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梅
最令人畏懼的海洋獵手,既不是屬于魚類的大白鯊,也不是軟體動物巨型烏賊,而是有著“海洋之狼”稱號的哺乳類動物虎鯨。虎鯨之所以能成為最厲害的海中獵手,主要是因為它最為“詭計多端”。
群狼戰(zhàn)術(shù)
虎鯨,又稱為殺人鯨、逆戟鯨,屬于海豚科,是海豚科體形最大的一類。虎鯨行動極其靈活,以群體形式捕獵,攻擊時速可達50千米/小時,用近8厘米長的牙齒撕碎獵物。虎鯨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是大海里最完美的捕食獵手,任何動物都會被其獵殺。虎鯨組成的家族是動物界中最穩(wěn)定的群體?;ⅥL的一些復雜社會行為、捕獵技巧和聲音交流,被認為是虎鯨擁有自己文化的證據(jù)。
在阿根廷海岸,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群虎鯨為獵殺一只海豚而設下陷阱。人們很早以前就在黑猩猩身上觀察到這種有組織的伏擊行為,但在海洋食肉動物中間,這還是第一次。但仔細想想,這其實并不出人意料。很久以前,英國人就給虎鯨起過“殺人鯨”的綽號。科學家在近40年的研究中,不斷被它們高超的戰(zhàn)略戰(zhàn)法所震驚。針對每一類獵物,虎鯨都發(fā)展出了不同的捕獵方法。憑借這些不同的技巧,它們可以擊昏鯊魚、捕捉逃上冰面的海豹,甚至制服數(shù)量龐大的魚群。
獵人學校
地球上的所有大洋中都有虎鯨生活,從冰冷的大西洋和南極地區(qū),到熱帶海域。虎鯨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食肉動物。一些個體幾乎只吃魚類,另外一些則會獵殺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包括海豹、海獅、海象,甚至是鯨目。最令人驚奇的是,這些不同的捕獵方法是分屬每個虎鯨種群的獨門功夫,換言之每個種群專注于捕食一種獵物。為了把這些“虎鯨文化”傳遞下去,小虎鯨從剛出牙起便開始接受訓練?!吧险n”通常由母親負責,當然族中的長輩也會給予協(xié)助,多年實踐把它們造就成為頂尖的捕獵專家。
學習從仔細觀察開始,小虎鯨總是與媽媽保持著合適的距離,寸步不離地跟著它,即使在狩獵中也是如此。但很快,它們就會迎來與獵物的第一次接觸。對一兩歲的小虎鯨而言,玩弄成年虎鯨帶回的死亡或昏迷獵物極為平常。像小貓學習大貓一樣,小虎鯨也模仿成年虎鯨的動作,向獵物猛攻,再用尾巴拍擊一頓,這看上去更像是一場玩耍而非訓練。但是,那些上課不用心的小虎鯨可得小心了:在“海灘突襲”技術(shù)學習期間,母親們會毫不猶豫地用嘴將那些膽小的小虎鯨頂向海岸。當然,這些訓練持續(xù)的時間,也隨技術(shù)難度不同而變化。如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域的年輕虎鯨兩歲時就會捕捉鮭魚,但生活在印度洋島嶼附近的虎鯨要學會單獨爬上海灘并安然返回,非五六年的練習不能成功。
1997年,人們在美國舊金山附近的法拉隆群島海域看到了驚人的一幕:兩只分別被鯨類觀測人員標記為“CA2”和“CA6”的雌性虎鯨正在玩弄一只剛剛被它倆殺死的海獅尸體,這時,海獅的血腥味吸引了一條大白鯊前來。突然,被標記為“CA2”的虎鯨猛地撞向大白鯊的肋部,大白鯊被撞翻后,仿佛昏迷了一樣,一動不動, “CA2”虎鯨趁機將其殺死,并在吃掉了它的肝臟后離開了。難道大白鯊是被虎鯨一下撞死了嗎?這個謎題在數(shù)年后才被科學家解開。研究人員抓了一只小小的檸檬鯊,在淺水區(qū)進行實驗:將檸檬鯊肚皮朝下正常放入水中,檸檬鯊自由地在水中游動;而把檸檬鯊翻過來,做肚皮朝上的仰泳姿態(tài)時,檸檬鯊就像被催眠了一樣,一動不動,這被稱為“假死”狀態(tài)。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當鯊魚被翻轉(zhuǎn)過來時,神經(jīng)呈緊張狀態(tài),大腦就會產(chǎn)生一種血清素,隨著血清素濃度升高,鯊魚便會昏睡過去,即強直靜止。這時候的鯊魚,沒有任何抵抗力?;ⅥL便是在長期的自然生存中形成了這個經(jīng)驗,與大白鯊相遇時先發(fā)制人,將其頂翻,使鯊魚進入強直靜止狀態(tài),就可以把它輕松制服了。
不知疲倦的戰(zhàn)士
除了智力超群,虎鯨還有一個極大的天然優(yōu)勢:平均體重5噸,平均身長7米,它們的機體是為戰(zhàn)斗而設計的。它們耐力很好,可以和比自己身形更大的鯨魚連續(xù)搏斗幾個小時。它們是無可厚非的沖剌王,最高速度可達50千米/小時??上攵鼈兊牟东C活動很少有漏網(wǎng)之魚。而它們的身體本身也是一件可怕的武器:掄起的尾巴猶如巨錘,腦殼硬到可以將鯊魚一撞斃命。錦上添花的是,這些強大的食肉動物還自帶回聲定位功能。事實上,它們和蝙蝠或海豚一樣,都會收發(fā)超聲波。這些人耳無法聽到的聲波遇到障礙物會受到反彈,返回發(fā)送源。因此虎鯨能夠在頭腦中實時繪出周邊環(huán)境的三維地圖、牢牢盯住逃跑的獵物。這一本領(lǐng)可用于掌握某片有眾多海狗棲息地海灘的確切地形,進而確認在哪里進行“海灘突擊”的危險最小。
吵吵嚷嚷的狩獵
虎鯨狩獵活動的高效還建立在它們的對話能力之上。事實上,它們非常健談,能通過高聲叫嚷以及每個家庭特有的哨聲來交流。這些聲音交流對于群體成員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合作不可或缺,比如在圍獵鯡魚群的時候。但狩鯨活動必須在絕對寂靜中進行,以免獵物受驚逃脫。然而它們的進攻信號是什么?直到目前,這仍是一個謎。
格陵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冰島某些虎鯨掌握了空手道的“致命尖叫”:它們發(fā)出的大吼可以麻痹周圍的魚。虎鯨最令人著迷的一點是,它們非常喜歡說話,喋喋不休不斷討論。生物學家認為,虎鯨的語言遠比人類復雜,甚至不同的族群還有各自的方言,群體之間操著相似的語言,但若話不投機,虎鯨就會吵起來,甚至譏諷對方。生物學家已經(jīng)分析出虎鯨的譏諷語言,比如“怎么回事,誰把小海豹放走的”“不怕鯊魚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等話語,相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