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雪
有這樣一群人,默默守護著國家的土地、礦產(chǎn)、森林、草原、濕地、水等自然資源,也像保護眼睛一樣守護著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群“國土衛(wèi)士”有個響亮的名字——自然資源人。
我們大多數(shù)人每天都過著上班下班的普通生活,然而在這普通生活的背后,需要大量的資源來支撐——糧食、水、礦產(chǎn)、森林等等,這些資源都存在于我們廣闊的祖國大地。
然而,當我們看見孩子在草地上無憂無慮地奔跑,風箏在蔚藍天空翻飛,感嘆自然美景時,朋友,你是否意識到這樣的美景越來越少了?昔日阡陌縱橫的農(nóng)田,早已變成一幢幢高樓大廈。而諸如違建別墅、垃圾污染、礦山亂象等問題正在成為制約經(jīng)濟發(fā)展的瓶頸。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要牢固樹立生態(tài)紅線觀念,不越雷池一步,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睘閲沂刈∶恳淮缤恋?,留住我們共同的家園正是我們這些“國土衛(wèi)士”最艱巨也最神圣的使命。
我們自然資源人是一個大家庭。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塞罕壩等,這些都是我國比較著名且大型的林區(qū),也是林業(yè)工作者日常上班的地方。林業(yè)人與森林為友,與森林為伴,不怕山高天險,不怕林密路遠,見山開路,遇水搭橋,獻身于森林調(diào)查這項事業(yè),服務于我國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
還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個短片《金色的羅盤》,講述的是一個懵懂的普通少年在父親去世后拾起父親夢想的故事。這個少年的父親愛崗敬業(yè),始終堅守在地質(zhì)勘探的第一線,然而因為一次事故卻離開人世,留下一個羅盤,而這個羅盤就像《航海王》里香克斯留給路飛的草帽一樣珍貴,激勵著少年要努力進取,最終少年成功繼承了父親遺愿。這個故事再現(xiàn)了地質(zhì)工作者的生活,也讓更多人了解了地質(zhì)工作的艱險與辛苦。
自然資源領域千姿百態(tài),還有一些人,他們在祖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頂著太陽出,伴著暴雨歸,丈量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從珠穆朗瑪峰到港珠澳大橋,從新疆戈壁到青藏無人區(qū),960 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有他們的足跡。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對,他們就是測天量地的“測繪人”。還記得2016 年安陽遭遇特大暴雨,3 個受災失聯(lián)村莊所有道路中斷,車輛不能通行,但必須有人進去航飛。我們的測繪小伙子們,冒著40 度的高溫和碎石墜落、踩空墜崖等極度危險的狀況,背著沉重的儀器徒步攀行30 多公里山路進入“孤島”,對這三個村莊進行航拍,第一時間把受災圖像傳了出來,為災后救援工作提供了寶貴資料。
榮光標注過往,使命指引未來。無論處于哪個崗位,奮斗都是我們自然資源人最亮麗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弊匀毁Y源人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來揚起。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我們自然資源人將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奉獻者,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辟天地,讓綠水青山的動人畫卷永留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