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楠
(北京市西城區(qū)白紙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0054)
目前,社會認知理論已經被廣泛運用于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并在之后能夠更好地指導患者進行社區(qū)健康教育活動,并在之后提升患者的管理能力。
本次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對某地2015年5月~9月8歌社區(qū)的糖尿病患者260例進行隨訪管理。被調查的居民應該同時組如下三個條件:第一,有醫(yī)療記錄的糖尿病患者;第二,患者對本次活動有了透徹地了解,且愿意配合治療。排除標準:第一,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第二,患有惡性疾病,且在半年時間內曾經接受過化療;第三,存在嚴重智力障礙和我語言障礙的患者;第四,患有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患者[1]。
此次調查的方法主要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指標、社會認知管理指標、社會角色管理指標和其他指標。具體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內容:第一,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情況等一般資料。第二,專用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主要內容包括飲食控制、規(guī)律鍛煉、服藥策略、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和高低血糖控制26個項目,每個項目為1~5分,滿分為5分,分值越高則自我效能越高。第三,自我行為管理:采用專用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進行調查,主要內容是由飲食、運動、血糖監(jiān)測和服藥情況等13歌條目組成。主要可以詢問患者在過去7d的時間內所從事管理活動的天數,分值跨度為0~7分,分值越高則表示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越好。
所有調查問卷的份數為260份,有效回收260份,整體有效率為100%。260例糖尿病患者中。平均年齡為(67.5±8.3)歲。其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數占據40.5%,初中學歷占據總體人數31.6%,高中學歷占據總體人數的23.6%,大專學歷占據總體人數的4.3%[2]。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3000的人數占據58.9%;家庭月收入為3000~5000元的人數占據28.6%;家庭月收入為5000元以上的人數占據12.5%。
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總體平均分為(3.43±0.83)分,各個維度的得分分別如下:遵照醫(yī)囑服藥維度最高為(3.83±1.23)分;飲食控制的得分為(3.56±0.93)分;規(guī)律鍛煉的得分為(3.30±1.5)分。
以自我效能分為基本的因變量,分別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醫(yī)保支付方式和病程[2]。并在之后使用逐步回歸的分析方法進行自我效能的多重回歸。結果表明,性別、文化程度、社會環(huán)境和自我管理都是整體自我效能的重要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幾點:第一,保持其他控制變量不變,女性比男性的自我效能高出0.075;高中、技校和中專的文化程度得分要明顯低于本科組別以上的得分;第三,控制其他變量不變,健康素養(yǎng)、社會支持和自我管理行為得分每增加1個單位,自我效能分別增加0.210、0.203和0.216。
自我效能的理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更好地解釋人類認知和行為之間的關系。自我效能和疾病治療的過程是相互制約和影響的,也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患者的情緒、生活質量和心理適應能力[3]。而從上述調查的結果來看,包括患者的飲食規(guī)律、服藥情況、血糖監(jiān)測和足部護理等各個維度的得分都高于平均水平,整體自我效能的得分依然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