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外源多胺對紅椿S-腺苷甲硫氨酸脫羧酶基因表達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2019-01-04 08:00:50楊碩知吳際友李志輝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紅椿外源中度

      楊碩知 ,劉 球 ,,吳際友 ,李志輝 ,程 勇

      (1.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2.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4)

      多胺是普遍存在于高等動物和植物體內(nèi)的一類化合物。植物在進行多胺合成和分解代謝的過程中有許多的關鍵酶, S-腺苷甲硫氨酸脫羧 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即SAMDC)就是其中一種,研究其基因的克隆、定位和表達,可一定程度上從分子水平解釋多胺對高等植物生長發(fā)育和抗逆的調(diào)控規(guī)律[1]。到目前為止,SAMDC已經(jīng)在一些植物中進行了提純、分析,甚至遺傳轉化,發(fā)現(xiàn)這些轉基因植物的多胺代謝能力有明顯增強,抗旱等性能明顯提升[2]。早在1962年,Tabor[3]就發(fā)現(xiàn)了SAMDC基因,并開始對其開展深入研究。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從動植物中克隆了約180個SAMDC基因,其中從植物中克隆出40多個[4]??茖W家們還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植物品種都包含不止一個SAMDC基因,比如,水稻和擬南芥[5]中有4個,番茄[6]中有3個,羊草[7]中有2個,且各個基因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表達特性各不相同。通過對比還發(fā)現(xiàn),已知植物SAMD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較高,因此可推導出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也比較高[4]。

      SAMDC基因表達具有組織器官特異性,調(diào)節(jié)著不同器官組織的代謝過程。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百脈草中SAMDC基因在根、莖、葉中表達的RNA水平不同,在莖中較低,在幼葉和根中較高,而成熟葉中不表達[8]。劉志勇等[9]發(fā)現(xiàn),番茄SISAMDC1基因組序列全長為3 648 bp,有3個內(nèi)含子,均位于5′-UTR,與其他植物SAMDC基因的同源性較高,但與動物、細菌等來源的SAMDC基因同源性較低。張梅等[10]發(fā)現(xiàn),杜梨PbSAMDC基因全長1 683 bp,有358個氨基酸,該基因與MdSAMDC1的同源性高達96%,跟甜橙、葡萄中SAMDC基因的同源性也較高。從辣椒中克隆出SAMDC基因,然后將其轉入擬南芥體內(nèi)發(fā)現(xiàn),在干旱脅迫下轉基因擬南芥中的亞精胺(Spermidine,即Spd)和外源精胺(Spermine,即Spm)含量比野生擬南芥要高,說明轉入的SAMDC基因提高了辣椒體內(nèi)多胺的合成,有助于提高擬南芥抗旱能力[11]。李昌澎[12]以小麥品種‘晉麥47’為試驗材料,擴增了SAMDC基因,采用BSMV-VIGS技術進行沉默,然后進行干旱脅迫和復水處理,結果發(fā)現(xiàn),SAMDC基因的沉默降低了小麥‘晉麥47’抵御干旱脅迫的能力。

      紅椿Toona ciliata是楝科香椿屬落葉大喬木,國家Ⅱ級保護瀕危種,是湖南林業(yè)優(yōu)先重點發(fā)展的珍貴用材樹種之一。湖南地區(qū)的6ü9月最容易出現(xiàn)季節(jié)性持續(xù)干旱,然而紅椿生長旺盛期也是6ü9月,如遇季節(jié)干旱,紅椿的生長將遭受很大的影響[13]。本研究以紅椿總RNA為模板,采用PT-PCR法克隆紅椿S-腺苷甲硫氨酸脫羧酶基因TcSAMDC,并研究其在干旱脅迫及外源多胺修復處理下的表達情況,旨在了解多胺抗旱分子機制,探索紅椿幼苗遭受季節(jié)性干旱脅迫后的有效修復措施,以防發(fā)生大面積苗木損毀,進而保證造林成活率。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研究以2年生紅椿家系幼苗為試驗對象。

      1.2 試驗方法

      1.2.1 紅椿TcSAMDC基因克隆

      選取多種植物SAMDC基因表達的氨基酸序列進行分析比對,以期發(fā)現(xiàn)其保守區(qū)域,然后根據(jù)保守區(qū)域堿基序列設計引物。利用取得的引物,通過總RNA提取,反轉錄cDNA并使用PCR擴充獲得目的基因片段。使用T載體克隆目的基因,PCR擴充后進行陽性菌落培養(yǎng)。將所獲得的DNA序列測序,結果在NCBI數(shù)據(jù)庫進行比對。

      1.2.2 紅椿TcSAMDC基因在外源多胺抗干旱脅迫條件下表達

      根據(jù)已經(jīng)測序出的紅椿SAMDC基因序列,運用primer5設計熒光定量PCR引物,從而監(jiān)測外源多胺在修復不同程度干旱脅迫時該基因的表達情況。

      1.2.2.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湖南省林產(chǎn)品質(zhì)量檢驗檢測中心苗圃內(nèi),其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2°59′、北緯28°05′,年平均氣溫16.8 ℃,平均日照時數(shù)1 496~1 850 h,年降水量1 400~1 900 mm,無霜期264 d,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光照充足,雨量豐沛;海拔為110 m,土壤為砂巖發(fā)育的紅壤,土層厚達60 cm以上;土壤肥力中等,pH值為6.2[14]。

      1.2.2.2 試驗材料

      本研究以2年生紅椿家系幼苗為試驗對象展開試驗布置。2012年3月,在桃源縣白家育苗圃進行田間播種育苗,并進行日常管護。2014年3月,選擇長勢均勻、健康無病蟲害的紅椿幼苗完成入盆,每盆一株,盆缽口徑25 cm,深20 cm,每盆裝土5 kg(黃心土∶泥炭土= 2∶1),配統(tǒng)一盆墊,正常澆水管護。2014年6ü7月,針對管護好的紅椿盆栽幼苗布置干旱脅迫和外源多胺修復調(diào)節(jié)試驗[14]。

      1.2.2.3 試驗設計與處理

      本試驗為雙因素(干旱脅迫處理×多胺修復處理)試驗,采用完全隨機設計,植株干旱脅迫梯度有3種(輕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噴施多胺修復處理有3種(外源腐胺,即Putrescine簡稱 Put、外源亞精胺Spd和外源精胺Spm),先對參試植株進行持續(xù)干旱脅迫,然后再對其進行多胺修復處理并采樣分析。5株每重復,重復3次,總共150株。

      干旱脅迫處理:1)對照處理(CK),即每天澆水至飽和狀態(tài)(土壤相對含水率45%~50%);2)輕度干旱脅迫,即持續(xù)干旱7 d(土壤相對含水率30%~38%);3)中度干旱脅迫,即持續(xù)干旱14 d(土壤相對含水率25%~30%);4)重度干旱脅迫,即持續(xù)干旱21 d(土壤相對含水率20%~25%)。于每天傍晚18:00采用美國便攜式土壤含水率測定儀FIELD SCOUT TDR 200的200 mm探針進行盆栽土壤含水率測定,并采取葉片樣品回實驗室進行指標測定[14]。

      外源多胺修復調(diào)節(jié)處理:分別在輕度、中度和重度干旱結束日起,每天傍晚18:00對輕度干旱脅迫對象噴施濃度為1 mmol·L-1的外源Put、外源Spd和外源Spm水溶液,貼近植株葉片正反面進行霧狀噴施,噴施量以葉片正反面水珠凝結滴落為限,連續(xù)噴施3 d。

      2014年6月10日正式開始試驗,于2014年7月上旬試驗結束。試驗在人工遮雨棚中進行,保證正常的光照和空氣條件,防止雨水入侵,保持棚內(nèi)外溫度一致。選擇第三輪成熟葉片進行采樣,將摘取的葉片放進避光的冰盒,迅速將其帶回實驗室進行下一步操作。

      1.2.2.4 數(shù)據(jù)分析

      基因表達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EXCEL2003進行制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引物設計結果

      選取10種植物SAMDC氨基酸序列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存在兩個高度保守區(qū)域,據(jù)此設計引物(見表1)。

      表1 引物設計結果Table 1 Results of prime design

      2.2 紅椿TcSAMDC基因克隆結果

      2.2.1 RNA提取

      圖1為紅椿葉片RNA樣品圖。電泳槽用3%的雙蒸水(滅菌DEPC處理水配制)處理0.5 h;配制1%變性瓊脂糖凝膠,0.2 g瓊脂糖,20 mL無菌1hTAE處理水,加熱至瓊脂糖溶解,冷至60 ℃,加入 0.5 μL EB(10 mg/mL),混勻后倒膠;取2 μL提取的RNA,按1∶5的比例與loading buffer premix混勻,120 V恒壓電泳,溴酚藍前沿遷移至凝膠總長2/3處停止電泳;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下觀察。圖1為紅椿葉片RNA樣品圖。為保證RNA的純度以及濃度,后續(xù)克隆實驗選擇對照2號樣品作為模板。

      圖1 TcSAMDC RNA提取結果Fig.1 RNA extraction results of TcSAMDC gene

      2.2.2 cDNA擴增

      圖2為PCR擴增樣品。電泳條件同2.2.1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下觀察。

      圖2 TcSAMDC基因PCR擴增圖Fig.2 PCR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TcSAMDC gene

      2.2.3 基因克隆

      配制1%的瓊脂糖凝膠,上樣檢測,將PCR產(chǎn)物中含有目的大小片段回收,產(chǎn)物與T載體連接后熱激法轉化DH5α感受態(tài)。

      用無菌牙簽挑取單克隆菌落,裝入0.2 mL已滅菌的EP管中,用10 μL無菌水稀釋菌落,取2 μL菌液進行PCR,按克隆目的片段的反應程序進行菌落PCR。擴增程序為:94 ℃預變性3 min,94 ℃變性 15 s,56 ℃退火 30 s,72 ℃延伸50 s共31個循環(huán),72 ℃延伸7 min。電泳條件同2.2.1。紅椿TcSAMDC基因克隆結果見圖3。

      2.3 紅椿TcSAMDC基因測序及序列比對

      測序得到一條532堿基對DNA。將測序得到的結果在NCBI數(shù)據(jù)庫上比對,未找到相同的序列,結果如圖4所示。

      從比對結果可知,所得產(chǎn)物堿基片與蕓香科甜橙以及克萊門柚的SAMDC基因相似度達79%,因此所得產(chǎn)物確實為紅椿SAMDC基因,命名為TcSADMC。

      圖3 TcSAMDC基因克隆Fig.3 Clone of TcSAMDC gene

      圖4 TcSAMDC序列BLAST比對結果Fig.4 Comparison results of TcSAMDC sequence by BLAST

      2.4 外源多胺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的影響

      2.4.1 引物設計結果

      根據(jù)已經(jīng)測序出的紅椿TcSAMDC基因序列,運用primer5軟件設計熒光定量PCR引物合成(見表2)。

      表2 熒光定量PCR引物合成Table 2 Prime synthesis of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

      2.4.2 熒光定量PCR實驗結果

      由圖5可以看出,各樣品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達量。

      圖5 紅椿RNA電泳圖Fig.5 RNA electrophoresis figure of T.ciliata

      2.4.3 不同外源多胺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

      TcSAMDC基因表達的影響

      2.4.3.1 外源Put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的影響

      在對照、輕度干旱脅迫(或中度干旱脅迫,或重度干旱脅迫)和外源Put修復調(diào)節(jié)處理之間,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均呈現(xiàn)極顯著差異(F=130.477,P<0.01;F=10 334.096,P<0.01;F=3 225.829,P<0.01)。如圖6、表3所示,輕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降低,降低幅度為13.90%,噴施外源Put處理后,相對表達量繼續(xù)下降,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下的15.25%;中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升高,升高幅度為對照的3.67倍,在噴施外源Put處理后,相對表達量繼續(xù)以更迅猛的速度升高,升高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下的1.55倍,為對照狀態(tài)的10.91倍;重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升高,升高幅度為對照的7.88倍,在噴施外源Put處理后,相對表達量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的51.15%,但仍是對照狀態(tài)的3.34倍。

      圖6 外源Put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的修復調(diào)節(jié)Fig.6 Repair and regulation of exogenous Put on leaf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cSAMDC gene of T.ciliata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tress

      表3 干旱脅迫及外源多胺調(diào)節(jié)處理下的紅椿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活性?Table 3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cSAMDC gene of T.ciliata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tress and exogenous polyamines adjustment and treatment

      2.4.3.2 外源Spd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的影響

      在對照、輕度干旱脅迫(或中度干旱脅迫,或重度干旱脅迫)和外源Spd修復調(diào)節(jié)處理之間,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均呈現(xiàn)極顯著差異(F=12 289.828,P<0.01;F=1 927.361,P< 0.01;F=2 961.419,P<0.01)。如圖7、表3所示,輕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升高,升高幅度為對照的1.5倍,噴施外源Spd處理后,相對表達量繼續(xù)以更迅猛的速度升高,升高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下的3.51倍,為對照狀態(tài)的10.27倍;中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下降,降低幅度為對照的73.55%,噴施外源Spd處理后,相對表達量飛速升高,升高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的42.22倍,為對照狀態(tài)的10.43倍;重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升高,升高幅度為對照的5.91倍,然而噴施外源Spd處理后,相對表達量卻迅速下降,下降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的61.68%,仍是對照狀態(tài)的1.65倍。

      圖7 外源Spd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的修復調(diào)節(jié)Fig.7 Repair and regulation of exogenous Spd on leaf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cSAMDC gene of T.ciliata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tress

      2.4.3.3 外源Spm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的影響

      在對照、輕度干旱脅迫(或中度干旱脅迫,或重度干旱脅迫)和外源Spm修復調(diào)節(jié)處理之間,紅椿幼苗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均呈現(xiàn)極顯著差異(F=2 510.552,P< 0.01;F=1 620.226,P<0.01;F=2 134.233,P<0.01)。如圖8、表3所示,輕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升高,升高幅度為對照的89.11%,噴施外源Spm處理后,相對表達量繼續(xù)升高,升高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下的1.07倍,為對照狀態(tài)的2.91倍;中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升高,升高幅度為對照的6.6倍,噴施外源Spm處理后,相對表達量繼續(xù)升高,升高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下的87.23%,升高幅度為對照的13.23倍;重度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比對照顯著升高,升高幅度為對照的5.89倍,噴施外源Spm處理后,相對表達量極速下降,下降幅度為脅迫狀態(tài)的61.93%,但仍為對照狀態(tài)的1.62倍。

      圖8 外源Spm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的修復調(diào)節(jié)Fig.8 Repair and regulation of exogenous Spm on leaf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cSAMDC gene of T.ciliata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tress

      2.5 外源多胺對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SAMDC基因表達的修復調(diào)節(jié)效果比較

      SAMDC是亞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合成關鍵酶之一,它在多胺的合成過程中起催化脫羧反應,經(jīng)過一系列的反應后,腐胺(Put)與脫羧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的氨丙基合成亞精胺(spd)和精胺(spm)。SAMDC基因表達量高,則說明促進植物啟動多胺合成關鍵酶基因SAMDC以抵抗脅迫的力度越大,因此,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變化值越大,外源多胺所起到的修復調(diào)節(jié)作用越明顯。

      3種外源多胺在不同的干旱脅迫程度下對紅椿葉片的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修復調(diào)節(jié)效果不同(見表4),輕度干旱脅迫下,其修復調(diào)節(jié)效果呈現(xiàn)極顯著差異(F=7 835.689,P<0.01);中度干旱脅迫下,其修復調(diào)節(jié)效果呈現(xiàn)極顯著差異(F=154.212,P<0.01);重度干旱脅迫下,其修復調(diào)節(jié)效果差異不顯著。從圖9中可看出,輕度脅迫下,3種外源多胺試劑的修復調(diào)節(jié)效果大不相同,其中外源Put起到的是負向調(diào)節(jié)作用,而外源Spm和外源Spd則起到了顯著的正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其調(diào)節(jié)效果大小順序為Spd>Spm;中度干旱脅迫下,3種外源多胺試劑均起到了顯著的正向修復調(diào)節(jié)作用,其調(diào)節(jié)效果大小順序為Spd>Put>Spm,以Spd效果最好, Put、Spm二者效果差別不顯著;重度干旱脅迫下,3種外源多胺試劑均起到負向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三者的負向作用差異不顯著。綜上分析可知,外源Spd和外源Spm對輕度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SAMDC基因表達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進而促進內(nèi)源Spd和內(nèi)源Spm的有效合成,以修復干旱損傷,而外源Put則相反;外源Put、外源Spd和外源Spm三者均能非常有效地修復調(diào)節(jié)中度干旱脅迫下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均能大力地促進內(nèi)源Spd和內(nèi)源Spm的有效合成,以修復干旱損傷,且以外源Spd效果最佳;然而,到重度干旱脅迫程度,可能因為植株體內(nèi)細胞膜受損程度較大,以至于外源Put、外源Spd和外源Spm三者均不僅不能有效地促進紅椿葉片TcSAMDC基因表達,反而對TcSAMDC基因的表達起到了明顯的相近程度的抑制作用。

      表4 外源多胺在不同程度干旱脅迫下的調(diào)節(jié)作用?Table 4 Regulating effect of exogenous polyamines on T.ciliata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tress in different degrees

      圖9 外源多胺修復對干旱脅迫下紅椿幼苗葉片T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變化值的影響Fig.9 Repair and regulation effect of exogenous polyamines on variation value of leaf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cSAMDC gene of T.ciliata under drought stress

      3 討論和結論

      3.1 討 論

      植物多胺及其合成與代謝途徑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對該途徑中關鍵酶基因的克隆、定位和表達,可從分子水平上解釋多胺對高等植物生長發(fā)育和抗逆的調(diào)控規(guī)律[1]。常見植物多胺亞精胺和精胺是由腐胺與脫羧的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的氨丙基合成[15]。SAMDC是上述步驟中的限速酶,因此其受到了許多研究者的關注。

      蔡秋華等[16]成功克隆了斑茅SAMDC基因并進行了原核表達實驗。張高陽等[17]成功克隆了紅麻SAMDC基因。曾慶飛等[18]克隆了高羊茅SAMDC基因并成功構建了原核表達載體。王凡龍等[19]對棉花的SAMDC基因家族的3個基因進行克隆和測序,并對其在不同脅迫條件下的表達方式進行了研究。王廣龍等[20]克隆了胡蘿卜DcSAMDC基因,并報道其能夠在38 ℃高溫、4℃低溫、干旱脅迫以及高鹽脅迫等條件下迅速響應。劉金仙等[21]對甘蔗ScSAMDC基因進行了克隆,且聚二乙醇或氯化鈉等脅迫可以促進其表達,水楊酸或過氧化氫等脅迫對其表達具有抑制作用。文樂等[22]研究了甘蔗Sc-SAMDC3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并進行了生物學信息及其表達特性分析,發(fā)現(xiàn)甘蔗Sc-SAMDC3基因表達量隨著脅迫狀態(tài)的持續(xù)呈現(xiàn)上調(diào)趨勢,與本實驗研究結論相似。本研究中,外源Spm和外源Spd對輕度干旱脅迫下紅椿TcSAMDC基因表達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進而促進內(nèi)源Spm和內(nèi)源Spd的有效合成,以修復干旱損傷,而外源Put則相反;外源Put、外源Spm和外源Spd三者均能非常有效地修復調(diào)節(jié)紅椿中度干旱脅迫下紅椿TcSAMDC基因表達,均能大力地促進中度脅迫下植株內(nèi)源Spm和內(nèi)源Spd的有效合成,以修復干旱損傷;然而,到重度干旱脅迫程度,可能因為植株體內(nèi)細胞膜受損程度較大,以致于外源Put、外源Spm和外源Spd三者均不僅不能有效地促進紅椿TcSAMDC基因表達,反而對TcSAMDC基因的表達起到了明顯的相近程度的抑制作用;說明用外源多胺刺激紅椿TcSAMDC基因的表達對植株的抗旱是有一定程度效果的。劉玉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轉入SmSAMDC基因可使煙草生理指標抗旱特征更加顯著,通過表達SmSAMDC基因,可提高轉基因煙草抗旱能力。王廣龍等[20]對SAMDC基因進行了克隆和表達響應分析,發(fā)現(xiàn)模擬干旱200 g·L-1PEG 1 h后,DcSAMDC基因相對表達量相比對照提高了1.46倍。

      本研究僅對2年生紅椿盆栽苗進行了干旱脅迫修復試驗,結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下一步研究中,可以考慮在本文研究基礎上,對不同年齡段的實生苗進行抗干旱試驗,同時增加噴施外源多胺的種類與濃度梯度,以期能夠更好地解決生產(chǎn)栽培中的實際問題[24-26]。

      3.2 結 論

      1)本實驗得到了紅椿TcSAMDC基因的部分序列。將測序得到的結果在NCBI數(shù)據(jù)庫上使用BLAST比對,未找到相同的序列。從比對結果可知,與所得產(chǎn)物堿基片段最相似的基因是蕓香科植物的SAMDC基因,因此所得產(chǎn)物確實為紅椿TcSAMDC基因片段。

      2)本實驗結果表明,在紅椿葉片人為施加外源多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植株的抗旱能力,并且不同種類的外源多胺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脅迫下對紅椿葉片的抗旱性表現(xiàn)出不同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熒光定量PCR結果顯示其本質(zhì)原因是外源多胺的存在影響了TcSAMDC基因表達與內(nèi)源多胺的合成,并且其促進或抑制程度與紅椿葉片表現(xiàn)出來的抗旱能力具有一致性。其中,外源Spd和Spm在輕度、中度干旱脅迫下均表現(xiàn)出促進作用,且前者作用程度均高于后者;而外源Put則在輕度、中度干旱脅迫時表現(xiàn)出先抑制后促進的情況;重度干旱脅迫程度時,上述3種外源多胺對紅椿葉片抗旱能力均起到了明顯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相近,可能原因是植株體內(nèi)細胞膜受損程度較大,導致基因正常表達過程受到阻礙或者被破壞。整體而言,外源多胺對紅椿中度干旱脅迫修復效果較為顯著;3種外源多胺中,以外源Spd對各脅迫程度的修復效果更為理想。

      猜你喜歡
      紅椿外源中度
      桂西北紅椿(Toona ciliata)群落結構與更新特征1)
      具有外源輸入的船舶橫搖運動NARX神經(jīng)網(wǎng)絡預測
      小米手表
      電腦報(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外源鉛脅迫對青稞生長及鉛積累的影響
      紅椿人工栽培技術
      外源鈣對干旱脅迫下火棘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外源添加皂苷對斑玉蕈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鄂西紅椿資源概況與保護
      LEEP治療中度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對HPV感染的影響
      癌癥進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輿論引導中度的把握
      聲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
      河北区| 哈巴河县| 巧家县| 应用必备| 岳西县| 水城县| 肃北| 云阳县| 洪江市| 青冈县| 神池县| 长宁县| 来凤县| 宁蒗| 兴国县| 临邑县| 新宾| 海原县| 黄陵县| 全椒县| 邹平县| 蒲江县| 获嘉县| 屏东市| 乐山市| 嘉兴市| 虹口区| 罗平县| 临猗县| 洛宁县| 青州市| 永德县| 林周县| 古交市| 岳池县| 三门峡市| 井研县| 托里县| 华坪县| 高台县|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