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 蘭(河南)
大海。一千萬雙傾聽之眼。
一顆石子墜入我眼,無礙觀瞻。一千顆石子墜入我心,以蚌的謙卑柔順含之、磨之、忍之、耐之、聽之、任之。
沙粒入我心,
我反饋以圓潤之珠。
樹葉的誦經(jīng)聲取消斧子的妄念。
石上的青苔,是聞法而漫溢的翠色歡喜。
雪,
化身為鵝毛筆在大地上書寫:自安隱,亦令他人安隱。
蟬。在土里安睡。大地即是它的子宮。它被蒙在鼓里,獨(dú)自聆聽眾生喧嘩;它亦深藏響鼓,隨時愿為樹蔭下的蟻群,傾倒雷音。
從大地的肌膚鑿開一個孔,
光
就開始灌注于它的七竅。
它在樹的秤桿子上,
行走如砣。
身披金剛的鎧甲。鎧甲亦能舍,身亦能舍,法亦能舍。
蟬。既是樹下的覺悟者。
亦是樹上的法布施者。
然,我非鳴蟬,非有脫殼之術(shù)。
尚不能舍此心。
母親。一所房子。
我的暫居之地。避難所。一件只穿一次,就再也不合身的衣裳。一生只有一次,在母腹的河流中,漂浮如一片樹葉。一生只有300天,我與此世界隔著一個人的距離。
我誕生的時候,
一顆心被掰開了一半。
她曾像一座寺院一樣,而我是她體內(nèi)的鐘聲。
背負(fù)母親的時候,我成了蝸牛。
像蝸牛一樣背著自己的房子,不離不棄。
倦鳥知還時,
大地是另一個鳥巢。另一件恒久的衣裳。
在御河之岸停駐,靜默,像荼蘼一樣吐出迷惑。
風(fēng)借海螺之口吹奏海潮之音。
河水里的蒲葦叢有不腐朽的身體,而我沒有。白晝的云和飛鳥的倒影不能加重流水的重量;黑夜的天罡星、地煞星亦不能。
實(shí)無有法得菩提心,實(shí)非無法得智慧海。
一顆心希求在大海的音聲和閃電的色相里,
得見如來。
我求一雙清凈眼與順風(fēng)耳,
愿去則如云,
來則如雨。
香樟樹是我,三葉草非我。藍(lán)色的鳶尾花是我,藍(lán)色非我。
石楠是我,荼蘼非我。
大海是我,海水非我。炊煙是我,煙囪非我。麥芒是我,麥穗非我。寂靜是我,躁動非我。蟬鳴是我,蝶舞非我。山澗是我,月出非我。
泉聲非我,危石是我。日色是我,青松非我。
杜鵑花非我,杜鵑鳥是我。無語是我,無雨非我。
在大地上,行吟者非我,臥者是我。
在原野上,稻子是我,稗子非我。
清凈是我,污穢非我。琉璃非我,光明是我。
眾生是我,眾生里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