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伊敬
(新疆烏魯木齊市友誼醫(yī)院口腔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牙列游離端缺失是一種常見的牙齒缺損類型。此病在中老年人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此病會影響患者牙齒的美觀和咀嚼功能,進而可影響其生活質量。過去,臨床上主要采用義齒修復技術治療牙列游離端缺失。但義齒的使用期較短,且患者在佩戴義齒后其咀嚼功能也難以恢復至理想的水平。為了進一步解決上述問題,滿足人們對牙齒美觀度和咀嚼功能的需求,有學者提出使用種植牙修復技術治療牙列游離端缺失[1]。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探討用種植牙修復技術治療牙列游離端缺失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診的66例牙列游離端缺失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66例患者分為義齒組和種植牙組。在義齒組患者中,有女16例(占48.48%),男17例(占51.52%);其年齡為22~63歲,平均年齡為(41.07±8.62)歲;其游離缺失的牙齒共有43顆。在種植牙組患者中,有女14例(占42.42%),男19例(占57.58%);其年齡為23~61歲,平均年齡為(40.59±8.21)歲;其游離缺失的牙齒共有39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用種植牙修復技術對種植牙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1)術前準備:用游標卡尺測量患者口腔中牙槽骨的厚度,再對其口腔進行全面的X線檢查,明確其牙槽骨與牙神經之間的關系。根據(jù)患者牙齒缺失的具體情況為其制作種植體模型(即預設種植體),根據(jù)種植體模型制作種植體,并確定手術方案。準備好手術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器械,并對手術器械進行預真空高溫高壓消毒。2)術中操作。在患者牙齒缺損處的牙齦部位作一個切口(在此過程中需注意保護其牙神經),充分暴露其牙槽骨。根據(jù)預先設計的方案在其牙齦上進行鉆孔,控制好鉆孔區(qū)的熱度及鉆孔的深度、方向和轉速。完成鉆孔后,將種植體置入鉆好的孔內,對種植體植入的深度和角度進行調整。最后對患者的創(chuàng)口進行縫合,在縫合時要保證創(chuàng)口的嚴密性,確保不會暴露種植體。3)術后處理。術后,定期對患者的創(chuàng)口進行消毒,術后2周內可讓其先暫時使用義齒咀嚼食物,術后4個月后為其安裝種植樁,并修復其牙冠部。用義齒修復技術對義齒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口腔X線檢查,明確其牙齒缺失的具體情況。根據(jù)其牙齒缺失的具體情況為其制作義齒模型。根據(jù)模型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義齒。最后為患者佩戴義齒,并調整其牙齒的咬合關系。
采用發(fā)放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兩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情況。此調查問卷的滿分為100分,患者的評分≥85分,表示其對修復效果滿意;評分為60~84分,表示其對修復效果基本滿意;評分為0~59分,表示其對修復效果不滿意??倽M意率=(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缺失牙列修復的成功率、種植體(或義齒)的穩(wěn)固率及其牙齒咀嚼功能恢復正常的比率。經治療,患者缺失的牙列已被修復,其牙齒的咬合功能和咀嚼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即表示其缺失的牙列修復成功。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種植牙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總滿意率高于義齒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情況
接受治療后,種植牙組患者缺失牙齒修復的成功率、種植體(或義齒)的穩(wěn)固率和牙齒咀嚼功能恢復正常的比率均高于義齒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缺失牙齒修復的成功率、種植體(或義齒)的穩(wěn)固率及牙齒咀嚼功能恢復正常的比率[%(n)]
牙列游離端缺失是牙科的常見病。此病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患者患有牙周病、牙齒發(fā)生損傷及牙齒發(fā)育異常等[2]。牙列游離端缺失會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且容易破壞其口腔的微環(huán)境,導致其并發(fā)根尖炎、牙齦炎等口腔疾病。過去,臨床上主要采用義齒修復技術治療此病,但效果不佳。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臨床上用種植牙修復技術治療此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種植牙修復技術治療牙列游離端缺失,可根據(jù)患者牙齒缺失的具體情況為其采取有針對性的修補措施,從而可大大改善其咀嚼功能。筆者認為,在采用種植牙修復技術治療牙列游離端缺失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此術式不適用于年齡小于18歲的患者。2)在采用此術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后,需叮囑其保持好口腔衛(wèi)生。3)此術式不適用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4)在植入種植體時,要準確地把控種植體植入的深度、角度和位置。5)術后需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積極預防其發(fā)生并發(fā)癥。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接受治療后,種植牙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總滿意率、缺失牙齒修復的成功率、種植體(或義齒)的穩(wěn)固率和牙齒咀嚼功能恢復正常的比率均高于義齒組患者(P<0.05)??梢?,用種植牙修復技術治療牙列游離端缺失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其對修復效果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