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維柯
【尋蹤覓跡道詞源】
馮異,字公孫,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名將,云臺二十八功臣第七位。他原為王莽新朝時潁川郡掾,后投奔劉秀,并隨之征戰(zhàn)沙場。在征戰(zhàn)中,他領(lǐng)兵大破赤眉、平定關(guān)中,助劉秀建立東漢政權(quán)。劉秀稱帝后,馮異因功勛卓著,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建武十年,馮異病逝于軍中,謚日節(jié)侯。
據(jù)《后漢書·馮異傳》記載,馮異思慮縝密,做事情沉穩(wěn),擅長謀略。在緊急關(guān)頭,馮異都能及時向光武帝獻出“高瞻遠矚”的策略,收到很好的效果。因而,他很受光武帝賞識。馮異為人謙遜而不自夸,做事低調(diào),常能讓人。每每出行,倘若路上跟諸位將官相遇,馮異總是停車避讓,等別人過后再走。將士們都說:馮異將軍的言行舉止是大軍中的表率。大軍每次凱旋后宿營休息,諸位將領(lǐng)總喜歡坐在一起評功論賞,有時爭得面紅耳赤。這時候,馮異將軍總是默默離開,獨自一人躲在樹下,從不談及自己的功勞和待遇。于是,軍中將士們稱馮異為“大樹將軍”。后來,劉秀率領(lǐng)的大軍攻破河北邯鄲,大軍進行軍隊改編,三軍分屬于不同統(tǒng)帥帶領(lǐng),而馮異將軍就是幾位統(tǒng)帥之一。分編的時候,將士都爭著說:很愿意跟隨足智多謀、謙遜謹(jǐn)慎的“大樹將軍”沖鋒陷陣,這件事劉秀知道了,他不禁嘖嘖稱贊:大將軍坐樹而無言功勛,功高而不自矜夸,真將軍也!成語“坐樹無言” (或“坐樹不言”)由此而來,用來形容待人謙遜,居功而不矜夸。
【抽絲剝繭話成語】
成語“坐樹無言”,從短語結(jié)構(gòu)上看,屬于連動結(jié)構(gòu)的并列復(fù)合短語,意為(馮異將軍)坐在大樹下不言語。從詞語的感情色彩上來看,坐樹無言通常用作褒義詞,表達對謙虛不居功自傲者的贊美。在句中,坐樹無言常常充當(dāng)謂語成分,有時也作定語。比如,①受到如此嘉獎,皆因為他平日里坐樹無言。 (作謂語)②今天我們來學(xué)習(xí)他坐樹無言的優(yōu)秀品格。 (作定語)
初見成語“坐樹無言”,讀者大都會帶著一系列的疑問:何人坐樹無言?他(她)為什么在樹下毫無言語?是孤獨寂寞,還是遇到莫大委屈?在此成語面前,不搞清楚內(nèi)容的來龍去脈,真的連臆斷的膽量都沒有。讀完典故由來以后,才知道歷史上有一個著名軍事家馮異,成語是對性情謙遜、毫不居功自傲精神的贊美。
坐樹無言是美好品德的體現(xiàn)。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是梅花的“坐樹無言”;“不競艷容爭貢獻,縱身化土亦肥田”,是落葉的“坐樹無言”; “功業(yè)既成隱身退,留與后生展鋒芒”是功勛的“坐樹無言”。
有時,坐樹無言又是事關(guān)生死的智慧抉擇。古時, “功高震主” “才大欺主” “權(quán)大壓主”是為臣之大忌?!帮w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眳菄蠓蚍扼凰坪跷虺隽似溟g奧妙,功成名就后便遠走齊陶,終成了富甲一方的陶朱公;而董卓、鰲拜之流,居功自傲,飛揚跋扈;拿百姓為魚肉,玩弄君王于股掌之間;然圣人出,成刀下之鬼。
由是觀之,這“坐樹無言”還真蘊含著不少智慧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