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妹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幾乎可以說是爆炸性的提高,整個社會對于人才的渴求度已經(jīng)到了一個非常大的狀態(tài),上層建筑希望能夠科學而有效的教學方式,而下層的教育單位和教育個體也在不斷的探索著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好學生”。然而,無論在任何年代,一個“好學生”的界定總是離不開個人品質(zhì)的素養(yǎng)的高尚,古代有推舉當官的制度,他們推舉的便是善良且有德望的人。所以說,一個好的教學模式和環(huán)境在一方面交給受教育者知曉萬物的本領(lǐng)的同時,也應該在一方面給予受教育者感知和感受這個世界無窮真理和真愛的能力。本文,基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初中生物的“生物多樣性”來簡單談及一下在生物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實踐和最終反思,以為祖國的未來培養(yǎng)時代力量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生物;生物多樣性;教學實踐和反思
一、淺談初中生物課程的意義
生物這門課程在我國的教育系統(tǒng)里占據(jù)著一個特別而又重要的位置,即使在全世界的范圍內(nèi),生物這門課程也是作為一項“必需品”,而得到廣大頂層教育工作者的厚愛。那么為什么會在受教育者學習的生涯中,不斷的開展生物這門課程呢?
首先,生物對于受教育者的啟發(fā)能力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使得他們對于繽紛多樣的生物和優(yōu)美可愛的大自然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尤其是對于初中生這樣的學生而言,既擺脫了小學時候的無知天真,卻也正處在好奇心蓬勃爆發(fā)的年紀,顯然這樣的一門生物科學足以使得他們盡情的翱翔在吸引人的科學與變幻莫測的大自然里。
不僅如此,生物課程對于他們的教育意義也可以說是長久的,甚至可以說是歷史性的。我們這些教育者教會他們認識不一樣的動物、花兒、小草,使得他們擁有包容性,也使得他們懂得差異性,而大自然正是因為不同生物之間的差異性才變得如此的具有魅力和富含樂趣。同時,我們也要教會他們?nèi)圩o這些花花草草,愛護鄰居家的小貓,而通過這樣的關(guān)于愛的教育,也能夠使得他們?nèi)ビ赂业膼圩约旱母改?,家人,朋友甚至那個想想都會含羞的異性同學。
那么,為什么生物教育會具有長久性和歷史性呢?我們教會了他們?nèi)圩o大自然、去愛護自己的家人、去愛護這世界上的“奇妙的不同”,而這樣的教育幾乎可以說是終身性的,而這樣的精神財富也是惠及以后子孫的寶貴遺產(chǎn)。
二、《生物多樣性》的教學實踐和反思
(一)《生物多樣性》的教學實踐。生物多樣性的這門課程可以說是整個生物科學領(lǐng)域里面,最具有魅力和樂趣的一節(jié)課了。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能夠了解到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里正生存著一個自己即使想象都想象不到的生物,我們也能了解到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里正盛開著繪畫巨匠都難以畫出和臨摹的花兒,同樣我們也可以大膽的預測,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里可能此刻正生長著能夠救助“癌癥患者”的小草。
這世界之大,曼妙到是我們幾乎很難想到的。顯然,關(guān)于這樣的課程,就是帶初中生走向那物種繁多、魅力多姿的野外,沒有比大自然是更好的老師了。而這節(jié)課又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的契合了這句話,我們組織起孩子們,讓孩子們找到一片區(qū)域內(nèi)的所有物種,并一一做上標記。但在這之前,我們也不能忘記提前要提醒那些活潑的孩子們,不要去傷害一草一木和任何小動物。讓他們?nèi)プ鹬剡@樣的差異性,也讓他們?nèi)ンw驗這種差異性,因為差異性所帶來的樂趣,也是人生極具幸福的時刻之一。
然而,這樣還并不算完,他們互相交流了自己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并以討論的方式來找出彼此的差異,最后則通過整體的數(shù)據(jù)收集得到這一塊區(qū)域里的所有物種。最后走的時候,也是特別的提醒他們把自己遺留下來的垃圾都各自帶回去。
(二)《生物多樣性》的教學反思。通過這節(jié)課的回歸大自然,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這些孩子們對于大自然的渴望和熱愛,而就這點而言,我們也沒有理由不為他們感到高興。他們小心翼翼的采集者一小片區(qū)域的生物多樣性,害怕去折斷一顆小草,害怕去捏死一只螞蟻,他們一絲不茍,他們也為之幸福。這樣的“生物多樣性”,多少也能使得他們了解這世界上的“差異感”,這種差異感既讓他們覺得新奇,也使得他們有趣。不僅僅對于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有著極好的積極促進意義,也可以說是對于他們保持自己注意力有著顯著的提升。他們渴望未知、好奇未知,而這樣的一節(jié)課顯然給他們提供了一次特別優(yōu)異的良機。
同時,在不斷的強調(diào)保護環(huán)境之中,這些初中生也是對于自身的要求有著很大的約束力,也多少讓他們明白這樣的美麗大自然可能僅僅只是因為自己的隨手一扔便會變得黯然失色許多。
社會的愈加進步,對于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會越來越高的,而正是類似“生物的多樣性”的這樣的課程,不論對于孩子的身心,還是對于孩子的學習求知的熱情亦或是對于孩子的基本素質(zhì)發(fā)展都有著顯著的提升,顯然這樣的課程就是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教育并非是耳提面命,此文的簡述也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一些新的見解。
參考文獻:
[1]江巧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義務(wù)教育,2016(11):45-45.?
[2]郭軍英.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生物課堂教學[J].中學生物教學,2016(7):17-20.
[3]周在慶.試論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教育[J].教學經(jīng)緯,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