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 陳建麗
(1貴州醫(yī)科大學 貴州 貴陽 550004)
(2貴陽市婦幼保健院 貴州 貴陽 550025)
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各種原因引起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嚴重缺氧、缺血,若不及時搶救,短時間內(nèi)即可引起死亡[1]。而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作為最基礎及核心的急救技能,是指為搶救心跳驟停的患者而采取的一系列為恢復生命活動和智能的措施,經(jīng)過無數(shù)先輩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心肺復蘇技能亦在不斷的修正及完善,隨著PCR的普及及技術(shù)的提高,大大提高復蘇成功率,減少神經(jīng)病殘率;盡管如此,復蘇的成功率仍低,出院存活部分患兒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生存質(zhì)量上得不到保障?,F(xiàn)對心肺復蘇的期望不再僅僅是提高復蘇率及短期的存活,更關(guān)注遠期的出院存活及良好的神經(jīng)功能預后;而復蘇過程中的用藥,是至關(guān)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現(xiàn)就心肺復蘇藥物作出如下綜述。
是人體內(nèi)天然存在的兒茶酚胺,具有α、β腎上腺活性。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腎上腺素已被納入全球復蘇指南,一直作為心搏呼吸驟停的重要搶救藥物;雖腎上腺能提高復蘇成功率,但可能對總體存活率,特別是神經(jīng)功能完整的存活率產(chǎn)生不利影響[1];但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表明腎上腺素是否有益于長期生存及神經(jīng)功能預后[2-3];有研究表明,標準劑量腎上腺素(1毫克)與高劑量腎上腺素(>1mg)相比[4],發(fā)現(xiàn)前者有較低的ROSC率和入院生存,但存活出院及神經(jīng)功能預后等方面無顯著差異[5];人們試圖想要增加腎上腺素的用量來提高復蘇率,Woodhous等人,通過比較大劑量腎上腺素(10mg)、常規(guī)劑量腎上腺素及安慰劑,結(jié)果顯示三者之間存活率無顯著差異。隨著研究的深入,腎上腺素的弊端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腎上腺素能降低心臟前負荷,增加心肌氧耗[6]。
一直以來腎上腺素是心肺復蘇的首選血管加壓劑,但心臟驟?;颊叩念A后仍然非常差;目前已經(jīng)評估了許多不同的藥物,但是沒有藥物顯示出比腎上腺素更好。
腎上腺素因其存在β腎上腺能活性,CPR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利方面,恰好血管加壓素沒有β腎上腺能活性;Lindner等發(fā)現(xiàn)成功復蘇患者的內(nèi)源性血管加壓素水平明顯高于死亡患者;亦有人想用血管加壓素替代腎上腺素;Francis等人,研究表明加壓素與腎上腺素相結(jié)合和在院外心臟驟停后恢復循環(huán)之間存在關(guān)聯(lián)[8];而大劑量血管加壓素(1U/kg)與腎上腺素相比,能提高自主循環(huán)恢復率,但存活出院率無顯著差異;然而另一方面,有研究認為血管加壓素和腎上腺素聯(lián)合應用與單用腎上腺素相比的生存效率的試驗也未使患者出院時的生存率增加[9];2015年為簡化復蘇流程,將血管加壓素從指南中刪除。
對各型阿片受體均有競爭性拮抗作用,據(jù)報道靜脈注射納洛酮可使過敏性、膿毒性、失血性休克的人類或動物血壓恢復[10];有研究表明納洛酮可刺激兒茶酚胺的釋放,增加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來提高心率和血壓[11];另外納洛酮有抗心率失常及正性肌力作用;另外納洛酮有抗心率失常及正性肌力作用;納洛酮迅速逆轉(zhuǎn)血液動力學紊亂,可抗休克[10]。在急性缺氧期間,能促進自主呼吸恢復,,逆轉(zhuǎn)通氣抑制[12]。有研究表明,與安慰劑相比,單獨使用納洛酮能增加心搏呼吸驟停的復蘇率及縮短復蘇的時間[13],且與腎上腺素連用效果更加顯著。
心搏呼吸驟??墒勾罅康亩趸间罅艏皺C體缺氧,缺氧可使無氧分解增加,造成大量乳酸堆積,引起酸中毒,起始以呼吸性酸中毒為主,但隨著CA時間延長,最終成為混合性酸中毒;因酸中毒降低心肌收縮力,抑制心血管對兒茶酚胺的反應,即使如此,但臨床中并非越早使用越好,因反復大量的使用碳酸氫鈉,能使氧解離曲線左移,降低灌注壓,抑制血氧釋放,導致高滲性狀態(tài)和高鈉血癥,雖能使血液堿化,但碳酸氫根解離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彌散到心肌及腦細胞,引起反常性酸中毒[14];因此,2010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關(guān)于高級心臟生命支持的指南并未建議常規(guī)使用碳酸氫鈉,早期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善通氣,如呼吸機輔助通氣或是氣管插管,只有在長時間未復蘇成功、高鉀血癥或是嚴重的酸中毒或復蘇前就存在酸中毒等情況下,才考慮使用碳酸氫鈉。
復蘇后心肌功能障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臨床問題;胺碘酮雖然被歸類為Ⅲ類抗心率失常藥物,但它也確實具有Ⅰ類,Ⅱ類和Ⅳ類的作用[15]。有研究表明,胺碘酮在OHCA中的住院率高于安慰劑或利多卡因;胺碘酮在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建議使用,其可提高短期存活率,但不能改善長期存活[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