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曲
摘 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興起了新藝術運動,這場運動波及歐美十幾個國家。荷內(nèi)·拉里克是新藝術珠寶的領袖,他摒棄傳統(tǒng)珠寶的題材,以大自然為裝飾母題,把裸女和動植物相結合,運用琺瑯和金銀、寶石、玻璃等材料,開發(fā)了新的珠寶語言,創(chuàng)作出曲線動人、富有詩意的珠寶作品,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新藝術;荷內(nèi)·拉里克;珠寶;大自然
1、新藝術的誕生
19世紀,英國率先展開了工業(yè)革命,這場革命迅速席卷了全世界,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chǎn)方式,也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于是在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掀起了工藝美術運動,它針對工業(yè)批量生產(chǎn)所造成的設計水平的下降,反對機械化生產(chǎn),主張恢復中世紀的手工藝傳統(tǒng),主要在英美兩國產(chǎn)生重要影響。而在19世紀末,法國興起了新藝術運動,波及了歐美十幾個國家,影響力比工藝美術運動更大、更廣泛。
19世紀后半葉的歐洲藝術,比如印象派、后印象派、象征主義等都在努力擺脫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語言。在設計領域,同樣充滿著類似的野心和追求。新藝術運動不參照任何一種歐洲的傳統(tǒng)藝術,從自然中吸取裝飾動機,創(chuàng)造出一種曲線優(yōu)美而抽象、精致細膩不乏力量的新的藝術風格。新藝術酷愛表現(xiàn)大自然,這跟日本藝術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新藝術的發(fā)起人薩穆爾·賓Samuel Bing在巴黎開了東方藝術品店,出售日本藝術品和器物,引起歐洲人廣泛而強烈的興趣。他認為日本藝術家接受大自然的影響,使無生命和僵硬的機械化設計放松,呼吸到真實的生命氣息,而這就是日本藝術品的魅力所在。作為新藝術的核心人物,薩穆爾·賓的觀點對這項運動的參與者們肯定有重要影響,而新藝術設計師們也確實在作品中體現(xiàn)了對大自然主題的鐘情,荷內(nèi)·拉里克René Lalique(1860-1945)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荷內(nèi)·拉里克的藝術歷程
荷內(nèi)·拉里克是輝煌的新藝術珠寶最重要的領導者和現(xiàn)代珠寶的開創(chuàng)者,在全世界享有盛譽。他是一位真正的創(chuàng)新者,他推翻了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作了新的珠寶藝術語言。
荷內(nèi)·拉里克1860年出生于法國香檳區(qū),但很快就隨家庭搬進了巴黎。他不像同行卡蒂亞那樣出生在珠寶世家,他的父親是一位賣時尚用品的商人。除了杰出的想象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他還有突出的繪畫才能。少年時代,他就嘗試把藝術天賦和商業(yè)頭腦的結合起來。假期里,他在薄的象牙板上畫了微型花卉水粉畫出售,說明他從小具有商業(yè)頭腦。他在著名的珠寶師路易·奧科Louis Aucoc那里當了兩年的學徒,在那里他學習了珠寶的制作技術。在好幾個珠寶工作室工作以后,他決定成為一位自由職業(yè)者,這樣他就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了。他還參加了一個雕塑課程,同時學習蝕刻版畫。
1884年,拉里克第一次在盧浮宮的皇室珠寶展附屬的工業(yè)藝術展上展出了自己的珠寶作品。他的展覽還不怎么受人矚目,但卻引起了阿方斯·富蓋Alphonse Fouquet(另外一位著名的新藝術珠寶設計師)的贊美。經(jīng)常購買拉里克的設計稿的珠寶制造商Jules Destape在1885年決定退休,把工作室轉讓給了拉里克。拉里克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獨立了,終于可以開始發(fā)展自己的風格。他漸漸把一些幻想和創(chuàng)新引入自己的作品。在1887年,他構思了一個珠寶系列,表現(xiàn)一群俯沖的天鵝,制作成后放在商店出售取得了成功。
1887年,隨著事業(yè)的興旺,他搬到在9月4號大街24號的一個更大的工作室。在這里他被琺瑯技術吸引,用輕柔明快的色彩制作了一些蝴蝶、花卉、彩虹等題材的珠寶。1890年,他搬進了在劇院街20號的一個工作室,他自己給工作室設計家具和室內(nèi)裝飾,而且擺放了鮮花,用來觀察細節(jié)。正是在這個安寧舒適的藝術環(huán)境里,拉里克開始創(chuàng)作真正的具有可識別性的珠寶。拉里克致力于尋找一種跟以往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同時鉆研能表達他的藝術風格的技術。他用色彩豐富微妙的琺瑯給黃金著色,并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大自然的圖案。值得注意的是,新藝術的圖案往往不是具象的,不是對大自然簡單的模仿,而是比較抽象的,是對自然形象進行過藝術化加工的。有人認為新藝術受到18世紀洛可可藝術的影響,這是不可信的,因為19世紀末的藝術家都急于擺脫傳統(tǒng),努力創(chuàng)新,怎么可能去學習上個世紀剛流行過的藝術風格呢?洛可可的曲線是纖細柔弱的,而新藝術的曲線是強健有力的,它們有審美趣味上本質(zhì)的區(qū)別。
在19世紀90年代,拉里克與法國女演員Sarah Bernhardt 薩拉·貝納爾合作,這種關系被認為是他職業(yè)生涯重要的催化劑。1890年,他做了一個薩拉肖像的模型,1894年把它做成了珠寶,用于她的一個慶祝會。隨后拉里克為她制作了不少私人定制珠寶,她華麗的個人魅力也激發(fā)了拉里克的想象力。1891-1894年,拉里克為她的角色伊塞爾和吉斯蒙達設計了系列珠寶。拉里克和薩拉·貝納爾的關系被裝飾藝術雜志饒有興趣地報道。拉里克的名氣提升了,他的作品也受到更廣泛的贊美和以及更踴躍的購買。
拉里克的名望更主要是通過不斷地參展積累起來。1893年,他參加了裝飾藝術中央聯(lián)盟舉辦的比賽,他制作的酒杯獲得了第二名。在做琺瑯的同時,他對玻璃工藝也非常感興趣,后來成為他的主業(yè)。琺瑯和玻璃也被用于珠寶。1894年,拉里克第一次以個人名義在工業(yè)宮的法國藝術協(xié)會沙龍參展。他展出了兩件作品,一本象牙音樂書封面和一個金屬花瓶。這個封面運用了雕刻技術和金屬技術。他先用石膏或蠟做一個大的模型,設置好細節(jié),再用特殊的裝置把比例縮小。這兩件作品反響很大,這種工藝被迅速地模仿。拉里克還用這種技術制作了胸針、戒指、梳子、手鐲,有時候還運用了高浮雕。
1895年,拉里克熱切地把他大量作品送到法國藝術協(xié)會沙龍參展,因為他需要這個機會讓公眾來直接判斷他的作品的商業(yè)價值。在這些展品里,有一個蜻蜓胸針特別有魅力,獲得了第三名。蜻蜓的頭部和胸部是一個裸女形象,用綠玉髓雕刻而成,她的頭發(fā)上有藍色和綠色琺瑯填色的發(fā)飾,蜻蜓的翅膀鑲嵌著藍綠色的歐泊和月光石,精美而夢幻。從此,柔和優(yōu)美的裸女形象成為他的商業(yè)標志。
在1896年的沙龍展里,拉里克的展示更令人興奮,而且獲得了第二名。他展出了幾件金首飾,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牛角手鐲。拉里克在鄉(xiāng)村購買了這個白色牛角,他喜歡牛角的半透明質(zhì)感,牛奶般的顏色以及它的紋路。牛角不容易加工,拉里克解決了它的易碎性問題。他從牛角切了薄薄的一圈,用銀進行裝飾。第二年,他送到沙龍展的用象牙和牛角做的梳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些梳子包含了抒情的花卉圖案,充滿了流暢的動態(tài)。這次,他獲得了第一名。同一年,他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獲得了珠寶大獎。
拉里克的成功使他的客戶需求快速增長。他的每一個新的系列都被熱切期待,評論界也對他的作品大加褒獎。他被視為法國新藝術的領袖,國家英雄。評論家羅杰·馬克斯Joger Marx在1899年的《裝飾藝術》期刊中,稱拉里克為法國珠寶的救星和當代珠寶大師。拉里克的聲望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達到了頂峰。他的展覽包括了多方面的設計,除了珠寶,還有家具、室內(nèi)裝飾、器具等,引起了轟動。展廳中間是一個熟鐵柵欄,由一些青銅制作成的性感蝴蝶女人組成。這些女人們?yōu)槁泱w,慵懶的姿態(tài)各異,以張開的翅膀互相連接。珠寶展品也同樣美得震撼,牛角梳用琺瑯、綠玉髓、紫水晶和歐泊裝飾,發(fā)著琺瑯光彩的纏繞的蛇口吐巴洛克珍珠串,小公雞的喙鑲嵌了很多黃色鉆石,施以琺瑯彩的鄉(xiāng)村景色鑲嵌著鉆石露珠。公眾對他的展覽趨之若鶩,驚嘆他的藝術成就。
1902年,拉里克把工作室搬進了由他自己設計的5層樓房,1905年又在旺多姆廣場開了另外一家店。1900世界博覽會后,他走向國際化。他參加了1902年都靈世界博覽會,還有03年的柏林博覽會,04年的圣路易斯博覽會和05年列日博覽會。1903年,他受邀參加了倫敦格拉夫頓畫廊的展覽。畫廊的墻壁裝飾著他的室內(nèi)設計,展品陳列在裝飾著花卉的玻璃嵌板里。展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05年他又被邀請到阿格紐辦展。
全世界的訂單向他飛過來,包括英國的亞歷山德拉王后的,還有博物館的。最驚人的訂單來自卡洛斯特·古本江Calouste Gulbenkian(生于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的亞美尼亞人,后來入籍英國,土耳其石油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他委托了145件珠寶,其中包括拉里克最迷人的、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一部分作品。1895-1912年間,他是拉里克的主要客戶。同時,拉里克繼續(xù)制作珠寶以外的設計品:桌面小飾品,盒子,瓶子,刷子等。在1908或09年,他接手了巴黎附近的一家玻璃廠,后期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玻璃制作上。
3、新藝術珠寶的衰落
新藝術是一項華麗的、手工的、復雜的、耗時耗力的、成本高昂的設計風格,需要有巨大的資金支撐。一戰(zhàn)爆發(fā)后,窮兵黷武消耗了各國的財力,削弱了個人財富,降低了人們的購買力,造價高昂的新藝術珠寶失去了市場,退出了歷史舞臺。等歐洲經(jīng)濟從一戰(zhàn)創(chuàng)傷中恢復過來,裝飾藝術風格的珠寶興起,取代了新藝術珠寶的地位。拉里克在一戰(zhàn)后主要從事玻璃事業(yè),雖然他于1945年去世,但以他名字命名的玻璃品牌一直在經(jīng)營,在中國都有分店,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4、結語
拉里克的珠寶藝術,勇于突破傳統(tǒng),開發(fā)了新的材料和工藝,賦予珠寶大自然的母題,充滿生命力和詩意,在當代人眼里,仍舊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當代的珠寶設計,可以借鑒新藝術珠寶的審美趣味,讓這種藝術風格重新煥發(fā)光彩,裝飾人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Vivienne Becker.Art Nouveau Jewelry [M].Thames & Hudson,2010
[2]Maria Fernanda Passos Leite.René Lalique at the Calouste Gulbenkian Museum [M].Calouste Gulbenkian Foundation,2008
[3]王受之.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 [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中國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