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朵朵
摘 要:公元前492年和前490年,大流士兩次派軍遠征希臘,均無功而返;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繼承大流士遺志,開始親率大軍進攻希臘。這是希臘歷史中的一段重要時期,希臘成功保衛(wèi)自己的自由,開啟古典時代;波斯在此時也基本完成帝國的擴張,進入“守成”時代。本文通過對大流士遠征原因、過程和薛西斯繼承大流士政策的分析,認為波斯國王遠征希臘并非想征服希臘大陸,而是讓他們臣服,達到威懾作用,保證帝國西部邊疆的安定。在遠征過程中,斯巴達、雅典等希臘城邦的頑強抵抗和波斯的屢次失敗,越來越使得遠征不可避免。
關鍵詞:波斯;希臘;大流士;希波戰(zhàn)爭
中圖分類號:K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8 — 0051 — 03
希臘與波斯的戰(zhàn)爭是希臘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希波戰(zhàn)爭后開啟了希臘的古典時代。遠征是波斯帝國維護西部邊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關對波斯遠征希臘的原因主流觀點是波斯的擴張野心和對雅典的報復,例如T. 凱勒·楊,認為波斯帝國的對外征服以希波戰(zhàn)爭為終點,希臘大陸仍是大流士以及薛西斯征服目標,理由是“純粹的野心”①;哈蒙德將大流士派遣的遠征軍看作是波斯帝國入侵希臘的第一步,認為波斯帝國對雅典和愛利特里亞的戰(zhàn)爭是一次懲罰②。有關大流士遠征政策的開端問題,傳統(tǒng)觀點認為是公元前513年遠征斯基泰人,如巴策爾認為,征服希臘是公元前520年之后偉大國王的新政策③;奧姆斯特德認為早在幫塞羅松征服薩摩斯時,就已經(jīng)邁出了征服歐洲希臘人的第一步④;但喬治·卡克韋爾認為大流士渡過多瑙河是為了示威而不是征服⑤。本文以喬治·卡克韋爾觀點為基礎,從波斯的角度,對大流士遠征希臘的原因、過程、遠征政策的發(fā)展以及薛西斯進攻希臘原因進行分析,來探討波斯遠征希臘的根源。認為大流士無意征服希臘,而是讓希臘保持對波斯帝國的敬畏,防止希臘大陸城邦援助小亞細亞希臘城邦反抗波斯,從而保證波斯帝國西部邊界的和平。
一、波斯遠征前的思考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瑪爾多紐斯率領大軍進攻希臘,有學者認為大流士的目的是征服希臘乃至整個歐洲。如巴策爾采用“conquest”一詞⑥,即通過軍事行動控制某地或某一民族。由此可見他認為大流士進攻希臘是為了征服希臘,擴張帝國領土。征服希臘乃至歐洲,即用武力完全打敗希臘和歐洲,使其成為波斯帝國的一部分。但反觀大流士的軍事行動,無論是公元前512年戰(zhàn)勝斯基泰人,還是前492年色雷斯和馬其頓主動臣服于波斯的統(tǒng)治,大流士都既沒有在這些地區(qū)設立行省、派駐總督,使這些地方變成波斯帝國的一部分,也沒有讓這些地區(qū)向他繳納貢稅。所以這些地區(qū)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被征服。大流士在對希臘各城邦進行武力進攻之前,派使者向各城邦索要“土”和“水”,希望希臘城邦主動臣服波斯。對于臣服于波斯的城邦,它們?nèi)匀华毩ⅲ炔粚儆诓ㄋ沟蹏?,也沒有向波斯繳納貢稅。由此可見,大流士進攻希臘,首先不是為了征服希臘,擴充帝國的領土,而是讓希臘城邦向他投降,減少西部邊境的威脅。
大流士進攻希臘有其真正的原因。首先,為了震懾希臘大陸城邦,保障為帝國邊疆的安寧??刂菩喖殎喲匕秾Φ蹏鴣碚f尤其重要。其一這一地區(qū)是波斯帝國經(jīng)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大流士改革把帝國分為二十個地區(qū),“亞細亞的伊奧尼亞人、艾奧利斯人、卡利亞人、呂奇亞人……為第一區(qū),每年稅額為四百塔蘭特白銀?!雹俅说匾彩堑蹏M行海外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其二掌握這一地區(qū),也可掌握強大的海軍力量。在為進攻希臘的備戰(zhàn)中,大流士命令小亞細亞地區(qū)的城邦修造戰(zhàn)船和運送馬匹的船只。在與希臘海軍交戰(zhàn)中,西部沿海各城邦的艦隊也是波斯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僅僅收復小亞細亞是不夠的,還要震懾希臘。希臘本土緊靠帝國的西部,在埃及和小亞細亞之間保持獨立,還有海上優(yōu)勢。小亞細亞與希臘本土居民同為希臘人,長期保持良好的聯(lián)系。獨立的希臘本土會成為伊奧尼亞叛亂背后的依靠力量。雅典參與小亞細亞希臘人的暴亂提醒大流士,雅典獨立于波斯帝國之外,如果不采取措施,小亞細亞可能會得到更廣泛的支持。向雅典復仇可以威懾其他希臘城邦,迫使他們臣服。
其次,為實現(xiàn)帝國的海洋政策,與希臘爭奪黑海沿岸的貿(mào)易。大流士時期,設想和踐行了一整套“面向海洋、聯(lián)通海運、爭奪霸權”的海洋政策和海洋方針。②由愛琴海經(jīng)達達民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的航道對波斯和希臘都非常重要,雙方在此地的貿(mào)易存在競爭。伊奧尼亞起義后,赫勒斯滂和其他黑海沿岸地區(qū)也響應反抗波斯,這對波斯帝國的海洋政策和海上貿(mào)易是重大打擊,卻有利于希臘各城邦在黑海和地中海的貿(mào)易。另外,雅典援助伊奧尼亞起義,如果不對雅典加以懲戒,黑海周圍的城邦起義也會尋求希臘本土的援助,對帝國邊境安定和貿(mào)易不利。
再次,對雅典的報復和希庇亞斯的鼓動。伊奧尼亞起義初期,雅典派艦隊援助,與米利都人一起火燒薩迪斯。大流士得知后,便下決心向雅典復仇一。每到用餐時,他都要一個仆人在他的面前說次:“主公啊,不要忘記雅典人??!”③另外,雅典流亡僭主希庇亞斯的鼓動,也加劇了大流士向雅典進攻的決心?!跋1觼喫雇媾烁魇礁鳂拥氖侄危虬査樟心拐u謗雅典人,用一切辦法想使雅典屈服于他和大流士?!雹苓@也成為大流士進攻雅典的一個借口。大流士命令瑪爾多紐斯燒殺搶掠,奴役雅典。
大流士在前485年去世,薛西斯繼位。薛西斯恢復對埃及的統(tǒng)治后,起初無意遠征,聽取瑪爾多紐斯的勸說以后同意出兵希臘。我認為薛西斯從猶豫不決到積極備戰(zhàn),繼承大流士遠征希臘的事業(yè),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薛西斯為提高自己國王榮譽與功績。如果戰(zhàn)勝希臘,擴大帝國領土他的地位也會像居魯士、岡比西斯和大流士一樣崇高。⑤基于自己的野心,他認為如果征服了希臘本土,就能使“太陽所照到的土地便沒有一處是在我國的疆界之外”。⑥其次,繼承大流士未完成的事業(yè),報復雅典人。大流士曾想發(fā)動第三次遠征,但中途去世,薛西斯決定繼承大流士的遠征政策,懲罰曾經(jīng)對波斯和大流士犯下罪行的雅典人。再次,對帝國邊疆安全的考慮。同大流士一樣,薛西斯也是為了維護帝國西部沿海的穩(wěn)定而遠征希臘?,敔柖嗉~斯表示,出征希臘不僅可以使薛西斯在國人面前贏得聲名,而且可以讓人們知道,侵犯波斯領土的人不會得到什么好下場。而且希臘人頑固和愚蠢,作戰(zhàn)時也是胡亂一通。這些說辭更激起薛西斯遠征希臘的野心與信心,并為遠征做準備。
二、大流士進攻希臘的時間和必然性
如前所述,巴策爾、奧姆斯特德等認為,進攻希臘是波斯的既定目標。公元前513年大流士遠征斯基泰人后,留下美伽巴佐斯和八萬大軍征服色雷斯、馬其頓等地區(qū)是為系統(tǒng)的打通前往歐洲希臘人地區(qū)道路的工作。⑦我認為波斯進攻斯基泰人和進攻希臘沒有關系,波斯也沒有進攻希臘的既定目標,在雅典援助愛奧尼亞起義以后才決定向希臘進攻,報復雅典。
公元前513大流士出兵打擊斯基泰人是因為,其一斯基泰人,不斷侵擾黑海沿岸的波斯人,使帝國西北部邊境不得安寧。其二大流士想控制亞細亞小麥和木材貿(mào)易。伊奧尼亞人樂于跟隨大流士遠征也是為了打擊黑海的商業(yè)勢力,同時建立自己的商業(yè)勢力。大流士領兵渡海到達歐洲大陸后,進軍的方向不是向南攻打希臘人,而是向北攻打斯基泰人。戰(zhàn)后,大流士接受一些地區(qū)代表臣服的“土”和“水”,但并沒有向這些地區(qū)派駐總督。巴策爾也將臣服波斯的色雷斯地區(qū)定性為“有著一系列松散結構和領土的邊疆”,而不是一個標準的波斯行省。另外,從希臘本土各城邦的反應也能夠看出,大流士遠征斯基泰人勝利后,此時的希臘各城邦沒有因為波斯的遠征而聯(lián)合起來,而處在不斷的矛盾與競爭中,可見此時波斯并沒有對希臘的安全造成威脅。
大流士考量帝國利益后決定遠征希臘,加之其后出兵失敗,使波斯騎虎難下,不得不多次遠征。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瑪爾多紐斯率軍向雅典和愛立特里亞復仇,但在阿索斯海角遭遇風暴,半數(shù)裝備被毀,還損失2萬多人,陸軍與布里吉人對抗時也傷亡很多。后被召回,無果而終。第一次遠征失敗,且以斯巴達、雅典為首的希臘城邦聯(lián)合積極備戰(zhàn),勢必對帝國邊疆安定不利。前491年,大流士出兵前向希臘各城邦派遣使者索取“土”和“水”,打聽希臘人是打算對他作戰(zhàn)還是投降。同時派人到沿海地方的納貢城市去,命令他們修造戰(zhàn)船和運送馬匹的船只①。此時大流士已在意整個希臘城邦對他的態(tài)度,并有再次作戰(zhàn)的準備。希臘大陸的大部分居民和使者去的所有的島都交出“水”和“土”,海邊的納貢城市也都按照大流士的要求進行準備工作。由此可見,大流士及波斯帝國的威望和勢力是大部分城邦都懼怕的。然而雅典和斯巴達拒絕交出“水”和“土”,殺死波斯使節(jié),這是對波斯公然宣戰(zhàn),戰(zhàn)爭更加不可避免。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第二次組織大軍,他的命令是“征服和奴役雅典和愛立特里亞并把這些奴隸帶到他的面前來。”②兩位將軍率大軍從薩摩斯出發(fā),在伊卡羅斯海海上逐島前進,幾乎是橫渡愛琴海,并沒有走原來的路線。他們這樣做不僅因為懼怕阿索斯的風暴,還是向支持伊奧尼亞叛亂城邦的報復。遠征大軍攻克納克索斯島和愛立特里亞,俘虜一些居民,燒掉神殿和城市。因為納克索斯島在阿里斯塔格拉斯叛亂時,為害波斯人最烈③;愛立特里亞支持過阿里斯塔格拉斯的反叛。雅典和波斯軍在馬拉松遭遇,波斯陸軍戰(zhàn)敗。同時波斯海軍想要包圍雅典,但雅典軍隊及時趕回雅典守衛(wèi),使波斯軍沒有進攻機會,被迫撤回。至此,第二次出兵亦無功而返。
兩次出兵的目的都沒有達,肯定會削弱帝國威信,這時對于希臘是非戰(zhàn)勝不可了。“大流士聽到馬拉松之役的戰(zhàn)報的時候,因為雅典人攻擊薩迪斯而對雅典人非常氣憤的大流士就更加憤怒,因此他也便更加想派一支軍隊攻打希臘了?!雹芩⒖膛汕彩拐叩揭磺谐鞘校钏麄冄b備軍隊,要求每個城市提供比以前更多的馬匹、糧餉和運輸船。公元前486年,埃及反叛,大流士在準備遠征時去世。從他的這次的準備來看,他是想徹底,使希臘臣服,不再成為帝國西部動亂的隱患。
從大流士三次備戰(zhàn)和兩次出兵希臘的情況可以看出,大流士第一次出兵是為向雅典復仇,失敗后大流士自然不會停止;第二次出兵之前,雅典和斯巴達備戰(zhàn)并殺害波斯使者,更使大戰(zhàn)不可避免;二次遠征又以失敗告終,使大流士更加憤怒,愈加想要希臘臣服于他。
總之,大流士早在公元前513年遠征斯基泰人,并不是征服希臘的前奏。大流士遠征斯基泰人是因為斯基泰人長期對帝國北部邊疆的侵擾和對帝國商業(yè)的破壞。他對希臘本無征服計劃,而是在雅典援助伊奧尼亞起義之后對雅典有報復之心。大流士遠征希臘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維護帝國西部的安定。大流士認識到應該讓雅典受到懲罰,除卻后顧之憂。否則,雅典在侵犯帝國的利益之后卻相安無事,那它此后極可能會成為這些帝國內(nèi)部的希臘城邦再次反叛的援助力量。隨著兩次出兵不利和雅典、斯巴達等城邦的強烈反抗,更激起大流士想戰(zhàn)勝希臘的決心,使他認識到如果希臘不臣服,帝國統(tǒng)治下的希臘城邦便不會保持安寧。薛西斯也主要是基于對帝國邊疆安定的考量,繼承大流士的事業(yè)。希臘各城邦團結作戰(zhàn),奮力抵抗,保持了希臘的獨立,開啟古典時代。
〔參 考 文 獻〕
〔1〕Herodotus,The Histories 〔M〕.Translation
by A. D. Godle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0.
〔2〕Pausanias, Description of Greece 〔M〕.
Translated by W. H. S. Jones and H. A. Omerod,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8.
〔3〕Balcer, J. M., Sparda by the Bitter Sea. Imperial Interaction in Western Anatolia 〔M〕.Scholars Press, Chico, California, 1984.
〔4〕Jack Martin Balcer, “Persian Occupied
Thrace (Skudra) 〔J〕”.Zeitschrift für Alte Geschichte, Bd. 37, H. 1, 1st Qtr., 1988, pp. 1-21.
〔5〕Boardman, J., and Hammond, N. G. L.,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M〕.Vol. 3, Part 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6〕George Cawkwell, The Greek Wars: The
Failure of Persia〔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5, p.47.
〔7〕希羅多德.歷史〔M〕.王以鑄,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8〕〔英〕J·B·伯里.希臘史〔M〕.陳思偉,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
〔9〕〔美〕N·G·L·哈蒙德.希臘史〔M〕.朱龍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10〕〔美〕A·T·奧姆斯特德.波斯帝國史〔M〕.李鐵匠,顧國梅,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0.
〔11〕〔伊朗〕阿卜杜·侯賽因·扎林庫伯.波斯帝國史〔M〕.張鴻年,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12〕周啟迪,沃淑萍.波斯帝國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張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