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楨珍 黃茂 費凡 朱曼旎 朱然然 丁文秋(通訊作者)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江蘇 南京 210009)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門診的常見病,指病程超過8周,且胸部影像學無明顯病變的疾病癥候群。常造成患者反復就診,加重其經(jīng)濟及心理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工作學習生活。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是近年來開展的一項氣道炎癥檢查技術,由于其具有無創(chuàng)性及便捷性的優(yōu)勢,為臨床廣泛接受。目前國內(nèi)關于FeNO影響因素的臨床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咳嗽患者一般資料對FeNO水平的影響,并分析FeNO與肺功能、血嗜酸性粒細胞、總IgE等的相關性。
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4月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呼吸科就診的慢性咳嗽患者共6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FeNO檢測。納入標準:(1)年齡14~90歲,性別不限;(2)咳嗽為患者主要或唯一癥狀,且持續(xù)時間超過8周;(3)胸部X線平片或CT片無明顯異常。排除標準:(1)近4周內(nèi)有吸入性或全身性糖皮質激素、支氣管舒張劑及口服抗過敏類藥物使用史;(2)近2周內(nèi)曾患有呼吸道感染;(3)既往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間質性肺炎等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
使用FeNO測定儀(NIOXMINO,瑞典Aemcrine AB公司)完成,根據(jù)ATS/ERS操作標準或及產(chǎn)品說明書進行。主要檢測指標為FeNO(單位為ppb,lppb=1×10-9moL/L)。肺通氣功能檢測:患者檢測三次,間隔15分鐘,選取最佳FEV1pred%數(shù)值作為最終結果。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兩變量間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0名慢性咳嗽患者基線臨床特征見表1,三組患者在年齡、身高、女性患者的體重、BMI、吸煙比、城鄉(xiāng)比、血清總IgE及FEV1%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可觀察到隨FeNO值組別升高,患者BMI及血清總IgE值有升高趨勢。三組患者在性別、男性患者體重、合并過敏性疾病比例、血嗜酸性粒細胞絕對計數(shù)及比例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患者基線臨床特征比較(±s)
表1 患者基線臨床特征比較(±s)
參數(shù)FeNO<25(n=381)25≤FeNO<50(n=142)FeNO≥50(n=77)統(tǒng)計值 P值年齡(歲) 45.43±15.17 48.65±16.36 44.79±13.07 F=2.656 0.071性別(男/女) 142/239 69/73 42/35 χ2=10.9880.004身高(cm) 男 170.44±5.19 171.58±5.97 172.00±5.76 F=1.819 0.164女 160.36±4.73 159.88±4.61 161.00±5.63 F=0.671 0.512體重(kg) 男 69.31±9.31 71.63±12.47 74.23±15.75 F=3.231 0.041女 59.04±9.23 59.03±10.56 59.16±6.94 F=0.003 0.997 BMI(kg/m2) 23.30±3.35 23.65±3.90 24.06±4.08 F=1.669 0.189 BMI(kg/m2) 男 23.87±3.09 24.26±3.65 25.02±4.55 F=1.753 0.175女 22.95±3.45 23.08±4.07 22.90±3.12 F=0.045 0.956吸煙比例 76/381 34/142 23/77 χ2=3.996 0.136城鄉(xiāng)比 304/77 114/28 59/18 χ2=0.464 0.793合并過敏性疾病比例 113/381 51/142 43/77 χ2=19.6010.000血嗜酸性粒細胞絕對計數(shù)(*109/L)0.17±0.24 0.34±0.62 0.48±0.49 F=5.94 0.003血嗜酸性粒細胞占比(%) 2.57±3.51 3.10±3.69 6.26±5.74 F=7.548 0.001總 IgE(KU/L) 112.04±193.47 196.93±274.26 221.18±291.76 F=1.223 0.302 FEV1% 88.87±19.87 90.86±19.67 80.20±19.87 F=2.173 0.117
FeNO檢測值與BMI(r=0.112,P=0.006)有一定相關性;與血嗜酸性粒細胞絕對計數(shù)(r=0.227,P=0.001)、血嗜酸性粒細胞占比(r=0.509,P=0.000)及總IgE(r=0.509,P=0.000)呈顯著正相關,但其與FEV1%(r=-0.112,P=0.140)無顯著相關性。見表2。
表2 FeNO水平與臨床指標相關性分析
FeNO為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廣泛,兼具無創(chuàng)性及便捷性的新型生物標志物,主要用于過敏性氣道炎癥的評估與診治[1]。2011年ATS指南將FeNO作為氣道嗜酸性粒細胞炎癥標志物,并推薦將其分為低、中和高水平,分別以25ppb及50ppb為介。
關于FeNO的影響因素,諸多研究認為種族、性別、年齡、身高、肥胖及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對FeNO閾值有一定影響,但仍在存在一定爭議。Wang D等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黑種人兒童FeNO水平明顯高于白種人[2],提示對于前者將FeNO正常值提高至35至40ppb更為合理,以免不必要的診斷和治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FeNO組中男性患者占比較高,這一結論較與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一致。本研究未在慢性咳嗽患者中觀察到年齡與身高在不同水平FeNO組中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分析,我們還發(fā)現(xiàn)超重可能與FeNO水平升高相關,尤其在男性患者中,可觀察不同F(xiàn)eNO組別,體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此外觀察到高FeNO組較低FeNO組,其BMI均值有升高趨勢,雖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Pearson 相關分析,觀察到FeNO水平與BMI存在弱正相關性。在肥胖哮喘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FeNO與BMI正相關[3-4],血清瘦素可能在其中發(fā)揮一定作用;在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中也觀察到BMI>25是早期氣流受限及FeNO升高的危險因素[5]。
檢測前吸煙可能造成FeNO表達減少[1],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不同F(xiàn)eNO水平組別中吸煙史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既往吸煙史對FeNO表達的影響有待更多研究發(fā)現(xiàn)。一項關于過敏性疾病與FeNO水平相關性的研究顯示患有過敏性哮喘或鼻炎的受試者較對照組FeNO水平顯著升高[6],此外發(fā)現(xiàn)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陽性者常檢測出較高水平的FeNO 值,并與陽性數(shù)目正相關[7]。多項研究顯示城市居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大于農(nóng)村居民,且與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城市與工業(yè)污染產(chǎn)生的PM2.5、PM10、甲醛等可能提高居民的FeNO水平[8]。我們的研究未發(fā)現(xiàn)城鄉(xiāng)比在不同的FeNO組中存在差異,環(huán)境因素對于FeNO的影響錯綜復雜,需更詳盡的研究發(fā)現(xiàn)。
FeNO可反映嗜酸性粒細胞性氣道炎癥,并可監(jiān)測急性發(fā)作。FeNO與血ESO存在明顯相關性。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在慢性咳嗽患者中,不同水平FeNO組別中嗜酸性粒細胞絕對計數(shù)及比例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且二者有顯著正相關性。血清總IgE水平升高可用于診斷過敏性疾病,關于哮喘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總IgE與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及FeNO正相關,但與肺功能無明顯相關性[9]。本研究也在慢性咳嗽患者中觀察到類似結果,進一步說明慢性咳嗽患者中氣道炎癥與氣流阻塞并不平行發(fā)展,兩項檢查不可互相取代。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常需行多種檢查輔助診斷。FeNO為一項較為簡便快捷且無創(chuàng)的檢測手段,對于氣道炎癥的診斷及預后隨訪具有較高價值,但其閾值受多種因素影響。在臨床判讀慢性咳嗽患者FeNO檢測結果時需結合其一般資料及其他輔助檢查,以避免不必要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