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花 樓瓊卿 張新喜 歷 娜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中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1400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是兒童慢性咳嗽最常見原因之一,以干嗽為主要癥狀,多發(fā)生在夜間或凌晨,常為刺激性咳嗽[1]。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中明確認為CVA是哮喘的一種形式,它的病理生理改變與哮喘病一樣,也是持續(xù)氣道炎癥反應與氣道高反應性。CVA的治療需按照哮喘長期規(guī)范治療,選擇糖皮質激素或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或聯(lián)合治療,療程至少8周[2]。多數家長對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心存芥蒂,故本次研究應用游走罐療法治療CVA,觀察其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兒科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3]進行診斷和中醫(yī)辨證分型。其中選擇風熱襲肺型進行臨床觀察。臨床表現(xiàn)有咳嗽,呈陣發(fā)性嗆咳,少痰或無痰,以夜間、晨起明顯,咽痛,舌紅、苔白或黃膩,脈滑。肺部聽診無陽性體征。
1.2 納入標準:①符合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標準;②年齡在3~14歲;③中醫(yī)辨證屬風熱襲肺型;④胸片或肺部CT無異常者。
1.3 排除標準:①上氣道綜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等;②先天性心臟?。虎劬植科つw破損、疔、癤,或高度過敏、傳染性皮膚病患兒。
1.4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符合納入標準的CVA患兒72例,其中男31例,女41例;最小年齡3歲,最大年齡14歲,平均年齡為7.56歲。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6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1 治療組:游走罐療法治療。操作:患兒取俯臥位,選擇大小適宜的玻璃罐,在背部足太陽膀胱經上進行游走,至上而下,每0.5~1min移動約2~3cm,共5~7遍,每隔2~3天1次,3次為1個療程。觀察2個月。
2.2 對照組: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默沙東公司生產)。用量:<6歲4mg,>6歲5mg,>12歲10mg,每晚睡前1片,口服。7天為1個療程。觀察2個月。
3.1 療效標準:顯效:治療1療程,癥狀明顯改善或治愈。有效:治療2療程癥狀好轉。無效:治療3療程,癥狀無明顯減輕。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火罐療法是借用火力排除罐內空氣,產生負壓,使其吸附于體表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現(xiàn)象,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一種中醫(yī)外治方法,中醫(yī)學又稱之為“角法”。中醫(yī)學認為火罐療法是一種以經絡腧穴為理論基礎的中醫(yī)外治法,具有行氣活血、通經活絡、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扶正祛邪、調節(jié)陰陽等作用?,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火罐療法能夠改善肺功能,增強體質,通過拔罐過程中負壓的刺激,可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細胞吞噬活動,同樣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使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火罐療法運用于肺炎喘嗽、哮病、喘證的治療中,安全、簡便、經濟,可明顯改善癥狀,縮短病程,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