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平
摘 要: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方案
教師的教學設計中教學方法是重要的部分,但在教學方法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容易出現(xiàn)許多學科教學方法雷同、不具體、不好操作的情況。對于教學方法的設計,需要把握教學方法的分類,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設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就教師教師教學設計中教學方法的選擇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教學設計中不局限于通常意義的教學方法,還要考慮廣義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教學方法從范圍來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一)廣義的教學方法
廣義的教學方法是指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所采用的一切手段、技術、途徑和程序,包括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設施、教學技術及課堂教學結構等。
(二)狹義的教學方法
狹義理解教學方法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包括教師教授方法和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我國是從狹義上理解的,國外多從廣義上理解。《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明確要求:“發(fā)揮小學生主體性,靈活運用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边@里的教學方式是廣義的教學方法,不是狹義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教學方法選擇時,除常用的教學方法外,還要考慮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程序,有時還有教學手段和媒體(如果教案中沒有單列這一項目)。
二、教學設計中既有教師教的方法,又有學生學的方法
教學方法從活動主體來看,有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tǒng)一。
(一)教師教的方法
何謂“教法”,它是指老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工作方法。教法是解決教師教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老師思想行為的方法即為教法。在通常的認識中,我們大多將“教學方法”理解為“教法”。教學方法有許多種,常見的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練習法等,還有一些特級教師所創(chuàng)造的獨教法,如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等。
(二)學生學的方法
學法則是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采用的方法。學法解決的是學生學的問題,側重于表現(xiàn)學生思想行為的方法則為學法。學生常用的學習方法有:觀察法、學思結合法、讀寫結合法、學練結合法、合作探究法、發(fā)現(xiàn)法、質(zhì)疑法等。
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授方法和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說,教學方法制約著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通過學生的學習方法體現(xiàn)出來,學生的學習方法一定程度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可以說是教中有學,學中有教,它們有機統(tǒng)一,并生并存。它們的區(qū)別因為它們的緊密聯(lián)系而并不明顯,并且同一種方法,有時既可以做為教法,又可以做為學法,比如:發(fā)現(xiàn)法、觀察法、實驗法等。因此,不少教師常常無法明確區(qū)分教法和學法。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教學方法選擇時,既要有教師教的方法,又要有學生學的方法。
三、教學設計中既有一般的教學方法,又有適合本學科特殊的教學方法
黃甫全教授提出層次構成分類模式,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這三個層次是: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guī)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lián)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fā)式、發(fā)現(xiàn)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fā)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yè)法等。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
也可以將教學方法分為”一般”和”特殊”兩類。
(一)一般的教學方法
“一般”主要是指”一般教學論方法”,其中包括:.以語言為主的方法,如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以直觀為主的方法,如演示法、參觀法等;以實踐為主的方法,如實驗法、練習法、實習作業(yè)法等。
(二)特殊的教學方法
“特殊”主要指”學科教學論方法”,又稱學科教學法,其中包括中小學根據(jù)課程設置所開設的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不同的科目的教學方法也是不一樣的,理科類要求學生能很有條理的去思考問題,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和文科的學生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如:英語教學中運用的全身動作反應法、 口頭作文法、分級評價法、趣味教學法、游戲法等。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教學方法選擇時,既要有一般的教學方法,又要有特殊的方法。
綜上所述,教學方法的設計應該是廣義的(不局限于通常意義的教學方,還有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程序、教學手段和媒體),全面的(既有教師教的方法,又有學生學的方法),可操作的(既有一般的教學方法,又有適合本學科特殊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國權.小學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6).
[2] 唐建忠.心理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04).
[3] 李士萍.教育學[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