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遼 夏冰
【摘 要】智能手機的產生,對于網絡信息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當前網絡信息的時代下,網絡媒介技術也開始應用到了信息的傳播之中,在新聞的搜集以及傳播過程中,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其本身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大眾在進行信息閱讀的時候,還可以進行實時的評論,這些都不會受到傳播主體以及互動傳播本身的影響,這也成為人們進行新聞信息以及信息溝通的一個較為主要的平臺。本文主要針對當前新聞傳播的不同特征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可以發(fā)現網絡媒介互動傳播下的新聞傳播活動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
【關鍵詞】網絡媒介 新聞傳播 互動 特征
隨著網絡信息的迅速發(fā)展,智能手機的出現和迅速普及,網民規(guī)模迅速擴張,我國已經變成了一個具有很強的發(fā)展性信息消費市場和電子市場。當前各種APP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網絡用戶的傳統(tǒng)媒體進行改變,使其能夠逐漸走向國際市場。人們只要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進行信息的傳播工作。由此可見,在網絡媒介的傳播下,當前的新聞傳播活動的特征也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并在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新聞傳播主體的平等性特征
所謂的單向傳播屬于主導性的文化精英和知識分子從上至下的傳播形式,屬于少數人傳播為多數人,傳播新聞者僅僅是生產新聞者,而被動的消費者屬于受眾群體,難以跟傳播者形成平等的關系?;诰W絡媒介的互動傳播影響之下,其具備的開放性特點使傳受主體在應用媒介、角色作用上都有顯著的互動雙向性特征。所有人都能夠傳播與生產新聞,從而使交互性的傳播主體形成,而生產新聞者的地位發(fā)生了動搖,受者也能夠結合網絡變成真正的傳播者。在這其中,需要注意新聞內容的把關,對于所需要傳播的信息要進行更仔細的選擇。不論是其中的管理者,還是其中的機構和個人傳播者,都屬于信息的選擇者和把關者,那么就需要嚴格按照平臺所傳播信息的要求和標準,來對相關事件進行更加有效的傳播。
在這其中,所選擇的新聞內容和新聞媒體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緊密性,例如:微博平臺,就需要根據微博平臺內容的形式來進行選擇和編輯,二者之間需要具備一定的相似性。在互動傳播的過程中,把關者也可以是其中所有應用的媒介者,這就會使得信息接收者明顯縮小新聞之間的差異性,為了能夠更加有效提高其中個體的能動性,就需要與網民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積極采納和接受網民的意見,甚至網民也可以進行信息的自主編輯,并通過平臺來進行新聞的傳播,這就體現了當前網絡傳播的一個平等性的特征。當前也可以利用一些自媒體平臺,來有效推動公民的形成以及新聞的傳播,尤其是在對于公民監(jiān)督和突發(fā)事件報道這一方面,公民的監(jiān)督在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聞傳播媒介的多元化特征
移動端變成生產、接收、傳播新聞的關鍵終端。有關的數據和資料證實,移動端的網民用戶業(yè)已變成主導的新聞傳播者。例如,今日頭條結合算法技術將個性化的新聞提供給廣大的用戶;微信和QQ 等社會交流媒體形式占據龐大的用戶群。近些年來,移動短視頻、網絡直播等也表現得精彩紛呈。通過當前的新聞傳播方式來看,其已經開始與社交媒體平臺相結合,其中的新聞熱點的傳播逐漸開始被社交媒體平臺所取代,在進行實際的互動之后,其中的一些社交媒體平臺就開始進行規(guī)?;膫鞑?,從而進行單向的互動,使信息的傳播范圍愈加廣泛。例如:中秋節(jié)、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相關的一些新聞,基本上都是由這些社交媒體平臺來帶動的。
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新聞事件被傳統(tǒng)媒體進行相應的報道,尤其是一些焦點逐漸形成之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傳統(tǒng)媒體的信息也開始向網絡媒體跟進,就出現了網絡媒體平臺和電視傳統(tǒng)媒體平臺之間的雙向傳播。在當前數字化時代下,新媒體平臺應運而生, 與傳統(tǒng)媒體之間形成了一種相輔相成、相互競爭的關系。一方面是由于新媒體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從而受到了當前大眾的一致認可,但是由于其內容缺乏一定的專業(yè)性,在一些可信度較高的信息傳播上,也需要得到傳統(tǒng)媒體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在傳統(tǒng)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實現更進一步的發(fā)展。目前新媒體的持續(xù)發(fā)展,已經實現了平臺的管理、內容的運營等,整體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尤其是一些聯動表達的新聞形態(tài),形式表現的多樣化,這些都是當前新媒體平臺所具備的優(yōu)勢。
三、新聞傳播內容的互動多向性特征
剛開始的新媒體平臺主要是進行單向的傳播,現在的新媒體平臺還可以進行互動的傳播,可以由一次傳播逐漸轉變?yōu)楫斍暗亩啻蝹鞑?,這樣可以進行多層次信息的交流,就需要對新聞的媒介進行迅速的選擇和使用,從生產、轉發(fā)等各個方面進行嚴格的把關,在向下一個媒體進行傳播之后,就開始展開一系列的活動。而且在進行實際傳播的基礎上,其本身的新聞價值也開始出現一定的轉變。在當前網絡媒介的社會中,其上層社會也開始呈現出持續(xù)降低的趨勢,這對于媒介有著一定的制約,從而導致新聞的內容逐漸開始出現社會化。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互動的方式,可以對新聞本身的價值取向進行一定的調整。在當前的互動傳播網絡媒介之中,可以拓展一部分當前的新聞價值的要素,并對其中的一部分進行側重。具體分析如下:①需要注重新聞的時效性。新聞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實時性、持續(xù)性,對于一些重要的新聞,可以進行現場直播,兩會的報道就實現了傳統(tǒng)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同步。②要對新聞的重要性進行判定。這樣就會表現出一種軟化的態(tài)勢,需要將更加有價值的新聞進行優(yōu)先報道。③要注重新聞的實用性。需要增加當前的一些民生問題,這是大眾所關注的一個部分,可以列出一個專題,以吸引人民群眾的注意力。
總結
放眼將來,對于當前新聞傳播最為理想的一種方式,就是發(fā)展網絡媒體。借助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網絡信息技術的更新以及智能手機普及,改變人們對于信息接收和了解的方式,但是對于不同的網絡平臺而言,具備自身特色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以及資源整合的能力,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才能夠在進行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更加充分地發(fā)揮出網絡媒體的優(yōu)勢。
(作者單位:湖北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陳華. 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新聞互動傳播探索[J]. 新聞傳播, 2016(13):60-61;[2]彭洪俊. 論網絡傳媒和傳統(tǒng)傳媒的傳播互動[J]. 新聞傳播, 2016(2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