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艷
摘 要:語文是初中階段必修科目之一,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新時期為保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應用生活化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理解與感悟,使他們牢固掌握知識。結合初中生學習情況,介紹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語文課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背踔姓Z文教學的生活化,要求教師將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在提升學習效率的同時,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打牢基礎。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其實,這里的語文綜合素質就是指能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前景的語文素質。而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把社會生活這個語文觀融入語文教學中,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社會生活是學生學習的源泉,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續(xù)。要想讓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我認為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良好氛圍,增強生活感悟
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悟,可以使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主旨與含義。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形象的生活情境,發(fā)動學生參與其中,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這樣學生將全身心融入學習活動中,增強了感知能力,并在心靈上與文章作者形成了共鳴。例如,在教學《錢塘湖春行》時,為讓學生輕松理解這首古詩的意境,感受春天時錢塘湖的生機勃勃與詩意盎然,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圖片或播放視頻,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視覺感官,對錢塘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之后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再比如,上朱自清的《春》這一課前,家長可以充分利用雙休陪同孩子去踏青,讓他們一路觀賞美景,細心發(fā)現(xiàn)春的蹤跡,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最后,再記錄在筆記本上。到上課時,讀著作者的美文,眼前會不由地浮現(xiàn)自己曾經見到的美麗景象,就能與作者感同身受。這種生活化教學方式,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挖掘生活素材,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融入各種生活元素,不僅要轉變思維模式,還要加大對生活素材的挖掘力度,在課堂上使用實際案例。這樣學生將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會認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例如,在課文《紙船——寄母親》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母愛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應要求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思考母親對自己的關懷,為之后的教學做好鋪墊。同時教師還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為學生講一講生活中感恩的實例,這樣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學習勁頭十足,并通過學習懂得了作者是如何表達對母親深切的愛的。課后,還要給學生留個實踐作業(yè):我用我的行動愛我的媽媽。給學生創(chuàng)設平臺,用心去愛母親,并回報母親。這不僅能讓學生深刻體會母愛,也能讓學生懂得感恩,更能潤澤母子關系,這樣一舉三得的事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三、運用信息技術,加深思想感悟
信息技術集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于一體,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要注重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引導學習入情入境,逐步加深思想上的感悟,并充分領略我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體現(xiàn)教學的生活化,將抽象的語文知識形象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鄧稼先》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鄧稼先工作的艱難和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領會作者融入筆端的深情,學習鄧稼先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生在認真觀看視頻以后,深刻理解了鄧稼先這一人物形象的民族性,體會了作者的情感,并培養(yǎng)了愛國精神。
四、組織角色扮演,提升教學效果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思維非?;钴S,也喜歡表現(xiàn)自己。教師可以從教材內容出發(fā),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這樣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逐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體會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和表情,達到了學習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先組織學生分角色閱讀課文,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堂上,能夠清楚認識到各人物的特征。接下來,教師要讓學生分別扮演皇帝、騙子、大臣和孩子等角色,將課文內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很強,在角色扮演中對文章又有了深刻體會,學習效率也非常高。
總之,語文知識主要來源于生活,教師需要注重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效率,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思想上的陶冶,增加知識積累。對此,教師要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真正落實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確保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鄧建萍.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8-3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