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梅
(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手術麻醉科,內蒙古 包頭 01404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主要是指膽結石、膽囊炎、膽息肉及相關疾病患者優(yōu)先選擇的治療方式。在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急劇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老年人患有膽囊疾病幾率不斷上升[1]?;诶夏昊颊邫C體素質、反應能力相對較差,其膽囊疾病癥狀并不明顯,通常情況下老年人患有膽囊疾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疼痛,主要源于其膽囊發(fā)炎充血刺激膽囊粘膜,使患者出現腹部右上部疼痛并向其右肩放射現象[2]?;颊咴诤粑盎顒舆^程中都會加重疼痛,同時伴有嘔吐、腹脹、發(fā)燒、惡心等癥狀。為了提升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質量,對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報告陳述如下。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接受診治的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經患者及家屬同意后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2例。其中,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66.72±8.34)歲;觀察組男13例,女19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69.22±8.7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觀察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護理:患者手術前會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醫(yī)護人員應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向患者展示以往手術成功病例等方式,消除患者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醫(yī)護人員在患者手術前對患者手術耐受性進行準確評估,并在術前訓練患者床上排尿;患者在術前應戒煙,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練習如何正確排痰;患者由于年齡過大,皮膚松弛,因此患者在術前備皮時應風景皮膚,以免誤傷;患者術前12小時進食6小時前進水;醫(yī)護人員在患者手術日清晨應檢查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如患者身體溫度大于37度,且血壓升高,醫(yī)護人員應及時與主治醫(yī)生進行聯系,暫緩手術;老年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前,應將義齒取下 避免在手術過程中造成誤吸。(2)術中及術后護理:患者術中呈平臥位,頭部偏側,呼吸道順暢;患者術后6小時后麻醉會完全清醒,當患者血壓平穩(wěn)后,醫(yī)護人員應協助患者采取半臥位,以便于患者呼吸順暢及引流。醫(yī)護人員還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傷口是否出現出血滲血的情況、患者呼吸及精神狀況、面色及意識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因身體長時間暴露在外容易發(fā)生寒戰(zhàn)畏寒的狀況,醫(yī)護人員應及時為患者加蓋棉被,將手術室溫度調高;患者在術后,腸道功能正在緩慢恢復,大腸蠕動,肛門排氣等回復后即可進流食,醫(y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飲食計劃,指導患者遵循少食多餐原則,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醫(yī)護人員還應指導患者下床進行活動,預防肺部并發(fā)癥及靜脈血栓的發(fā)生。
采用問卷的方式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問卷滿分得分為10分,問卷得6分以下為不滿意,得7~9分為滿意,得10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度=滿意度+非常滿意度。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表明,經護理后,觀察組和護理組患者非常滿意人數分別為25例及17例,滿意人數分別為6例及11例,滿意6例,護理滿意度為96.8%(31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采取優(yōu)質護理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更具優(yōu)勢。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膽囊疾病患者的幾率也明顯上升,膽囊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產生了非常消極的影響。為了提升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質量,我院將64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護理,據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8%,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0.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方法安全可靠,值得被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