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亮
廖全福是廣漢南豐鎮(zhèn)人,小有名氣的“白鷺衛(wèi)士”。他的生活中,除了對白鷺的熱愛還有對環(huán)保的執(zhí)著。
打造森林贈鳥兒
2018年9月中旬,當筆者來到距成都市不遠的“鷺鳥保護區(qū)”時,不由被這片鳥語花香的“秘境天堂”所驚艷。這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其間點綴著碧綠的池塘和嬌艷花朵,一幢古宅隱藏在茂林修竹之間,遮天蔽日的白鷺在森林上空飛旋鳴唱……誰能想到,2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光禿禿的農(nóng)田!
年近五旬廖全福,家住四川廣漢市南豐鎮(zhèn)雙福村,這里距成都只有40多公里。1998年,廖全福在家鄉(xiāng)承包了30多畝地,種植白果、桂花、銀杏等名貴苗木,初衷是培育果樹賣錢。幾年后,不同“部落”的鷺鳥排著隊形,陸續(xù)從四面八方飛來。漫天的鳥兒嘰嘰喳喳在空中盤旋幾圈,先后停在一片片白果樹和桂花樹的樹梢上,直到天完全黑了,林子里才安靜下來……尤其在鳥兒群集季節(jié),廖全福家的樹林上空,更是呈現(xiàn)了萬鳥歸林的壯美景象。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廖全福的女兒廖帆,五六歲時就會望著擇木而棲的鷺鳥,背誦杜甫的名句了。一家人與鷺鳥朝夕相處,漸漸有了感情。眼看30多畝苗木長大,可以出售了,廖全福思前想后,最終卻放棄了眼前的利益。他實在舍不得破壞這片森林,讓鷺鳥失去棲息地。此后,廖全福沒有賣過一棵樹,也不給樹木修剪枝丫,任其自然生長。于是,這片森林越發(fā)茂盛,仿如綠野仙蹤。知道鷺鳥喜歡水,他還在樹林里挖了一個小型魚塘,買來泥鰍、小魚專門喂養(yǎng)它們。
但隨著鷺鳥越來越多,這片森林也吸引了一些偷獵者。還有一天夜里,幾個想吃野味的年輕人來獵鳥,被廖全福逮個正著。他和妻女當場要求幾個小伙子,把捕捉到的鷺鳥放生。正在上初中的廖帆,還向偷獵者厲聲宣傳說:“你們抓到的這只黃嘴白鷺和巖鷺,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你們已經(jīng)犯法了知道不?”見對方態(tài)度惡劣,鐵了心要吃兩只鷺鳥,廖全福當即向森林公安機關報了警,讓他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此后,他和妻女再也不敢同時離開這片森林。廖全福還經(jīng)常半夜三更在林子里巡邏,時刻充當著“鷺鳥衛(wèi)士”。尤其是在耕種時節(jié),村民會給自家的農(nóng)作物打農(nóng)藥,一旦食用這些農(nóng)作物,就會給鷺鳥帶來生命危險。于是,廖全福每天就去給鷺鳥買新鮮的魚和泥鰍,供它們食用。
全家人成“白鷺衛(wèi)士”
為了防止偷獵行為,他花錢筑起高高的籬笆,把幾十畝林地全部圍了起來。僅憑夫妻倆人手不夠,他又雇了兩個村民,輪流守夜護鳥。在村子周圍,廖全福還張貼反盜獵宣傳畫,并印上報警電話。
廖帆從5歲起,便看著父親為這片林地奔波,但廖全福多年的付出卓有成效,他不僅把一片不起眼的農(nóng)田變成了山青水綠、林木繁茂的森林,這幾十畝環(huán)境怡人的快樂棲息之地,還衍生出一個名符其實的“鳥類王國”。有很多愛鳥人士和普通人,都時常來廖全福的林地觀鳥,這里不僅白鷺、牛背鷺、夜鷺、池鷺等鷺鳥,還有椋鳥數(shù)萬只,以及八哥、野雞、斑鳩等等。每年春暖花開時,鳥兒飛進林子里繁衍,直到秋天才陸續(xù)離開,那些老弱病殘的鳥兒不宜遠行,就在此地過冬。
“不少家長都帶孩子來我這里親近自然,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地愛護這些鳥兒!”對此,廖全福滿心自豪。
2011年10月初,廖全福忽然接到通知,稱建變電站要占用他一片林地,責令其搬移林木。為了保衛(wèi)鷺鳥的“家”,廖全福絞盡腦汁。他找到了四川電視臺求助。節(jié)目播出后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國家電網(wǎng)和當?shù)卣沧龀隽俗尣?,決定將變電站后移一些,不再占用廖全福打造的那片萬鳥棲息的森林。變電站建成數(shù)月后,這片林地才終于又恢復成鳥兒的樂園。每年一到繁殖季,整片林園就成了夜鷺和白鷺的育嬰房。
撿垃圾也成愛好
除了護鳥,廖全福還會去撿垃圾,尤其是流經(jīng)“鷺鳥保護區(qū)”的河,他幾乎每周都要去清理一次?,F(xiàn)在的廖帆不再嫌棄父親,反而覺得那二十塊錢的白衫是父親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戰(zhàn)袍”。廖帆的母親在沒有種樹木的地方開辟了菜園,種上蔬菜瓜果,供應日常所需。一家人就這樣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獨坐山亭,靜享鳥語花香、云卷云舒。
廖全福撿垃圾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他打造的“鷺鳥保護區(qū)”,。20多年來,從省內(nèi)的三星堆、青城山、羅漢寺,到省外的長城、頤和園、青海湖……廖全福已經(jīng)數(shù)不清自己在多少景點撿過垃圾了。不管是居家,出差,還是旅行,他只要到達一個景區(qū),看到有垃圾總是忍不住去撿。“反正看到垃圾就覺得不舒服?!绷稳Pχf。
2018年8月,已經(jīng)在北京工作的女兒回來了,一家三口去青城山避暑,預訂的旅舍在青城后山,旁邊有一條山澗。盡管水質(zhì)十分清澈,但是仍有一些垃圾漂在河灘上,掛在石頭上?!罢陉杺?、衣服、鞋子、礦泉水瓶、蛇皮口袋,更夸張的是,還有漂流用的那種橡皮艇,用廢了,就被拋在河里?!绷稳W尲胰巳サ怯浫胱?,自己又脫了鞋子跳進水里,開始撿垃圾……
“別人都是去避暑,我們卻去景區(qū)撿垃圾?!逼拮与m然已經(jīng)習慣廖全福和垃圾較勁的“怪毛病”,偶爾也會報怨幾句,但事實上她早已默認了丈夫的做法“外人眼中我爸很怪,但在我看來他很偉大?!绷畏f。受父親的影響,廖帆也成了一名愛心女孩,一直熱心公益和環(huán)保。
二十年間,為了保護鷺鳥和清理垃圾,他心甘情愿地搭進去了上百萬積蓄。面對外人的不理解和非議,這位“鷺鳥衛(wèi)士”這樣解釋他的行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你不能光想著從社會上得到什么,也要想想這輩子給世界留下了什么?我和妻子、女兒都商量好了,等到年邁時干不動了,就把這個“鷺鳥保護區(qū)”捐贈給國家。這片郁郁蔥蔥、鷺鳥成群的森林,就當是我留給后世的一份禮物吧!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