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芬 福建省龍巖市江山初級中學
微視頻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迅速提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提供了新途徑。同時微視頻本身就是信息技術的一部分,運用微視頻技術既能體現信息技術應用的廣泛性,還可以通過展現具體操作方式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理解能力,從而做到一舉兩得。那么微視頻技術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都在哪些方面得到了運用呢?以下做逐一介紹:
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經常會涉及到很多概念性和理論性知識,這類知識比較抽象難懂且枯燥乏味[1]。如果還是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完全掌握,但采用動畫或短劇等微視頻進行講解展示的話就會形象很多,也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相關知識點。
例如A中學信息技術課在講到電腦病毒和信息安全的相關概念時,就使用了微視頻技術進行講解,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1)將電腦病毒形象的描述成現實中的生物病毒,漂浮在空氣之中,互聯網就被描述成現實生活中的空氣,電腦則被描述成一個個健康的人體,而殺毒軟件則被描述成了一粒粒治病的藥丸;
(2)接著采用動畫技術,表現了病毒從被制作出來,然后一個分裂成兩個、兩個分裂成四個、四個分裂成八個、以此類推分裂成無數的病毒、進入“空氣”之中的過程;
(3)“人體”呼吸了“空氣”,感染了病毒,健康的身體生了病開始變得虛弱,行動變得遲緩,猶如最初感染了病毒的電腦,運行速度變得越來越慢。隨著進入“人體”的病毒不斷分裂,病毒變得越來越多,“人體”已經無法站立,只能臥病在床。就像病毒感染程度不斷加深的電腦,問題越來越多,最終癱瘓無法使用;
(4)如果“人體”想要重新健康起來,只有服用由殺毒軟件所轉化成的“藥丸”,吃了“藥丸”之后病毒開始變得越來越少,“人”也重新健康的站立起來,猶如使用了殺毒軟件之后的電腦,運行速度重新變得快了起來?!八幫琛边€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強其抵御病毒的能力,猶如殺毒軟件給電腦安裝了一道防火墻;
(5)通過對以上內容所進行的微視頻講解,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同學們在歡笑中形象的學習到了電腦病毒和信息安全的相關知識,牢牢地將其記憶到了腦海之中。
傳統(tǒng)的操作演示課通常采用邊講邊練的教學模式,即老師先講解一遍相關知識點,然后讓學生自己來操作,有問題找老師解答。這種模式看起來像是很具有實踐性,實則不然,因為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能力差異,這就決定了每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都是不同的。因而老師只講解一遍的話很多學生是不能完全聽懂的,就算是舉手讓老師來解答也肯定會由于時間關系有解答不到的同學。更嚴重的會因為現有知識點的不理解造成以后教學也無法進行,學生不會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最終失去了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信心。
A中學在講解word時采用了微視頻教學技術,有效的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1)在老師講解word相關知識點時使用微視頻軟件將講解內容錄制下來,講解完成之后老師通過教師電腦的傳輸功能將講解視頻發(fā)送到學生的電腦中;
(2)由學生自行對所講知識點進行實踐操作,遇到有不會的地方隨時可以點擊觀看老師的講課視頻,多次遇到同樣問題可以多次觀看教學視頻,加深記憶;
(3)如果實在遇到不會的地方再舉手請教老師,這樣可以大大節(jié)省老師的教學時間,同時學生還可以使用U盤將老師的講課視頻保存下來,方便課后復習,加深記憶;
(4)通過以上學習,大大提高了A中學信息科技的學科教學質量,學生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中通常對大知識點講解得很籠統(tǒng),層次感不清晰,容易造成學生記憶時發(fā)生混亂。而A中學使用微視頻技術,把一個大知識點分成若干小知識點,成功降低了學生的記憶難度。
例如在講到PS快捷鍵時,老師沒有像傳統(tǒng)教學那樣讓學生一下子將所有快捷鍵記住,而是將快捷鍵分成SHIFT+、CTRL+、ALT+和F1-12四個部分來分別錄制成微視頻進行教學。把一大段知識點分成若干個小知識點進行分別講解,既能讓知識點變得清晰而有層次感,又減小了記憶難度,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各個擊破。
綜上所述,本文集中研究了微視頻是如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得到運用的,使用微視頻技術對中學信息技術進行講解說明、操作演示、知識點分層,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希望本文可以為各位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提供參考,也為提高我國中學信息技術的整體教學水平做出貢獻。
[1]牛月坤.淺談微視頻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13(2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