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班主任與科任之間在教育對象上存在著統(tǒng)一性,在教育目的上存在著統(tǒng)一性,但由于教育方法、個性特點存在著差異,所有班主任要時時與科任溝通,共同探討本班教育工作方案,形成一個堅強和諧的教師集體。
關鍵詞:互樹威信;分工;課堂管理的主角;管理助手
班級是學校組成的基本細胞,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角,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校計劃的實施者。但教育學生不是班主任的專利,不單純是班主任的責任,也是學校全體教師包括學校領導在內(nèi)的教師集體的共同責任。
一、班主任應抓住時機宣傳科任老師的優(yōu)點,主動樹立科任的威信,促進尊師愛生風氣的形成
在尊師愛生風氣的形成過程中,班主任應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尊師這個側(cè)面,更負有重要的責任。在教導學生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方面,班主任更要及時到位。如在介紹科任老師時,對年齡大的老師要從經(jīng)驗上加以側(cè)重,對中年教師要說他們年富力強,而對年輕教師則要說有沖勁,知識更新快,對新分配來的老師更是將他們在大學與同齡時的閃光點介紹給學生,以增強學生的敬佩感,使學生更加崇拜、欣賞和感恩每一位老師,總之要使學生對新的科任老師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從而增強學好各個科目的信心。雖說科任老師的威信與個人的素質(zhì)有關,但尊師教育要在平時有機地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活動之中,不能滿足于一般的號召,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提出明確的要求。如老師和學生接觸時間長了,有的老師有習慣動作,一些學生往往以此取笑老師,給老師起綽號。一旦發(fā)現(xiàn)這樣的苗頭,要立即予以教育制止。因為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會嚴重傷害師生的感情,不利于師生關系的協(xié)調(diào)和良好班風的形成。(如 2015年 5月 24日晚懷遠市包集中學英語教師梁老師在高一三班看班輔導自習時,該班馬某某同學將一張畫有烏龜圖案并描述有“我是烏龜我怕誰”的紙條貼在梁老師身上,其后師生二人發(fā)生動手事件,懷遠市教育局 6月 4日以梁老師體罰學生為由將其開除。)中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知識視野的擴大,評判能力不斷提高,但又缺乏客觀性、全面性,常對科任老師提出過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要號召學生學習各科老師的長處,對科任老師的不足,要提示學生找老師單獨交換意見,也可以向班主任或?qū)W校領導反映,而不應在公開場合評論,指責甚至侮辱老師。作為班主任更不能在學生面前指名道姓說科任老師的不是,如果這樣做,既有損科任老師,也有損自己的威信。
二、讓科任老師參與班集體的管理工作,肩負起班級管理助手的職責
班主任切忌把科任老師在教學中遇到或發(fā)生的問題簡單而片面以為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應由他們?nèi)ソ鉀Q,更不能有袖手旁觀,有意回避的念頭。班主任在開展工作中除從學生方面直接得到掌握班級和學生的各種信息之外,還要從科任老師那里獲取。同時,科任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是對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補充,通過聽取科任老師的建議和意見,還可以完善班級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借以強化班級管理,促使管理水平上的臺階。
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協(xié)調(diào)一致是十分重要的。有的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有的老師對學生要求相對較低,潛能生對要求較嚴的科任老師常會產(chǎn)生反感,而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則對要求較低的老師也會產(chǎn)生不滿。班主任要經(jīng)常和所有科任老師取得聯(lián)系,對學生的要求寬嚴適度,盡量一致,保持平衡。尤其是班主任或科任老師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如遇到屢教不改的學生,教育過程中形成僵局而難以奏效,可請科任老師或班主任出面斡旋,這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中,班主任可邀請科任老師參加或主持。如期中考試后要找每個學生談一次話,幫助他們分析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改進措施,可請每個科任老師負責幾名學生。這樣既可避免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唱獨角戲,又可彌補班主任精力不足的缺陷。通過這些活動還能使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加深了解、增進友誼,煥發(fā)起學生對科任老師的尊敬之情。
班主任可以讓科任老師參與班級工作管理,如讓科任老師自己選擇本學科的科代表,分派后進生轉(zhuǎn)化任務,讓他們協(xié)助班主任培養(yǎng)班級拔尖人才等?,F(xiàn)在中學每班大概有 60名學生,班主任管理好這么大的一個班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時候班主任一會兒是保姆,一會兒是警察,但再合格的保姆也有休息的時候,再優(yōu)秀的警察也不能一雙眼睛同時盯住幾十個人。一個班上,有幾位科任老師在教,雖然所教的科目不同,但教育對象相同,教育目的一致,共同肩負起培養(yǎng)祖國建設人才的重任。許多科任老師都存在著錯誤認識,覺得作為科任老師,只要教好自己的學科就行了,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事,即使面對不良的學風、班風,也只是發(fā)發(fā)牢騷。有的科任老師也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想法,但又怕落個“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的埋怨或怕“得罪”了學生、與班主任的管班方略相沖突等,也便作罷。如果集體中教師是相互配合,協(xié)調(diào)與支持的,教育影響就較為,有利于教育過程的順利進行。所以,一個班不應該只是班主任在“單槍匹馬”地工作,而是一個教師集體在工作。為此,班主任必須發(fā)揮好紐帶作用,當好教師集體的“小組長”,主動與本班科任老師聯(lián)系,合作、協(xié)調(diào)科任老師的步調(diào),充分發(fā)揮教師集體的作用,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
三、妥善地處理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糾紛
班主任工作特別繁瑣,除了要處理班主任和學生方面的事情,有時還要處理學生與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而要處理好這個關系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處理得不好,要么就會得罪科任老師,影響科任老師的威信,影響科任老師上課的情緒;要么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般情況下,學生往往畏懼班主任,對科任老師的批評教育不易接受,有時還會當面頂撞。遇到這類情況,班主任要細致了解情況,并根據(jù)事實作出客觀公正的處理。要達到使科任老師滿意,當事學生心悅誠服,全班同學信服,并能引以為戒。不能聽了科任老師的匯報之后,班主任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壓制學生,找當事學生或班上公開訓斥,那樣做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使學生誤以為科任老師向班主任“告了狀”,因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但也不能為了討好學生而公開批評科任教師或背后議論科任教師,教育學生要換位思考,換個角度看問題,多幾個“假如……”,對學生的處理一定要先和學生通氣,從多方面了解事實情況,區(qū)分問題的原因,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再開展工作??梢杂幸韵绿幚矸椒ǎ?/p>
1、若是科任老師也有錯并且態(tài)度強硬,那班主任可先代科任老師向該生道歉,讓學生能心平氣和地與班主任談,然后分析科任老師這樣做的原因與目的,最后讓他找找自己在這件事中處理的方法是否正確,這樣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
2、若完全是學生的錯誤而引起的,班主任不要對學生一頓臭罵,可先冷一兩節(jié)課,在談話過程中先挖掘一些優(yōu)點進行表揚,說說其他教師對他的看法及評價,尤其是與他發(fā)生矛盾的教師對他以往肯定的評價,然后才讓他找自己的錯誤,這樣學生不但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會主動去改正它。
班主任要冷靜處理好學生與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根除師生之間的對立情緒,既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要讓學生充分信賴我們的教師。正確對待科任老師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誤。我想沒有人會有意地去給教師添亂,責任是雙方的,教師和學生還是多溝通,多理解。誠然,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在中間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還要想辦法樹立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
四、科任老師應成為課堂管理的主角
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主要由班主任來完成,但科任老師接觸最多的教學工作主要的場所是課堂,為了使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尤為重要。但在實踐中,有時會發(fā)生學生在課堂上違紀現(xiàn)象,影響科任老師的正常教學活動。這時科任老師就要學會及時處理課堂上的違紀現(xiàn)象,不要把問題往班主任身上推,凡是都依賴班主任只會降低學生對自己的信任和尊重程度。
科任老師和班主任相比,與學生交流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科任老師一定要把握好課堂,充分發(fā)揮教書育人的作用。由于科任老師和學生交往多限于課堂,與學生建立的情感聯(lián)系比較單一??迫卫蠋熆赏ㄟ^科代表或班長作為了解整個班級的“橋梁”。讓學生主動接受親近科任老師,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讓科任老師增強責任感,樹立班級和諧和學生水平提高與我相關的觀念。
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和地位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協(xié)調(diào)科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培養(yǎng)感情的角度出發(fā),本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原則,協(xié)調(diào)科任老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總之,班主任與科任老師的工作關系,兩者都在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實現(xiàn)工作目標中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其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是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二者只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互促互進,相互提高。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沒有務實有序的班主任工作,任何學科的教學如同逆水行舟;沒有科任老師的全心全意的勤奮勞動,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就只能是海市蜃樓。只有協(xié)調(diào)好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才能共同管理好班級體!
參考文獻:
【1】李謙 ,劉偉 .淺談班主任如何處理好和任課老師的關系 [J].成功 :教育 , 2011(12):66-66.
【2】曾潤田 .淺談班主任與各科任老師間關系的處理 [J].中小學德育 , 2008(17):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