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輝
【內容摘要】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中存在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淺顯片面、教學難度較大等困境。本文主要基于上述目標和教學困境,從以問題為牽引與以專題為抓手兩個方面對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中語文? 外國文學作品? 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通過對外國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學習,激活想象,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品味文學語言,把握作品內涵,體驗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并在此過程中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增進文化理解和創(chuàng)造力等。
一、以問題為牽引,引導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深度“賞析”
教師可以基于教學目標和學生基礎,從語言運用、修辭方法、人物形象刻畫、場景描寫、文章主旨、觀點梳理、情感表達等多個角度出發(fā)設計探究性問題,用問題做牽引,用“解決問題”的學習任務為驅動,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探究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在思考和解疑過程中去主動閱讀與賞析、積極交流與合作,并在此過程中實現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品味、認識和理解,促進他們對相關文學知識實現熟練掌握,提升學生對作品的感知鑒賞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聚焦重難點問題和核心問題,啟發(fā)引導,帶領學生精讀文本,并進行不斷深入的“再思考”,對比、審視自己的答案,獲得新的感悟和認知,從而實現對外國文學作品的深度思考、理解和掌握。
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探究性問題,可以使用教材或教參中的精品問題,也可以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的新問題,無論如何設計,都要以實現教學目標為根本,并且每一個問題都指向明確,不能讓學生無從下手,也不用面面俱到。而且,對于問題的設計,量的方面需要適度,內容可以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表面到本質。教師也可以將國外文學作品的探究性問題與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作者簡介、閱讀目標等內容整合為一份“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完成“導學案”中的所有學習任務,教師通過查看學生“導學案”完成情況,提前了解學生的預習狀況,做出對學情的基本判斷和分析,并根據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調整教學設計。
例如,設計以問題探究為主的《哈姆萊特》導學案,包括作者簡介、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時的社會背景、重點字詞、探究性問題幾部分,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可以從文本內容本身出發(fā),如“哈姆萊特錯失了幾次可以避免悲劇發(fā)生的機會?這幾次機會分別是什么?他為什么沒把握???”可以從理解分析的角度出發(fā),如“克勞狄斯精于算計卻依舊覆滅,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可以從梳理總結的角度出發(fā),如“哈姆雷特有怎樣的性格特征?你的依據是什么?”也可以從語言分析角度出發(fā),如“《哈姆萊特》中運用了獨白、雙關語、比喻的語言表達藝術,請找出相關的語句”等。
二、以專題為抓手,引導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深度“品鑒”
教師可以在高中課標的指導下,從“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思路出發(fā),以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課文為起點,結合外國文學名著閱讀、相關課外閱讀等進行整體規(guī)劃,確定具體的外國文學作品閱讀專題,形成相應的專題教學和學習方案,并進行專題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即以閱讀專題為抓手,引導學生在閱讀活動中進行深度品鑒、賞析、思辨、感悟,除了掌握文學知識,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還吸取文學精華,培養(yǎng)開放的文化心態(tài),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學創(chuàng)造力。
對于閱讀專題的設計,教師需要結合教材,立足校本,充分考慮學生的整體基礎與個體差異性,將專題納入語文教學的整體安排中去進行系統(tǒng)的思考和規(guī)劃。專題的設計可以包括專題目標、專題內容、專題課時、專題活動、專題成果等多項內容。一個專題可以包含多種課型(如閱讀課、寫作課、學法指導課)、多種活動類型、多個課時,課型、活動與課時的具體安排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去整體考慮和設計。
例如,結合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老人與?!放c《裝在套子里的人》,確定“外國中短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專題,緊緊圍繞“人物形象刻畫”展開,設計為“4節(jié)閱讀課+1節(jié)寫作課+1節(jié)成果講評課+課外閱讀”,其中“4 節(jié)閱讀課”以“品讀”和“精析”為主,但也有主有次,如“《老人與?!啡宋镄蜗蠓治觯ǖ?課時,精讀精講)”、“《裝在套子里的人》人物形象分析(第2課時,精讀精講)”、“外國中短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第3 課時,精選海明威、契訶夫、歐·亨利各兩篇短篇,課外閱讀,課內精講部分內容)”、“中短篇小說人物形象刻畫(第4課時,結合已學中外作品進行總結)”;“寫作課(第5課時)”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及自己的感受,完成一篇含有人物形象刻畫的短篇小說或片段,或者從一個點切入,完成一篇相關文學評論;“成果評講課(第6課時)”,精選學生作品,進行點評講解和指導;“課外閱讀”指教師推薦閱讀材料供學生在課外閱讀。
總之,高中階段要想優(yōu)質實現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教師必須深入分析教學現狀,做到對癥下藥。本文所表述的兩種教學策略可以融為一體進行組織和實施,針對不同的作品和教學目標,以及不同的學生基礎,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教與學的活動都需要教師精心考慮和創(chuàng)新設計,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并通過教學實踐去落實、總結和反思。
【參考文獻】
[1] 王金寶.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教學探析[J].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7(01):18.
[2] 唐秀花. 多元文化視角下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策略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