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
1、震
2008年地震采訪。最后一夜,當?shù)匕盐覀儼才诺狡幍钠椒繀^(qū),兩人一屋。我是夜行動物,夜里精神抖擻,過一陣就出去看看。我們一伙中,膽小的裹大衣躺椅子在外面。我上前摸摸,那大衣潮得跟浸水一般。我同屋的一人,大開著門躺床上,一會兒又一會兒驚得跑出來。但太困,再返回屋去。
一夜余震八次。震感最強烈的時候,我沖進我屋喊人。他已經(jīng)睡著了。我拽他胳膊,大吼地震了快起——
他陡然醒了,猛地坐起就跑。他下意識的動作是用力把我往里面一撥自己往出跑。
房子在晃。我傻了一般戳在那里,他是把我往里面一撥向外跑,似乎我擋了他路。我沒想到那么弱一人有那么大力氣,我險些被推倒在床上。我眼睜睜看他跑出去,站在外面墻下。他大概覺出失態(tài),在墻下喊:快出來呀。聲音很低,顯然底氣不足。
我就睜大了眼睛,站在屋中不能動彈。我心里有個聲音在說:地震大點吧!把我砸死吧!把墻弄塌了吧!他也死了吧!
又快十年過去,每逢遇到親近的信賴的友人中傷,我都想起這件事。
那個人很多年來,年節(jié)一直發(fā)手機短信。我想他是有良知的。但我從來不回。有次他短信約我做個什么事,說你賺筆錢如何,我仍然不回。我想我早已寬宥了他,理解他危難之際的本能反應。我只是為在關鍵時刻瞥見的人性本能之惡而備受震駭。我一生不會和他來往,也絕不受他一丁點恩惠。
而我當時,幾乎是不顧死活的憤怒,——和對人的絕望,也讓我時常記起。那似乎也是一種惡。
地獄就在人心中構建。人是天使與惡魔同體的動物,復雜難測,每個人一生,都難免受到來自親近、信賴的友人傷害。之所以造成傷害,只是因為你在乎他(她)而已,從不設防。
我們未必了解自己,有時也難免傷害到朋友,暗黑的內(nèi)心總有惡不經(jīng)意釋放出來,不能洞悉和掌控。
人會選擇性遺忘,竭力不去凝視深淵。即便真實跌入過,也假裝不存在。而我不愿那樣。我用力經(jīng)歷所有時間,悲傷的,美好的,腌臜的,寂寥的,充實的。
許多年我在想,我們的皮囊,不過是在世間修行的工具而已。于我,文字可能也是修行之道。古人云朝聞道夕可死,我們做不到。但稍微知曉一些理,一些道,并遵循之,也算不枉人間一行。
2、人之一種
我在村里上小學四年級時,最愛我的女老師因丈夫癌癥,離開村子。學校沒老師了。來了一個民辦教師,待了十多天,又走了。村里打發(fā)學習好的學生去請老師回來,我和五年級一個學生去。
是夏天,麥收之后。田野里光禿禿,高高低低,只有鋒利的麥茬。我記得我們走小路,腳踩在麥茬上能覺出頂腳,使勁一擰,它們折斷了,自己矮下去一截。清晨出發(fā)時還有露珠,影子在腳下漸漸又黑又短,快中午才到。
老師不回來。
村里請一個臨近村上過高中的二十多歲的人教我們。我們認識他。他一只眼睛有點斜。第一次上課,他就那樣斜著眼,總是打量我。我不明白為什么。
他講數(shù)學,給我們出題。我做了交上去,他拿著看,半天不吭氣。后來也不吭氣。我的后腦勺總覺得他斜著眼睛看我。
第二天上廁所碰見老師。我急慌慌,他忽然揪住我后脖頸衣服,說,你不要瞧不起人。以后我出題,你不要先做完。
我有點受驚嚇,也想不明白。他是老師,他什么意思啊。
一生歲月中,我遇到很多類似或模糊類似的這種事,相同的一點是:自己想不明白。后來我就不想了,但知道了一個幾乎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道理:很多時候,你正常做你習以為常的事,也總會有人覺得他自己被冒犯。他會不舒服,甚至恨你,甚至下絆子——有時那絆子連他自己也被絆倒了。
這種人,與他無法解釋,他也無法改變。從而也無法與他和解。
那么理他做什么。由他去,畢竟他也是人的一種啊。
3、臘月
洗抽油煙機的工人上門,聊天。
他問,你是做啥的?
我不好回答,說,是寫字的吧。
他說,啊,那你是文化人。文化人家的孩子以后不一樣。
答:那倒不一定。我上學時有教授孩子游手好閑,教授快死時把自己家書全捐給圖書館。自家孩子根本不感興趣啊。
他說,一般還是不一樣,文化人家孩子有教養(yǎng)……
答:(舉四川那學校女教師虐殺撿來的狗的例子),那女人也有孩子好像才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她帶的孩子會是啥樣呢?她還教學生。她能教給學生什么呢?又比如前段北京驅(qū)離所謂低端人口,有個大學女教授說應該,不能什么人想來北京他就來……好在后來政府勒令停止了這個事。
他說,那個事,不應該。我們這些人,說實在的,是有毛病,比如衛(wèi)生問題那些就不注意。可是人都是人,你大城市離了我們這些賣苦力的菜都吃不上啊……
答:所以知識和文化代表不了什么。你能說秦檜沒知識嗎,潘仁美沒知識嗎?他們多壞。知識不能教給人良心,也不能教給人勇敢。大多數(shù)即便良心不壞的有知識的人,也都是怯懦自私的。知識給不了他們力量……人和人不一樣,良心和力量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有的人天生就有,有的人再學知識也沒有。學沒用,學不來。有時候有知識的人遇到事,做法反倒不如你們那些人呢。
這師傅出去干活。大約兩小時弄畢。結賬,他說“不會耍微信”不會用微信收錢。我只好到處找現(xiàn)金。他非要便宜我十元錢。我說不能這樣,硬塞給他了。
4、過年
三斤酒壺下一半,把老弟撂倒睡去了。
他說和我最大的區(qū)別,是他從小被寵大,我從小被揍大。他說一件事,說哥你記不記得小時爹揍你,你勾著頭,我上去攔在前面,我那么小,爹和姐都笑了。
我說一件事,說那年我四歲多,你出生不久,不能記得。是夏天。媽抱著你拉著我從姥娘家回來,走南溝小路。忽然下起瓢潑大雨,媽脫下衣服裹著你拉著我,路上全是泥水,我不停地跌倒爬起來,渾身泥,我記得雨大得睜不開眼睛出不上氣,我撲撲地往出吐雨和泥。
老弟捂著頭哭了。唉,老弟頭發(fā)白了那么多。人生忽焉,半世已去。人生不過如此啊。
去春秋史官董狐故里,良狐村。廟宇破敗,廟內(nèi)之物盡被人弄走賣了。廟隨時就要塌掉。
可能今夏一場暴雨,廟就沒了。
南上衛(wèi)村廟中楊樹。六十四歲的四姑父說,他小時候白毛楊就這么大了,上面滿是烏鴉窩。我小時這里是學校。我來村里玩,有幾天就跟表哥去學堂上課,他大我一年級,我去了亂聽亂答拿本子亂寫作業(yè)。據(jù)說作文很受老師夸獎。
這樹現(xiàn)在被圈入某家院里。廟已不在。我想不通:在廟上蓋房子,這得多大的膽啊。
啊,雪正落下來。
在整個家鄉(xiāng),三四十萬人的北方小城,春節(jié)人們會說炒股賠了,誰賺了,誰離婚了,誰生了二胎,誰誰不在了,誰誰在哪里治什么病。但沒有一人說讀一本書的事。我知道有可能說的不超十人。如果武斷,那么二十,五十人,頂破天了。如果仍然武斷,那么換清明,中秋,也是一樣。
不要不承認。本時代人的精神生活,就是這么干癟膚淺,流于表層。本時代的文學,就是這么尷尬,它對生活連點綴都算不上,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5、雷或悸動
微書,微指體積,也指微信臨屏書寫的即時方式。我喜愛這種突然爆發(fā)的行文狀態(tài):一種很像古人“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狀態(tài)。
微書是我近年極力倡導的一種文學形式。我理解的微書、微文,是與微信技術密切相關、由之而誕生的一種行文狀態(tài):
隨性、方便,所思所想隨處隨地可以寫下,但不流于隨意。它留下生活中的閃光。相比其他方式的書寫,目前再無技術上比此快捷的了。
內(nèi)容更生活化,熱騰騰,貼,不隔,不裝,不比畫個架子非弄成所謂文章樣子。所以它只有更好。
微信打字費事,所以每人書寫,唯求更簡潔。目前所見,一般人的微信書寫,都較其文章行文利落得多。
有大量與文相關的圖,圖文并舉。
史上而言,每一種新書寫技術的誕生,都會產(chǎn)生文體的忽大忽小的變革。此種說來話長,不展開。
敏銳的書寫者,想必都會留意到新的書寫方式和閱讀方式,對文字的要求和造成的改變。 我總持一種觀點:形式會帶來內(nèi)容。一、形式對內(nèi)容有要求。一個花瓶你只會想插花,而非裝酒;二,反過來,一種東西,你會尋找最適宜的器皿來盛它,所謂器皿即形式。
微文不是在微信上寫就叫微文,或短就叫微文。它追求行文瞬間的爆發(fā)力。就寫作狀態(tài)而言,更近于詩的寫作狀態(tài)。忽然而起,忽然而止。不能是隨意的口水。
但它又不分行,以散文體形式完成。也有意反對散文詩的詩化。微文正常說話,能正常說話是散文重要的特質(zhì)。不詩化,而是努力貼近事物,扎進事物。一旦詩化就漂了。
微文難為。要突然切入,在方寸之地發(fā)力。水滸中楊雄被幾個潑皮逼住,一時竟奈何不得。短文來不得迂回、鋪陳。要隱喻、象征,陷阱暗布。要以點成面,以詞立象,以短句鑄立體。短文當如詠春之寸拳,如閃電釋放的巨雷,耀眼的明亮旋即晦暗、在晦暗中炸響。亦可如大靜寂中之悸動。
在時下,微書、微文,也是對散文寫作越來越冗長、越來越裝腔作勢矯揉造作的一種反動。是破除,反擊,是剝離文學虛假和無用鋪陳。太多的長文不能顯示才華,而往往代表了無能。除了混稿費,不見有什么價值。語言那么差,句子都弄不利落卻寫那么長,就像一個人褲子都提不住卻拼命跑。你憑什么浪費讀者時間?有本事你去寫短,幾百字,幾十字,看看還是不是東西。
6、尤金娜
猶太女鋼琴家尤金娜:“我知道只有一種方式接近上帝,那就是藝術?!?/p>
斯大林死前聽著尤金娜演奏的唱片《第23鋼琴協(xié)奏曲》。衛(wèi)士凌晨發(fā)現(xiàn)時他癱躺在地毯上,口中嗞嗞有氣。幾日后,于1953年3月5日晚9時死去。
尤金娜曾收到斯大林授意寄來表示敬意的20000盧布。她回信:“謝謝你的幫助,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名字)。我將日夜為你禱告,求主原諒你在人民和國家面前犯下的罪行?!野涯愕腻X,全給了我所參加的教會?!?/p>
人們以為斯大林會暴怒,尤金娜會從此消失。但斯大林收到信后沉默很久,說:“我原諒她。”
殺人如麻的暴君斯大林,居然能因尊重藝術而對受到的冒犯顯現(xiàn)出寬容。
我們從沒有這么決絕的相抗。同樣,我們也從來沒有……沒有什么,胸懷?對藝術的理解力和熱愛程度?
我們?nèi)绻兴囆g家如此,人們會驚呼TA傻X,義憤填膺地斥責TA過分。我們希望創(chuàng)作者像一群羊,羊圈牢靠。也保護羊——比如,總得扔點吃的進去喂吧。
須知:我們生活在一個對人的個性、人的創(chuàng)作個性、人的自由度,均視之如讎仇的時代。然而極度匱乏的,恰是迫切需要的。
7、旁若無人的悲傷
2017年11月初,我與詩人朵漁、平面設計師叫獸離開洞頭,在溫州待機。飛機晚點數(shù)小時,大家大廳外抽煙。我自帶裝二斤水泡了巖茶的大杯,天熱,邊抽煙邊喝。忽然覺不對,——叫獸在咽口水。我問:你們看我喝茶是不是很憤怒?朵漁哀怨地說:你又是喝又是去尿,我們沒喝的,尿都沒有……
大家大笑去找地方喝咖啡。這時我忽然看見坐在我們旁邊一人,一個30多歲的男子,衣冠周正,張著嘴哭。太陽明晃晃的,他坐著,打著手機說什么,鼻涕眼淚滿臉,一個個瞬間,我看到他咧大了嘴巴,哭不出聲,說不出話。
我眼睛轉開不再看。不是不忍,是覺得看人家是不道德的事。
他遇到了何等樣的事,如此悲慟?
大家去喝咖啡,我一飲而盡又出來。那人已經(jīng)不在。我咬著煙卷,舉頭望天。人間茫茫然,所有事大抵都會如此吧。那一刻我仿佛記起了一生所歷所有的悲傷。我也望到了所有悲傷散盡。
8、意存飛鳥,天自蒼蒼
在一個大同人開的面食館吃東西,聽到對談。受震撼。老板的老鄉(xiāng),一中老年婦女,說來太原發(fā)傳單,“上午來,下午回。”
大同距此地三百公里啊。老板問:“哪里掙不下這幾個錢?這么跑干這個!”
她答:“我掙不下啊。以前還能廠里打工,現(xiàn)在鬧的,廠子都關了,我們沒地方去。沒干的,只好弄這個……”
我不是多富有的人。又恥于物欲的追逐和紛擾,往往不屑于卷于其中。但是我經(jīng)常忘記存在基本的生存權問題,比如這位婦女。她并非個例。忘了基本生存,就誤以為全世界人該如何如何想問題,該認同自己某個想法。今日看,這真是一件羞恥的事。
民生凋零。
這些年內(nèi)心起了排山倒海之變。不止于此,因為平靜后并不回復原貌,而是內(nèi)心地理變了,變化一日日加深加重。我不太能理解幾十年寫一種東西一種味道的寫作者,比如前不久跟帖批評某詩人作品。這可能也不對。但同時也非常明顯:寫作者內(nèi)心,是映照其文字的背景圖景。猶明月之于天山,天山之于綠洲。所謂意存飛鳥,天自蒼蒼。
碌碌于生存的寫作者,亦當有舉頭仰望之心。
9、不能說
舊年,北方小縣高中,食堂打飯,擁擠不堪。不少男生背一軍用挎包,里面裝用報紙裹的一塊磚。經(jīng)常擠著就打起來,便有人掏出磚向另一人頭上猛地蓋下。那人瞬間愣在那里不能動,血從頭頂?shù)能娒崩锪飨聛?。接著是追打,有時演變?yōu)榇蛉杭堋?/p>
我是安靜的打飯男生,不參與那些。飯量又大,別人用一盆打四兩湯面,我六兩,有時左右手各一盆。所謂四兩八兩,應是凈面,帶湯一盆約二斤。飯燙,只用三指扣住飯盆邊緣舉回。于是練出指力,據(jù)說傳為校園一景觀。
但是會吃到蒼蠅。有一次看到,我呆了一下。別人都在安靜地進食。我停下來想,我要不要說出來。
我想的結果是:不能說。然后,我把自己剩下的一盆半面,統(tǒng)統(tǒng)干掉。
我吃到蒼蠅,不能說,不能影響大家食欲。我后來仔細觀察他人反應,有人看到盆里蒼蠅夾出去,有人吃時又說又笑,壓根不看蒼蠅。或許也有人根本不以為是蒼蠅。比如有次我看到某同學,盆里綠意流蕩的、碩大如指頭蛋的蒼蠅,我?guī)缀醢l(fā)出一聲驚叫,但他吸溜一下,蒼蠅不見了。我看他盆里的湯,還有一個長細的蒼蠅腿狀的東西在微漾。他繼續(xù)喝湯,干了個盆底朝天。然后抹一下嘴,說,今天飯真他媽香啊,好像油水有點大。
很多年后,在外面、異鄉(xiāng)吃飯時,我仍然病態(tài)地,先把碗用筷子攪個天翻地覆。這樣不雅,但我就是忍不住。但很多年后,我仍然遇到很多種類似吃蒼蠅的事。
比如今天,我又遇到了。我想了想,結果還是:不能說。大家吃吧。
10、冰花男孩
“請把信送給我媽媽,她兩年沒回家了?!?/p>
見此辛酸。2008年5月,我在青衣江采訪地震,被山間余震所阻。見一小男孩,差不多是冰花男孩的歲數(shù)。
問他:“你媽媽呢?”
答:“在浙江打工?!?/p>
問:“地震她回來沒?過年回來沒?”
孩子低頭不再答。鄉(xiāng)政府備的香蕉,我撕兩只給他,他拿著跑了。一個多小時后,我看到遠處他奔跑的影子,舉著香蕉,遠遠看上去還是兩支。他大概不舍得吃。
我時常提醒自己,我的時代那些在裂隙中掙扎的人們,他們有的已經(jīng)跌入深淵,比如楊改蘭,比如徐純合,比如賈敬龍,比如張扣扣,比如……
對當下的關懷像一道關隘,一道窄門,真正的寫作者必須通過,但又不可滯留于此。文學通向更高的美。有人繞過關隘貌似走遠,這種不成立。關懷當下,是寫作者坐標,更是寫作者基本的良知,一個底線。繞關幾等于失底線。
11、今人多不彈
“浮云一別后,
流水十年間?!?/p>
晨起,忽然被韋應物這一對句打動。怕記錯,特意查了一下,出自《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古時山川阻隔,人與人會面難,時常友人一別,便是一世之隔。今日不存在交通問題,但人事倉皇,人心茫亂,甚于古時長路之飄搖。人之相隔,仍是千里萬里啊。人生之十年,如浮云隨風飄散而已。
“古曲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p>
讀唐人詩需要閱歷。少年時見此句,平平而已。今日見此,恍聞一人縱馬沖向一支軍隊時耳邊的風聲。
卻又淡然處之。
12、快遞員
送礦泉水的小哥每次來都想說點什么,他誠樸,欲言而張不開嘴。又怕我家巨犬,來去皆如逃。這次有意引他多聊幾句。不料他張嘴第一句話是:大哥,你能不能給我推薦幾本書,不要太深奧太專業(yè)但又有價值的?
他原來竟是師范畢業(yè),85后。他說他們這代80后太慘了。在農(nóng)村家里拿錢供上學,畢業(yè)卻找不到工作。送水和送快遞,他每月能賺四五千元。——說到這他下巴昂起來,有點自豪的樣子,說男人總要有點擔當吧上有老下有小,總要養(yǎng)家。他說歇下時總想翻翻書,苦于不知什么書好。
今天室外氣溫40度。他冒著酷暑送水來,卻一念想著讀書。我們這些人,還有什么理由不認真讀書呢?我們寫作的,有何種理由不努力寫出一點求真、得美的作品呢。
我薦他讀楊顯惠先生的《夾邊溝紀事》。他們80后一代,那段歷史幾乎是文化記憶空白。而歷史記憶需要保留和傳承。
他要記下書名,掏出筆來——這時我才意識到他同時也是送快遞的。他伸出胳膊說不用找紙了,哪幾個字?
我拿過筆寫在他胳膊上。有汗,寫到最后兩字筆跡已漫漶。他又問,哦哦地應著。他說這書多少錢一本?我說現(xiàn)在的書一般也就20多塊一本,當當就有。
我家中沒楊先生書,小眾亦無楊先生簽名本。若有我立馬就送他。微信寫到這里,我覺淚涌了出來。我原本要睡覺,不睡了,去寫一個東西。
他叫田耀。
13、死生的尊嚴
對甘肅十二歲的小姑娘趙小花而言,生命的價值等同于一塊巧克力;對貴州畢節(jié)自殺的孩子來說,死是加了糖的農(nóng)藥。我家鄉(xiāng)鄰居83歲的老太太去年也死了,是因為兒媳數(shù)年不理她的孤獨。她把農(nóng)藥喝得干凈,還用水沖了農(nóng)藥瓶再喝下。老人一生過日子仔細。
在這一年的五月我寫下這些文字。陰歷的五月,古時是惡月,故有端午驅(qū)邪。端午尚未來,便有太多的死亡接踵而來。最令世人揪心的,當然是雷洋之死,舉國沸然。
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我不太愿意想這些事,竭力想忘卻。但偶爾他們會突然浮現(xiàn)眼前,尤其無辜的孩子。他們睜大的眼睛呆滯,茫然。北方正是暮春,他們眼窩里長著荒草,腳下纏白白的根須。
我想,可以確定,這是這個時代的罪惡。而我,也包括你,看到此文的每一個讀者,我們都是這個時代罪惡的構成者。而我們無所措地,不知該如何贖我們的罪。
死是何其容易的事,談來卻沉重。在我一生,有多次望見死神臨近。我盯他,看他在目光逼視下,慢慢退入黑暗,消失。他就像沒有出現(xiàn)過一般。
忽一日去火葬場,參加一個朋友過世父親的遺體告別儀式。初春清晨七時,天陰冷潮濕,細細的風,仿佛有直入骨髓之寒。我不經(jīng)意看見更早的一家人,正辦理親人喪事。工人把一個很窄的鐵門打開,遺體連小車推進去。門關上,哐的一聲。我心里一抽。
只需一會兒工夫,那個生命體征消失、但仍然生動的人的形象,就變成一小把灰端出來。
燒一個人需要四十分鐘。有的人胖些,那么時間稍長,但一般不會超過一小時。
我心里堵,說不上來的慌張——不是慌張,我只是無力描述。我需要說點什么,就和一起的一個朋友聊。他年長,說,他見到比這更慘的事。不,他做過。
他說他年輕時在火葬場干過,燒過幾個人。那時燒人不像現(xiàn)在用電,是用油。有個勞模做他師傅?!暗谝淮?,要不人家是勞模啊,”他說,“在人的四個角澆上油,燒一會兒,他用鍤子插進——”他比畫我的胸和肋部,“鍤子用力插進去,使勁一翻。再繼續(xù)燒?!?/p>
我說不出話,能感覺到自己張大的嘴。四處的陰風呼呼灌進來。
人死了就變成一件事,任人擺布和談論。想想真是沒意思。而我們是人族,易朽是我們本質(zhì),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天。我不明白的是為何要把人燒了,然后還要買墓地下葬。燒需要花錢,買墓地又需要花錢。火葬一事,用節(jié)約用地來解釋,說不通啊。
事畢,我逃也似的離開?;丶覔Q掉所有衣服。連車也洗一遍。和一個老者友通電話,他說,我從來不能去那地方。盡可能設法躲避。
是的。我有一個月時間精神恢復不過來??傇谙脒@事。又記起某個好朋友父親過世時,就在他家里,我們幾個去。老爺子和我很好,我去他躺著的房間看他。他停止呼吸才幾個小時,我望他,盯著他看,大約有五分鐘左右。我知道人世易朽,而我想記住他。他那般蒼白和瘦削,渾身散發(fā)著的冰冷氣息使我深覺悲哀。我想我永遠記住了他過世時的樣子?,F(xiàn)在閉上眼,他的樣子便浮現(xiàn)上來。然后我們幾個人,從五層往下抬他。他身形高大,樓梯窄,我們?nèi)匀恍⌒囊硪?,竭力避免哪里碰了他。我印象中,這是一生遇到的搬運最吃力的一次。
這些年,身邊總有或生或熟的朋友,悄然逝去。他們有的,比我還年輕。比如前年中秋左右,一個朋友想不開,在酒店衛(wèi)生間吊死了自己。那樣做有技術難度,我偶爾仍想到,困惑和難過。
有消息說,科學家預測某年,人類可以實現(xiàn)長生不老。我覺得,不能死也是可怕的事。但如何對待死亡,我沒想好。我還在徒勞無益地思考。
在世間存活的時日里,我仍然希望有尊嚴。這尊嚴是有所堅持,有所舍棄。尊嚴是人的內(nèi)心,絕非依賴任何物質(zhì)。
在剩余的時間里,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