一步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避免食物中毒,國家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和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監(jiān)測,引進更多的科學技術和先進技術。核磁共振波譜是一個有價值的工具,可以確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并提供不同類型的氫原子和分子的信息。在食品工業(yè)中,可以根據(jù)系統(tǒng)中油、水和不同質子的弛豫時間來研究淀粉的糊化、回生或玻璃化的轉變溫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分析粉狀食品的團聚機理,研究團聚與玻璃溫度和化學成分之間的關系,為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提供理論依據(jù)。
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性,需要充分做好食品檢驗檢測的工作內(nèi)容,避免食品質量安全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采用先進的技術對其進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