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牧軍
【摘要】微課教學作為新興的教學方式,具有時間短、容量小、主題精煉的特點,很受學生的喜愛。在高職教改中運用微課教學,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微課教學 高職教改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43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252-02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教學更多的呈現(xiàn)在公眾面前。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而言,它更多依賴網(wǎng)絡技術,內容雖然簡短卻精煉,深受學生的喜愛。微視頻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為學生呈現(xiàn)出更為直觀的教學資源。本文就微課的概述和特點,簡要分析一下微課教學在高職教改中的運用。
一、微課教學概述
微課教學是指通過網(wǎng)絡視頻的方式完成對教材內容和知識點的講解。微就是微小、簡短的意思,也就是說,與傳統(tǒng)課程相比,微課的時間比較短,知識點也比較少,所以課程容量相對較小。雖然微課的課程容量小,但是也很精煉,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活動,適合學生在零碎時間學習,并且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目前高職院校中微課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常態(tài),既符合教改的要求,也能夠滿足高職院校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
二、微課教學的特點
(一)課程時間短
一般來說,微課的教學視頻是在5~8分鐘之間,很少有超過十分鐘的微課視頻。所以學生就可以利用平時的零碎時間看一節(jié)微課,比如坐地鐵的時候,或者等人的間隙。雖然只是幾分鐘的零碎時間,但是學生將這些瑣碎時間全部利用起來,進行全天候、碎片化學習,能夠更好地為上課打好基礎。微課視頻的時間有限,也方便學生學習,在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可以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反而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
(二)主題精煉
因為微課的時間限制,也就決定了微課的內容不會太過于繁多、復雜。一般而言,微課視頻主要圍繞一個知識點展開,著重講授、論述這個知識點,內容非常精煉。微課的內容一般也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或者難點,一目了然,十分明確、清晰。學生若是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視頻,最終完全理解掌握知識點。
(三)占用內存小
微課視頻錄制的時間短,所以占用的容量也小,一般只有幾十兆,很容易存儲。一些大的軟件或者視頻因為占用內存大,會影響手機和電腦的瀏覽速度,但是微課視頻一般不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單個微課視頻占用的信息資源比較少,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是可以在移動終端上存儲多個微課視頻的。
(四)傳播范圍廣
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微課視頻基本上也是全網(wǎng)共享。通過網(wǎng)絡媒體等各種渠道和平臺上,大家都可以觀看微課視頻。網(wǎng)絡拓寬了專業(yè)知識的覆蓋區(qū)域,將更多的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和地區(qū)。不僅僅是在校的學生能夠學習到相關的知識點,其他的社會人士通過微課視頻也有機會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微課視頻在網(wǎng)絡平臺上的傳播并不是單方面的,部分專業(yè)人士、教師也可以進行在線交流學習,共同探討,更好的完善微視頻的技巧和內容。
三、微課教學在高職教改中的運用
(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為微課視頻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將微視頻傳播的更遠、覆蓋的更廣,許多社會人士、專業(yè)人士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對微視頻進行觀摩,并對此作出評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某種程度上,這也相當于對微視頻教學的反饋。如果教師的微視頻得到人們的認可和贊同,教師也會容易產生成就感,鼓勵自己更好的進行微視頻創(chuàng)作。若是教師的微視頻在某一方面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也會引導教師進行反思,針對自己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進、完善,最終提高微視頻的質量,得到大家的認同。在微課的平臺上教師是可以與觀眾進行互動的,大家可以在平臺上直接提出自己的建議,與教師進行交流探討。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傳統(tǒng)教學之所以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枯燥性。一節(jié)課大概四十五分鐘,老師在講臺上不停歇地講,學生在下面不停歇的記筆記,看似雙方都很努力,但是很難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沒有多少成效。而微課視頻恰恰相反,微視頻的內容和主題都具有針對性,既簡短又精煉,不會讓學生產生疲勞感。而且微視頻更多利用信息技術,在視頻中往往會摻雜動畫或圖片,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也方便學生理解,降低了教學難度。它更多適應學生的時間,只要學生有需要,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在移動終端上進行學習。對學生來說,微視頻減少了課堂的枯燥和僵硬,增添了更多的自由和自主,自然而然就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小結
微課教學是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補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它擺脫了傳統(tǒng)課堂對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給與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性。
參考文獻:
[1]顧敏.高校微課教學研究與設計[J].軟件工程師,2014.
[2]楊明.高職教育微課開發(fā)綜合討論[J].職教論壇,2014,(6):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