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鳳雷(辛集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河北 辛集 052360)
示范地在馬莊保高豐試驗基地,面積62畝,每個品種2畝,安排了30個不同高產節(jié)水品種做品比試驗,品種有 14-8、655、石農952、石麥 15、邯6172、邯麥13、冀麥418、濟麥22、石農956、科農2011、石優(yōu)20、衡4399、冀麥325、輪選103、中信麥9號、農大399、魯原502、石麥22、眾信麥99、早豐1號、邯農1412、冀7369、石麥18、邢麥13、石新828、中麥155、嬰泊700、衡觀35(對照)、石農086、冀麥585。
播期2017年10月23日,趁墑播種,秸稈還田,畝施15-20-8復合肥50 kg,雞糞200 kg,旋耕2遍,播量18 kg,播種機帶磙鎮(zhèn)壓;11月10日畝用70%氟唑磺隆(彪虎)3 g除草;11月20日,鎮(zhèn)壓器鎮(zhèn)壓。2018年3月15日,畝用10%苯磺隆15 g+43%戊唑醇懸浮劑5 g除草防??;3月31日~4月2日春1水,結合澆水畝追尿素20 kg;5月1日防治麥蚜,“一噴三防”,兼治白粉病、銹病、赤霉病,并加入葉面肥增加粒重,配方為:畝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25 ml+10%吡蟲啉20 g+43%戊唑醇懸浮劑5 g+磷酸二氫鉀150 g;5月7日春2水;5月12日第2次防白粉病、銹病、赤霉病,并加入葉面肥增加粒重。每個品種設2水、1水、0水3個處理,1水處理包括3月31日~4月2日澆水、4月7日澆水、4月11日澆水和5月10日澆水4個處理。
測產方法:各取樣點3點(1個定點,2個隨機)。每點采取1.1 m的2行株數(shù)(行距15 cm)計算每畝穗數(shù);在樣點中隨機抓取20穗,計數(shù)20穗的總粒數(shù),折算為穗粒數(shù);千粒重實測,計算畝產量。小麥畝產量(kg)=[(畝穗數(shù)×穗粒數(shù)×千粒重)/103]×0.85。結果見表1。
表1 示范田各品種產量匯總 (單位:kg)
4.1 產量性狀分析。2水條件下平均產量大于500kg/畝的有冀麥418、濟麥22、科農2011、眾信麥99、輪選103、石農086、嬰泊700;3月31日~4月2日春1水產量大于450 kg/畝的有濟麥22、科農2011、魯原502、邯農1412、石農086;4月7日春1水產量大于450 kg/畝的有石農956、嬰泊700;4月11日春1水產量大于450 kg/畝的有濟麥22、中信麥9號;5月10日春1水產量均未達到450 kg/畝;春澆1水產量穩(wěn)定在400 kg/畝以上的有濟麥22、魯原502、冀麥585,其中濟麥22、魯原502春季0水條件下依然可以達到400 kg/畝以上。成穗率較高的是石農952、冀麥418、中信麥9號、眾信麥99、石麥18、中麥155、冀麥585,畝穗數(shù)50萬以上。穗粒數(shù)較高的是輪選103、農大399、觀35、冀麥585,31粒以上。千粒重較高的是655、濟麥22、農大399、嬰泊700、魯原502(43 g以上),千粒重較低的是石農952、邯麥13(低于33 g),其余適中。
4.2 病害性狀分析。對白粉病和葉銹病抗性較好的是石農086、嬰泊700,邯麥13、濟麥22發(fā)病較重;赤霉病大發(fā)生年份,所有品種均有發(fā)病,655、濟麥22、魯原502發(fā)病偏重。
4.3 其它性狀分析。成熟期偏早的是石農952、觀35、輪選103,偏晚的是嬰泊700、石農086、濟麥22、冀麥585,其余適中。農大399有死苗死蘗現(xiàn)象,其余正常。未出現(xiàn)倒伏。
4.4 2018年小麥普遍減產,全市平均產量423 kg/畝(去年487 kg/畝)。一是苗情差,群體不足,畝穗數(shù)低于常年;二是雌雄蕊分化受抑制,影響小穗分化,赤霉病發(fā)生嚴重,花而不實,穗粒數(shù)低于常年;三是重度干熱風形成,造成千粒重明顯降低;四是農機農藝措施落實不到位,造成減產。小麥全生育期降雨量294.2 mm,明顯高于常年148 mm,前3年分別是110.6 mm、105.7 mm、123.6 mm,年型特殊,謹代表本年度本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