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學生寫作,既要靠優(yōu)秀作文示范引領,也要充分利用反面教材,讓學生從失誤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下面具體案例中的中考考場作文,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普遍得分不高,套用一個網(wǎng)絡熱詞那就是“涼涼”了,其中的原因及警示值得學生記取。
一、讀題不慎
具體案例:如2017年山東淄博中考作文題,要求學生以“人是奇怪的,有時候?qū)e人無所謂的事物,于己卻珍貴無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議”作開頭,這顯然是要求考生首先抄寫這句話作為開頭,可很多考生并未照抄。又如2017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題讓考生回憶在初中生活里與承諾有關(guān)的經(jīng)歷和感觸,并明確要求以“這就是我的承諾”為題,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有的考生卻在作文中把“自己”弄丟了,全文寫的都是別人的承諾。再如,2017年南京中考作文題要求考生以“無情歲月有味詩”為題,寫一篇發(fā)言稿,有的考生寫的是普通記敘文或議論文,根本不是發(fā)言稿。還有的考生更是粗心大意,明明是命題作文,卻自己重新擬題。
考場警示:考場作文是“帶著鐐銬跳舞”,考生必須認真審讀作文題目,看清是命題、半命題還是命意作文,有無續(xù)寫、改寫以及寫成日記、書信、演講稿等特殊要求,一切得遵照題目的要求,絕不可自行其是,我行我素??忌綍r養(yǎng)成審慎讀題的習慣,上面案例中的低級失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立意偏題
具體案例:如2017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題(一),要求考生以“越來越___的我”為題,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有的考生沒有注意到“越來越”包含著一種遞進關(guān)系,作文中沒有將“我”前后的變化寫出來,看不出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作文題(二),要求考生讀“燕子每次高飛前,總要先在低處飛行一段距離,積蓄力量,然后倏然向上,在天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這一段材料,任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有的考生看到“任選角度”便真的任性起來,從做人要低調(diào)、學習要勤奮、做事要有恒心和信心等角度來寫,擬題為“低調(diào)的燕子”“勤奮是成功之母”“學貴有恒”等,這與材料寓含的“厚積薄發(fā)”“做足準備”“一步一個腳印”的主題存在一定的偏差,作文能得到三類卷分數(shù)就不錯了。
考場警示:近年來,中考作文命題形式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命意作文(材料作文),還有“材料+命題(或半命題)”作文等,特別是其中的命意作文,對考生立意能力要求很高,雖然題目要求“任選角度”,但考生要圍繞材料的主題來寫。立意準不準直接決定了作文的“生與死”,立意的重要性考生必須高度重視,容不得半點含糊。平時寫作訓練即要增強審題保險意識,堅守“永不走題”的底線??紙錾弦J真揣摩命題意圖,尋求最佳立意,切不可天馬行空,劍走偏鋒。
三、文體失范
具體案例:如2017年山東青島中考作文題明確要求學生以“做了一回最好的我”為題,寫一篇600字的記敘文。有位考生僅近300字講述自己幫助鄰居救火的事情,然后用300多字寫新時代更需要助人為樂精神,還列舉了其他的好人好事,最后總結(jié)自己雖然在救火中受了一點輕傷,但無怨無悔。顯然,這篇文章中的議論篇幅“過頭了”,全文給人感覺不是在講述自己怎樣做了一件好事,而是在論證自己做對了一件好事。又如2017年江蘇鹽城中考作文要求考生以“給予”為題寫一篇文章。有位考生用了近350個字、3個段落論述生活中“給予”無時無處不在、“給予”有利于社會和諧、享受別人的給予也要學會給予別人,寫到這里,文章的論證可謂有章有法,結(jié)構(gòu)也較為工穩(wěn),令閱卷老師大跌眼鏡的是文章“畫風突變”,接下來作者開始較為詳細地記述初中以來奶奶怎樣給予“我”關(guān)心,其中不乏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閱卷老師也搞不清作者究竟寫的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
考場警示:考生必須正確理解“文體不限”:其一,有的題目雖然明確文體不限,但諸如《醒來》(2017年山東濟南卷)《這里,也是我的舞臺》(2017年江蘇南通卷)《總還想起那張照片》(2017年廣東廣州卷)《一段___的旅程》(2017年天津卷)等題目還是暗示了文體要求,最好寫成記敘文,議論文寫起來比較棘手。其二,文體不限,但不可以“四不像”,也就是說寫記敘文和議論文要文體分明。寫記敘文可適當?shù)募狱c議論文字,畫龍點睛,升華主旨,但不可讓議論“喧賓奪主”;寫議論文列舉事例必須概述,記事的六個要素不必面面俱到,通常還要就事例闡發(fā)觀點,回到論證的軌道上來。
四、言之無味
具體案例:如2017年江西省一考生在《向媽媽學習》文中寫道:“學習媽媽的孝順。當奶奶還在世的時候,媽媽總是帶我去探望奶奶,每當奶奶看到媽媽時,總是笑得那么甜蜜。我暗下決心,要盡一份孝心。偶然一次,我發(fā)現(xiàn)奶奶喜歡看書,而且看得特別快。于是每當我去奶奶家時,都會帶一本書給奶奶看,使奶奶不會寂寞?!边@段話雖然文通字順,但平淡的就像白開水,沒有任何感人的細節(jié),在閱卷老師的心底激不起一點波瀾。又如2017年江蘇鹽城中考作文題《給予》,有的考生寫考試失敗后走在路上看見一朵被暴雨摧殘的花重新抬起頭來,花兒給予自己力量,于是自己重新振作精神;有的考生寫每天晚上母親陪自己學習到深夜、父親冒著雨雪背自己去醫(yī)院、老師一邊打吊針一邊堅持上課等,這些題材毫無新意,“油膩”十足,閱卷老師早已審美疲勞。還有的考生寫議論文時,仍在引用李白喝酒、屈原跳江、項羽自刎、韓信鉆胯等事例,一點不接地氣。
考場警示:比之于讀題不慎、立意偏題、文體失范等問題,言之無味算不上“硬傷”,但內(nèi)容之“味”能決定文章之“品位”。僅僅做到認真讀題、準確立意、文體規(guī)范,還很難得到高分。要讓文章讀起來有味,對于記敘文來說,一要注意選材,如考場作文《收荒人撥動了我的心弦》一文,作者寫收荒人在收荒時2毛錢都不愿多給“我”,而在發(fā)現(xiàn)“我”舊書中夾著一張百元鈔票時毫不猶豫地還給了“我”,收荒人的形象便立體起來。二要情感真摯,如考場作文《給予》一文,作者寫姐姐為了給爸爸治病,嫁給了一個比爸爸還大的有錢的殘疾人,姐姐對于家庭的“給予”讀來令人潸然淚下。三要刻畫細節(jié),如考場作文《總會想起那張照片》,作者寫一向性格內(nèi)斂、從未給女人獻花的父親,卻因為“我”生病住院給“我”獻花,父親獻花時尷尬的表情、不自在的動作被定格在照片上,那濃濃的父愛感人至深。對于議論文來說,一要立意新穎,如考場作文《每個站點都有風景》,作者獨辟蹊徑,巧妙地將筆墨聚焦在正在經(jīng)歷的人生站點——青春期,闡明了青春期要敢做敢當、勇于認錯、不怕失敗的觀點。二要素材新鮮,跳出故紙堆,將目光投向當下生活,多關(guān)注熱點人物和事件,引用的名言和事例力求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心中叫好。
成強,江蘇鹽城市亭湖初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