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 松,勾洪浩
(1.中車南京浦鎮(zhèn)車輛有限公司 設計開發(fā)部,江蘇 南京 210031;2.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 鉤緩事業(yè)本部,山東 青島 266031)
車鉤系統(tǒng)是用以連掛車輛與車輛之間,使車輛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并傳遞牽引力、制動力等縱向載荷的裝置。車鉤系統(tǒng)可以有效提高列車運行過程中的平穩(wěn)性和舒適性,在列車以較高速度碰撞時可以保護乘客和車輛安全[1]。
擋車器系統(tǒng)是安裝于鐵路線路終端、防止車輛越過線路終端的安全防護設備。它通過緩沖器、摩擦塊等部件,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壓力能和熱能儲存和消耗掉,使得溜逸車輛停止。
隨著國內各大城市地鐵的陸續(xù)開通,由于車輛故障或操作失誤導致的車輛撞擊擋車器的事故時有發(fā)生,甚至導致車體結構嚴重受損。因此,地鐵列車及線路終端的被動防護吸能功能日益得到重視[2]。
地鐵車輛的車鉤系統(tǒng)一般分為全自動車鉤(通常用于列車頭部)、半自動車鉤(通常用于列車頭部或半車單元之間)和半永久車鉤(通常用于中間車輛之間,特別是半車單元內部)。全自動車鉤可完成電氣、機械、氣路的自動連掛和解鉤,并可進行人工解鉤;半自動車鉤可以實現(xiàn)機械和氣路的自動連掛,但電氣的連掛和解鉤需要通過人工操作來完成;半永久車鉤的機械、氣路、電氣的連掛和解鉤都需要人工操作來完成。
車鉤系統(tǒng)中用于緩沖的裝置通常有氣液緩沖器、彈性膠泥緩沖器、EFG緩沖器等,不可恢復的能量吸收裝置一般采用壓潰管裝置。
液壓緩沖滑動式擋車器是帶有液壓緩沖器并可以整體滑動,利用摩擦吸能的一種擋車器,將失控列車的大部分動能轉化為壓力能及熱能,從而使列車快速、安全地停車。擋車器系統(tǒng)主要由緩沖頭、液壓緩沖器、主體支架、制動摩擦裝置等部分組成[3]。
地鐵列車之間碰撞吸能的實例有諸多文獻介紹,但對于列車撞擊擋車器的吸能工況的分析實例較少,現(xiàn)列出車輛、車鉤及擋車器相關參數(shù),便于后續(xù)計算工作的開展。圖1為地鐵列車撞擊擋車器工況示意圖。
圖1 地鐵列車撞擊擋車器工況示意圖
某地鐵車輛為6輛編組的B2型車輛,編組方式為:=Tc-Mp-M+M-Mp-Tc=。其中:“=”為全自動車鉤;“-”為半永久車鉤;“+”為半自動車鉤;“Tc”為帶司機室的拖車,車重33 t;“Mp”為帶受電弓的動車,車重35 t;“M”為不帶受電弓的動車,車重35 t。
為兼顧列車間低速連掛和高速碰撞的性能需要,車鉤的緩沖系統(tǒng)選用目前城軌車輛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彈性膠泥緩沖器。
《GB 50157地鐵設計規(guī)范》中規(guī)定了擋車器應能承受列車以15 km/h和25 km/h速度撞擊的沖擊荷載[4],由于速度要求較高,因此,選用了表1所示的兩種擋車器,吸能容量較大。
按照列車縱向動力學理論,計算整個撞擊過程的車鉤力、時間、位移參數(shù),研究兩種工況下車鉤系統(tǒng)的受力情況和能量吸收情況[5]。列車斷面編號如圖2所示。
該碰撞速度情況下,可優(yōu)先采用滑動摩擦式擋車器,擋車器自重360 kg,滑動摩擦力300 kN,初始力330 kN。對沖擊過程進行仿真計算,車輛各斷面車鉤力的時間歷程如圖3所示,緩沖裝置吸能情況如表2所示,緩沖裝置擋車器的位移-時間曲線如圖4所示。
表1 擋車器性能參數(shù)
圖2 列車斷面編號示意圖
圖3 速度為15 km/h時車輛各斷面車鉤力的時間歷程
斷面編號123456最大車鉤力(kN)164278310314321515緩沖器行程(mm)10.520.825.025.626.645.2壓潰管位移(mm)000000吸收能量(kJ)0.72.43.23.53.810.0
圖4 速度為15 km/h時擋車器位移-時間曲線
由圖3可見:在15 km/h速度下的碰撞開始后第4 s左右,車輛和擋車器共同組成的系統(tǒng)達到了穩(wěn)定狀態(tài),碰撞結束;最大車鉤力出現(xiàn)在第6斷面,即車輛與擋車器直接接觸的斷面,該斷面的最大壓縮力值為515 kN,低于車體所能承受的最大壓縮載荷900 kN,也未達到壓潰管的觸發(fā)力值850 kN,因此,車輛未損壞,壓潰管未觸發(fā),車鉤未損壞。
第6斷面的受力情況也反映了擋車器端部的受力情況,即擋車器所受最大壓縮力為515 kN。由圖4可見,擋車器滑移距離為5.9 m,考慮碰撞過程中影響因素的復雜性,建議預留滑移距離大于9 m。
在碰撞速度較高的情況下,可采用液壓緩沖滑動摩擦式擋車器,擋車器自重1 000 kg,緩沖器阻抗力300 kN,緩沖器有效行程850 mm,滑動摩擦力300 kN,初始力330 kN。對沖擊過程進行仿真計算,車輛各斷面車鉤力的時間歷程如圖5所示,緩沖裝置吸能情況如表3所示,擋車器的位移-時間曲線如圖6所示。
圖5 速度為25 km/h時車輛各斷面車鉤力的時間歷程
斷面編號123456最大車鉤力(kN)167306439467482850緩沖器行程(mm)10.724.542.548.351.455壓潰管位移(mm)0000046.5吸收能量(kJ)1.13.48.610.411.9313.3
圖6 速度為25 km/h時擋車器位移-時間曲線
由圖5可見:在25 km/h速度下的碰撞開始后第6 s左右,車輛和擋車器共同組成的系統(tǒng)達到了穩(wěn)定狀態(tài),碰撞結束;最大車鉤力仍然出現(xiàn)在第6斷面,該斷面的最大壓縮力值為850 kN,低于車體所能承受的最大壓縮載荷,但是已經達到壓潰管的觸發(fā)力值,壓潰管被觸發(fā),但是由于壓潰管的穩(wěn)態(tài)力參與吸能,壓縮力值不再進一步上升,壓潰管行程為46.5 mm。此次碰撞導致了壓潰管的觸發(fā),因此需更換壓潰管。
第6斷面的最大壓縮力值為850 kN,即擋車器所受最大壓縮力為850 kN。由圖6可見,擋車器滑移距離為10.3 m,考慮到高速碰撞過程中影響因素的復雜性,建議預留滑移距離大于16 m。
車鉤系統(tǒng)的緩沖吸能性能是列車的一項重要指標,上述所列的地鐵列車車鉤選型實例,在滿足列車之間高低速碰撞及舒適性指標的同時,兼顧了與擋車器碰撞的工況要求。
列車以15 km/h速度撞擊擋車器工況下,可采用滑動摩擦式擋車器,車鉤系統(tǒng)的緩沖器及擋車器可以吸收全部能量,并且不會導致車鉤、車體和擋車器的損壞,擋車器滑移距離為5.9 m,建議預留滑移距離大于9 m。
列車以25 km/h速度撞擊擋車器工況下,可采用液壓緩沖滑動摩擦式擋車器,車鉤系統(tǒng)的緩沖器及擋車器無法吸收全部能量,會導致壓潰管觸發(fā),需要更換壓潰管,車體和擋車器未損壞,擋車器滑移距離為10.3 m,建議預留滑移距離大于16 m。
鑒于列車撞擊擋車器工況的復雜性,可能存在部分考慮不周全的因素,后續(xù)將對其進行進一步探討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