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型高血壓是指原發(fā)性高血壓伴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Hcy≥10 μmol/L)[1]。我國現(xiàn)有2億多人患有高血壓病,且H型高血壓病人亦不在少數(shù),一項在中國進行的多中心調查顯示75%高血壓病人伴有高同型半胱氨血癥(HHcy)[2]。H型高血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視,有效防治H型高血壓可以減輕其對心、腦等器官的損害。中醫(yī)學從自己的體系出發(fā)對H型高血壓進行解讀,治療上有一系列可取的經(jīng)驗總結,現(xiàn)將近些年的有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相關性高血壓的中醫(yī)研究進行綜述。
許多學者認為H型高血壓的病因可分為先天及后天兩方面,稟賦不足以及精微物質缺乏都可以促進H型高血壓的形成。王杰等[3]通過聚類分析及要素分析H型高血壓病人的癥狀、體征、舌脈后得出其病位與肝、心、脾、腎相關。高血壓的主要病理因素包括痰濁與血瘀,韋啟志等[4]認為HHcy的主要中醫(yī)證素亦為血瘀、痰濁。趙榮[5]從中醫(yī)體質角度將老年H型高血壓病人分為5型,其中氣虛、血瘀、痰濕體質者人數(shù)分布相當且明顯高于其他體質人群,結合老年人的患病特點綜合分析后認為,痰濕、血瘀、氣虛既可以是H型高血壓的致病因素,也可以是病理結果。陳暉等[6]認為H型高血壓的形成與飲食偏好、情志不暢、勞累、年老、久病有關。
陳暉等[6]對300例H型高血壓病人進行辨證分析并測量Hcy,各證型分布情況:陰陽兩虛證(15例)<陰虛陽亢證(56例)<肝火亢盛證(80例)<痰濕壅盛證(149例),痰濕壅盛證人數(shù)與其他證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痰濕壅盛證人數(shù)最多且Hcy水平最高。束秉鈞等[7]發(fā)現(xiàn)H型高血壓中痰濕壅盛證病人總膽固醇水平最高,認為痰濕壅盛證的辨證依據(jù)可以參考膽固醇水平;血脂異常的H型高血壓病人證型分布情況:肝火亢盛證例數(shù)最少,痰濕壅盛證是血脂異常的H型高血壓病人中最常見的證型。朱志揚等[8]對1 242例60歲以上的H型高血壓病人進行辨證分析并測量Hcy,老年H型高血壓病人更多見陰陽兩虛證(占34.94%)及痰濕壅盛證(占31.56%),陰陽兩虛證及痰濕壅盛證病人的Hcy水平亦明顯高于肝火亢盛證及陰虛陽亢證。張騫等[9-10]對H型高血壓的回族病人及蒙古族病人進行中醫(yī)辨證分型,回族病人痰濁上蒙證人數(shù)最多且Hcy水平明顯高于其他證型,蒙古族病人更多見痰濕壅盛證及陰陽兩虛證。
3.1 單藥治療 山楂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時,多依賴其降血壓、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經(jīng)現(xiàn)代動物實驗證明,山楂也具有降低血漿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作用[11]。
3.2 經(jīng)典復方治療 黃連溫膽湯可用于治療H型高血壓,王俅俅等[12]設立隨機對照試驗,32例對照組受試者口服降壓藥,31例治療組受試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黃連溫膽湯,4周后治療組的降壓幅度稍遜于對照組,但降低Hcy、調脂的作用優(yōu)于對照組,且臨床上無副反應。韓慧[13]將H型高血壓病人分為對照組(口服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和觀察組(口服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聯(lián)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在治療有效率、Hcy水平、血壓、葉酸、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方面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成金漢[14]在H型高血壓的基礎治療前提下加用顆粒沖服的二陳湯,在控制血壓、降低Hcy、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改善病人癥狀方面均有顯著效果,同時避免了中藥湯劑攜帶不便的弊端。
3.3 自擬復方治療 陰虛陽亢型的H型高血壓病病人伴有LDL升高時可加用導痰建瓴湯治療(生淮山藥15 g,生赭石15 g,酸棗仁20 g,山楂15 g等)。劉永光等[15]設立隨機對照試驗,將60例病人隨機分為西藥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及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導痰建瓴湯的觀察組,4周后雖然觀察組降壓優(yōu)勢不明顯,但在降低Hcy、LDL及改善中醫(yī)證候療效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李瑩鴻等[16]證明加用復方芪麻膠囊(黃芪400 g,天麻200 g,茯苓300 g,川芎200 g等)的治療組在調節(jié)H型高血壓氣虛血瘀證病人收縮壓、Hcy 水平及瘦素水平方面優(yōu)于單用依那普利葉酸片的對照組。宇汝翠等[17]將60例氣虛血瘀型H型高血壓病人隨機分為服用常規(guī)降壓藥的對照組和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自擬方(黃芪20 g,丹參10 g,天麻10 g,陳皮8 g等)的治療組,治療4周后治療組Hcy水平、中醫(yī)證候療效、診室血壓及動態(tài)血壓均優(yōu)于觀察組。
4.1 時辰調護法 潘林平等[18]采用中藥湯劑聯(lián)合時辰調護法治療肝陽上亢型的H型高血壓,意在中醫(yī)理論下進行養(yǎng)生保健指導,讓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科學健康的作息方式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主要包括幾個時間點特別處理:①加強早晚血壓峰值時的觀察和看護;②重視胃經(jīng)、小腸經(jīng)當令時的飲食調護;③提高子時的睡眠質量,建議午睡30 min至1 h。與口服降壓藥及葉酸的對照組相比,加用了經(jīng)驗方聯(lián)合時辰調護法的治療組在改善中醫(yī)證候、降壓、降低Hcy水平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
4.2 耳穴貼壓法 耳穴貼壓法是臨床常用的中醫(yī)外治法之一,可治療百余種適應證。吳華慧等[19]囑治療組的H型高血壓病人在口服降壓藥與葉酸基礎上定時規(guī)律按壓貼敷在耳郭內(nèi)分泌穴、交感等穴上的王不留行籽。耳穴貼壓法組與口服降壓藥的對照組和口服降壓藥加葉酸的葉酸組比較,在改善H型高血壓病人的中醫(yī)癥狀、降低Hcy、內(nèi)皮素方面效果更優(yōu)。
痰濕是H型高血壓的一個重要病理因素;與痰濕證型相關的H型高血壓病人數(shù)更多,Hcy水平更高,攜帶的危險因素更廣泛;中醫(yī)藥及一系列中醫(yī)特色療法治療H型高血壓具有協(xié)同降壓、降Hcy的作用,改善病人癥狀效果明顯。由此認為,一方面,防范痰濕的形成對防治H型高血壓十分重要,痰濕的形成與飲食相關,飲食偏好肥甘厚味易形成痰濕,應該宣傳教導H型高血壓病人在定時定量服用藥物的基礎上,飲食上增加蔬果攝入,少食肥甘厚味,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從不同體質、不同證素入手的細化治療以及挖掘更多的具有中醫(yī)特色的治療方法可作為研究治療H型高血壓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