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貴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步加深,各個階段的教師都開始隨之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以便確保教學活動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我國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而作為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師,應重視對體驗式學習模式的充分利用,以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 初中地理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39-02
1.概述體驗式學習模式
體驗式學習模式是一種新的學習理念,其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場景,確保能夠快速將學生帶入到特定情境中,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有著較為深刻的切身體會,以便加深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需要教師明確的是,體驗式學習理念的代表人明確將這一學習模式劃分為四個階段:其一,通過實踐感受真實體驗。其二,針對體驗感受來進行思考發(fā)現。其三,再次觀察、發(fā)現,以便得到最終結論。其四,實際應用所學知識。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遵照這四個階段來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確保體驗式學習模式的應用質量。
2.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雖然,體驗式學習模式具有十分明顯的應用優(yōu)勢,但是其當前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卻尚未普及,也就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效用。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后。當前,部分初中教師沒有明確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位置,將自己作為主體來向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沒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培養(yǎng),只是一味的向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傳授與灌輸,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就滿足于被動學習的現狀,缺乏自主思考,自己探索的精神,不僅無法確保地理學習效果,同時還可能會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疲乏心理,喪失學習的熱情。
3.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3.1情景式地圖教學法
對于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活動而言,地圖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教學工具。在應用體驗式學習模式來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時,教師就應合理使用地圖這一教學工具。而通過對思維導圖法的利用,就能夠確保地圖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為學生預留一段時間來進行某一種地圖的閱讀與學習,然后在不看地圖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在腦海中回憶該地圖,并將其與實際土地進行比對,繼而發(fā)現記憶過程中的漏洞,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查漏補缺,進一步加深對地圖的記憶。
3.2合理設置課堂教學目標
教師在利用體驗式學習模式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活動時,還應重視對課堂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以便確保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能力。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將學以致用作為教學培養(yǎng)目標,以便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而體驗式學習模式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輔助方法,其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同時也能夠將教學活動具象化,讓學生能夠真實的體驗地理學習的意義,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將學生放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位置。這就需要教師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位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來進行相關地理問題的思考,比如在學習我國主要河流與湖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河流與湖泊相關知識的預習,并分組討論,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加深對河流與湖泊知識的記憶。
3.3注重課堂的趣味性
初中地理教師在應用體驗式學習模式時,還應注重對教學趣味性的設計。這是由于地理學科本身較為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效果,教師就應設計一些極具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由于初中學生大多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自尊心,因此,教師可以從這兩點入手,在課前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諸如青藏高原地勢較高,離太陽更近,但其穩(wěn)定卻很低的原因是什么?確保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并為學生的回答給予一些鼓勵,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加快,素質教育逐漸成為了教學的側重點。而就初中地理教師而言,應明確認識到體驗式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作用,并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充分使用,進而達到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卞知偉.淺談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6年第20期:547-548.
[2]劉倩.體驗式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貴州民族報.2016年第29期:325-326.
[3]王紅梅.體驗式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