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小學語文是基礎(chǔ)工具學科。學習語文必須掌握聽、說、讀、寫語言的能力,而能力的掌握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訓練。讀、寫的能力訓練已經(jīng)引起普遍的重視,有很多文章在討論閱讀和寫作的能力訓練。今天我想談一下低年級學生說話能力訓練的問題。低年級是訓練說話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內(nèi),要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加強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擴大詞匯量,訓練說話用詞的準確性
低年級學生掌握的詞匯畢競還很少,在訓練學生說話時,必須要求學生不用方言,不生造詞語,不隨意用同義詞,以防造成詞語大小誤用,褒貶誤用,敬謙誤用,虛實誤用,甚至語意適反,訓練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學一個生字,讓學生用這個字組詞。讓學生充分發(fā)言,只要學生組的對,教師就要加以肯定,并寫在黑板上,直到學生再也組不出為止。讓學生看這個字在文中所組的是哪個詞,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用課文里的詞造一個句子,看誰用得最準確,造的句子最好。
這種方法只要長期堅持,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說話組詞的積極性,而且日積月累,學生的詞匯量就能迅速的擴大,用詞的準確性就會大大提高。
二、增強語感,訓練說話造句的規(guī)范性
低年級學生對書面語言尚不太熟悉而受口語、特別是方言語序的影響較多,在說話時往往會出現(xiàn)詞語搭配不當,句子成分殘缺,修飾失當,結(jié)構(gòu)混亂。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增強語感。在學生自己說話時一定要求說話的語序和用語要符合中國人的現(xiàn)代語言習慣,特別是不使用方言語序。
課文是訓練學生說話的依據(jù),而讓學生說一說則是教師了解學生理解表達能力情況的手段。理解或使用語言應該注意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原則,利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說話訓練。例如,在學習“簡單”這個詞時找“簡單”的反義詞“復雜”。當時我讓學生用這兩個詞造句。絕大部分同學都用得很貼切,可是竟有一個同學是這樣造的:“我洗了一個簡單的臉?!蔽荫R上意識到學生的語序錯了,但并沒有直接給以糾正,啟發(fā)學生說:“‘簡單的反義詞是‘復雜。臉還有簡單和復雜之分嗎?什么樣的臉是簡單的?什么樣的臉是復雜的?”同學們大笑。我再讓學生自己加以修改,有的同學說:“我簡單的洗了一下臉?!庇钟械耐瑢W補充說:“由于時間緊,我簡單地洗了一下臉,就上課去了?!蓖ㄟ^比較,讓學生們自己認識說話語序的重要性。
三、勤于動腦,訓練說話語句的條理性
低年級學生思想活躍,心直口快,說話隨意性較大,往往造成說話的跳躍性,而不顧及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致使所說的話失去整體性,沒有條理,不連貫。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老師在訓練學生說話之前,一定要讓學生認真思考一番,說話要有根據(jù),這樣可以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1.時間順序:如果是說一件事情的過程,一定要按時間的先后順序說。例如,在教學生看圖說話訓練時,讓同學們仔細觀察弄清“什么季節(jié)”、“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之后,再回答“他們在干什么”時,一定要按植樹的先后順序說。挖坑——植樹——澆水——培土,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完整的程序,顛倒過來或任意兩個交換位置都是不合適的。因為它們是受時間的先后順序制約的。經(jīng)過提示,有的同學很快地說出來這幅圖畫的內(nèi)容:“春天,郊外。河水靜靜地流著,岸邊的樹綠了,桃花開了,迎春花也開了,遠處的麥田已經(jīng)開始返青。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老師帶領(lǐng)同學們到山坡上植樹,綠化祖國。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有的挖坑,有的栽樹苗,有的提水,有的澆水,有的培土,大家干得熱火朝天?!?/p>
2.空間順序:如果是看圖說話或介紹一個物件,一定要按空間順序。如,在做《我喜歡的小動物》說話訓練時,要求學生介紹這個小動物,一定要按這個動物的空間順序說。有個同學是這樣描述他的小雞的:“我家養(yǎng)了幾只小雞。這些小雞身上長著毛茸茸的黃毛。嘴是桔黃色的。眼睛黑黑的,就像兩顆珍珠。小雞的腿是金黃色的,走起路來蹦蹦跳跳。小雞跑起來的樣子很好玩,遠看就像地上滾動著一個個黃色的小絨球。”
3.邏輯順序:如果是說明一種事理,或因果,或條件,或轉(zhuǎn)折,或遞進,或大小、輕重、多寡等,一定要按邏輯順序。例如,在說明一種因果關(guān)系時,要么先因后果,要么先果后因。如,“小明因為貪玩,沒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挨了老師批評?!币部梢赃@樣說:“小明挨了老師批評,是因為貪玩,沒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以上兩種說法都對。第一種說法前兩句是因,后一句是果。同時一、二句之間又是因果關(guān)系。第二種說法前句是果,后兩句是因,二、三句之間又是因果關(guān)系。不按上邊的兩種順序說,勢必造成邏輯混亂。加強低年級說話訓練的過程,必須遵循下列原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思維訓練為主線。所謂教師為主導,就是教師的指導、引導占主要地位。只有加強了思維訓練,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在說話訓練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辨能力。
總之,正如《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所說:“聽說訓練要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钡湍昙壱虾谜f話課,有計劃地進行聽說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