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需要擔當有為的答卷人?!皳敗笔秦熑涡?,是昂揚向上,是積極作為。在開展“擔當有為、狠抓落實”活動中,要想推進財政服務工作職能,發(fā)揮責任擔當意識,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好“歸我管”還是“歸我辦”的問題,力求在服務市場主體中“服”到點子上,“務”到關鍵處。
堅持求真務實,正視問題不足。基層財政實踐工作需要與群眾打交道,涉及群眾最關注的經(jīng)濟類問題,各種問題考驗著我們每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自覺性、嚴肅性和自律性。要以不斷改進制度和完善工作方法、承認自身不足的態(tài)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以務實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和“壯士斷腕”的決心,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只有這樣eff05d7edcb0d8adc1a17e4e6d82cc24d0b32737c36864513b671b7de06cb31e,才能真正提升基層財政黨員隊伍作風,提高財政干部業(yè)務水平,提升為人民服務質(zhì)量。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黨性原則、政治品質(zhì)。問題意識折射的是宗旨觀念、責任意識,彰顯的是憂患意識、進取精神,展示的是積極向上、奮勇向前的工作狀態(tài)。堅持問題導向,才能“知不足而后進”、“防患于未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認真解決問題,從而不斷適應新形勢,推進新發(fā)展。
發(fā)揮擔當精神,提升辦事效率。沒有敢于擔當?shù)乃枷刖辰?,就什么事也干不成。而提高思想境界的關鍵就在于是否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兩學一做”實踐教育活動貫穿到工作的每一個角落,是否真正“學”到、“做”到、“用”到。在基層部分財政干部中往往會出現(xiàn)“歸我管”還是“歸我辦”、“搞得成”還是“搞不成”等畏難情緒和怕出差錯的想法。既不敢給群眾承諾,也不敢拿出當擔精神,不但不利于開展群眾工作,更容易使群眾反感,激化干群關系。作為基層財政一員,我們應當具有“做得成,做不成”都要敢于去做、“歸我辦,不歸我辦”都要認真去辦、為黨辦事就要敢于為人民群眾去辦實事的信念和擔當。
注重工作程序,改進辦事方式。以制度辦事,但不可僅僅只單純依制度辦事,否則“好事”也能辦成“壞事”?;鶎庸ぷ骶褪且幻娲翱?,黨員既是辦事員,也是服務員,一件事辦得好與不好,可以直接影響黨在群眾心中的地位。在服務群眾中,有的干部無論何事,均拿制度當擋箭牌,發(fā)現(xiàn)問題不反映,始終抱著“制度怎么說,我們怎么辦,不挨板子也無差錯”,只重工作程序,無視發(fā)展成果。這樣的思想絕不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思想,而是一種消極落后的小我主義。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主人翁意識,敢于擔當,不計得失,既對工作程序負責,更要對發(fā)展成果負責。
增強服務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干部標準,為我們找差距、添措施、爭做人民滿意的財政好干部提供了遵循。要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練就真抓實干的硬功夫。財政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特別是基層財政的每一項工作,均牽扯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來不得半點馬虎。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遵循客觀規(guī)律,符合科學精神。注重調(diào)查研究,緊密聯(lián)系實際,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把事情辦好,把服務做好,讓黨組織信任和放心,讓老百姓擁護和滿意。
(作者單位:宜城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