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微課
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中,劉國梁的女兒劉宇婕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這也是她的第一個高爾夫球世界冠軍。
這次上熱搜不是因為他自己,而是因為他的女兒!
提起劉國梁,大家都不陌生。1976年出生,6歲開始打球,15歲被國家隊破格錄?。?6歲一戰(zhàn)成名,1996年成為中國乒乓球歷史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乒賽、世界杯冠軍于一身的“大滿貫”得主;2003年執(zhí)教,先后出任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男隊教練和總教練,帶領團隊獲得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世錦賽等30余項冠軍……幾乎世界上所有乒乓球項目的冠軍他都拿了!
2017年年中卸任國乒總教練后,劉國梁的“退休”生活備受外界關注。指導完乒乓球,又來指導高爾夫,大家都很好奇天天指導奧運冠軍的劉國梁哪來的時間培養(yǎng)女兒?
而事實是,他從來不曾缺席女兒的成長。他的獨家育兒經,讓每個家長都禁不住贊嘆!
劉國梁不僅是個出色的乒乓球運動員,更是一位絕佳的管理者,并且將自己多年管理冠軍隊伍的經驗運用到了生活和育兒中。
有時候在教育子女時需要家長有管理技巧和能力,如果一個家長管理自己的時間生活都成問題,那么如何管理好孩子?你可以說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放養(yǎng)和放羊的”,聽聽就好了,千萬不要當真誤了孩子未來的前途。
因為長期備戰(zhàn)奧運會、世錦賽、出國比賽、集訓,這讓劉國梁沒有太多時間和孩子待一起,在采訪中他說:“陪孩子需要耐心、愛心、時間,以前我陪她們很少,她們跟我沒那么熟悉。現(xiàn)在我希望能對她們進行整體塑造,不管是打球還是生活,希望她們能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輸贏和競爭,未來才能更好面對人生道路,我覺得這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最重要的。”
劉國梁給大女兒劉宇婕取小名“贏贏”。贏贏喜歡高爾夫,雖然劉國梁工作繁忙,但他不僅找專業(yè)的教練員為贏贏訓練,還時不時在高爾夫球場上認真當起了女兒的球童。
在公開場合,劉國梁都直言不諱地表示,要將孩子培養(yǎng)成高爾夫世界冠軍。
孩子雖然小,卻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3歲開始打球,4歲開始全國各地打比賽,從來沒有喊過苦。
贏贏曾在和父親聊天時說:“現(xiàn)在大家都說我是劉國梁的女兒,有一天,我要讓他們說你是贏贏的老爸?!?/p>
劉國梁聽后很欣慰,他說:“咱爺倆都努力在兩個小白球之間各打各的,各干各的事,目標大滿貫?!?/p>
能和父親并肩作戰(zhàn),對于贏贏來說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吧。
劉國梁告訴大家,女兒也當自強,最不應該的就是給孩子的人生設限。
女兒劉宇婕在世界高爾夫匯豐青少年冠軍賽總決賽里,以117桿(+9)的總成績奪得了冠軍。
這本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喜事,然而在賽后,劉國梁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fā)文聲稱,在比賽的3天內,女兒贏贏被罵哭了兩天,并反思道:“用乒乓球冠軍的慣性思維模式來要求高爾夫……是我要求太高了,還是贏寶自我要求太低了?”惹得網(wǎng)友一片議論紛紛。
原來,在這次總決賽的第一天里,劉宇婕的狀態(tài)并不是特別好,在9洞賽制里吞下了一記雙柏忌和一記三柏忌,僅以1桿優(yōu)勢稍稍領跑。對愛女這樣的表現(xiàn),劉國梁非常不滿:“打完之后就跟她總結了很多,她自己也在復盤,在哪個洞里面,其中一個+3,一個+2,為什么犯這樣的錯誤?!?/p>
年幼的劉宇婕哪里抵得過鐵血冠軍教頭的剛直氣質?一度委屈得眼淚直流。但在父親的指點之下,她在第二天的比賽里迅速地調整好了狀態(tài),將領先的優(yōu)勢擴大到了9桿,最終也順利地拿下了冠軍。
劉國梁對自己的嚴厲嚇壞了女兒當然心存愧疚,但看到女兒的轉變和調整也讓他十分欣慰,原來,他在意的并非是女兒的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女兒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有沒有達到她應該有的實力。
在第一天比賽結束的當晚,劉爸爸連夜幫助女兒分析、總結原因,并且提出了第二天比賽里應該有的計劃和應對方法,這才讓女兒在第二天的比賽里找回了狀態(tài)。
“第一天的比賽我只能給她打50分,打完了之后就一直給她說問題,最近一段時間我盯她稍微少了一點,她在自我的訓練和加壓上放松了。不過第二天我可以給她打到90分。”劉教練叉著手,滿臉自豪,像極了那個不懂球的胖子:“高爾夫跟乒乓球很像,都是個人的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心理和技術都有可能出現(xiàn)變形,而這兩塊,有些能練,有些是練不出來的,需要從小培養(yǎng),而我更看重她心理的強大?!?h3>做孩子的榜樣
董卿在《面對面》節(jié)目中說了一句話:“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p>
很多時候,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就是——長大之后我就成了你。
劉國梁4歲時,被父親帶著去了趟北京,在父親老鄉(xiāng)、乒乓球世界冠軍張立的家里,小小的劉國梁受到了啟發(fā),在心里種下了夢想的種子:未來也要做世界冠軍。
1992年,年僅16歲的劉國梁一戰(zhàn)成名。然而在1993年,劉國梁第一次參加世乒賽,就遭受單打首輪被淘汰的窘境。這讓劉國梁在此后的兩三年里都沒有參加國際大賽的機會。
在劉國梁的職業(yè)生涯中,這種困境數(shù)不勝數(shù)。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莫須有的興奮劑事件;2004年雅典奧運會單打金牌的丟失……種種遭遇都使他走到執(zhí)教生涯的十字路口,但他依舊頂住重壓,穩(wěn)中求變,在隊內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屢屢在世乒賽直通賽推出新招。
劉國梁身上具備那種理性、堅韌、對夢想執(zhí)著追求的品質。
他曾在指導女兒打高爾夫的時候說:“我們乒乓球有句話——我不好無所謂,我只是讓你更不好??稍诟郀柗蛸悎錾?,你控制不了別人好不好,你必須讓自己好。”6歲的贏贏將爸爸的教導記在心里。
在USKG的比賽中,她頂著40℃的高溫,以小打大,戰(zhàn)勝了7歲的外國小對手。在逆境中,絕地反擊,贏贏簡直和爸爸如出一轍!
贏贏的母親王瑾還記得女兒5歲第一次打匯豐青少年冠軍賽的情景。第一天打18洞,女兒贏了114桿,緊緊卡在晉級邊緣,她原以為女兒會有壓力,沒想到贏贏比她想得開。
王瑾曾對劉國梁說:“全國比賽我看到有那么多孩子都會因為打不好而哭鼻子,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但我唯獨沒有看過贏贏會因為打不好而哭起來。”
贏贏是這樣告訴媽媽的:“哭有什么用,打好第二桿不就行了!”有時母女倆的策略產生分歧,媽媽問:“打進沙坑怎么辦?”贏贏的回答讓人哭笑不得:“掉沙坑就掉沙坑了唄?!?/p>
6歲的贏贏不知道什么是緊張和恐懼,她有著不同于同齡人的樂觀和獨立。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獨立自強的人,那你當然也不能是個懶惰平庸的人。
劉國梁之所以是一個成功父親,大概就是他懂得因材施教。
劉國梁有兩個女兒,贏贏和一一。然而兩個人的興趣愛好截然不同,姐姐贏贏喜歡體育運動,而妹妹喜歡跳舞唱歌。
剛開始時兩個人都學習高爾夫,贏贏到處打比賽,別人勸她別打了,她還自己要求打。但是一一不一樣,讓她打,逼著她打,她都不打。終于有一天,一一跟媽媽說:“媽媽,你不逼我打高爾夫,讓我學什么都行?!?/p>
劉國梁的理念是:“不喜歡絕對不能勉強,沒有天賦絕對不能培養(yǎng)?!?/p>
事實證明,父親的精神永遠與女兒相伴,劉國梁從未缺席女兒的成長!如果父女關系真的是——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這對一起征戰(zhàn)的父女,是我們能想到的最美的樣子!
( 整理自 “馬川教育”公眾號、騰訊網(wǎng)、《許昌微報》)(責編 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