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化金
摘 要:小學生作文教學關乎學生對語文的態(tài)度,小學作文是作文的啟蒙階段,需要語文老師能夠抓住重點指導學生寫作。指導的方法可以多措并舉:激發(fā)寫作興趣、體驗精彩生活、發(fā)揮豐富想象、積累語言素材等,只要循序漸進并持之以恒,就能助學生寫作文采飛揚。
關鍵詞:寫作;抓重點;多措并舉;文采飛揚
小學生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眾所周知,小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很重,小學生甚至編了歌謠,從中可見大家的心聲。基于這個心理,小學生寫的作文基本上以完成任務為主,應付教師的檢查,很少有人喜歡寫作,從而寫出文采斐然的文章。其實,小學生正處在想象力豐富的階段,他們不是沒有靈動的感覺,關鍵是他們在寫作上沒有找到突破口,把自己的文采表現(xiàn)出來。
筆者認為,我們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智特點,抓住小學生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集中表現(xiàn)小學生的生活體驗,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這樣不愁文章不文采飛揚。
一、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不愿意寫作,不是小學生的錯,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抓住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使然,一門心思都在上面,不愁小學生寫不出好文章。而小學生怕寫,這就需要我們把他們從寫作的恐懼中帶出來,讓他們不知不覺地走進寫作的情境中。這樣的話,他們不但絲毫感覺不到寫作的可怕,而且還能樂在其中,內(nèi)心充滿愉悅感。
如小學生喜歡玩游戲,我們可以把學生帶進游戲的情境中,讓學生愉悅地走進寫作的情境。像寫作《美麗的秋天》一文,可以讓學生去校園、田野、公園等地方尋找美麗的秋天,然后再讓學生在課堂上說一說找到了哪些美麗。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他們就會把看到的美麗景象說出來,有的學生說校園里的樹葉美麗,楓樹葉子紅了,像一支支小火炬;銀杏葉黃了,像一把把金扇子。有的學生說公園里的菊花美麗,各種各樣的菊花色彩繽紛,形態(tài)各異。有的如絲線,有的如蟹爪,有的像繡球,有的如繁星點點。有的同學說田野更美,稻子金黃,高粱通紅,棉花雪白,像農(nóng)民伯伯用畫筆抹成……你看,這些語言表達多有靈氣,寫成的文章能不精彩嗎?
二、體驗精彩生活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源于生活,應該先有生活,后有寫作;先有經(jīng)驗,后有寫作。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小學生寫作需要多彩的生活體驗。學生有了這些生活體驗,他們的文章才能有內(nèi)容可寫,文章才能真實可信,情感才能真摯感人。小學生缺少的就是精彩的生活體驗,或者也可以說,生活很精彩,但小學生沒有認真體驗,導致他們的寫作素材不多,文章無話可說。他們?yōu)榱送瓿扇蝿?,文章編造的痕跡明顯,哪還有什么精彩可言。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小學生認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體驗生活的精彩。他們胸中有所蓄積,一定想吐出來,這樣文章才能妙筆生花。
如寫景物,就讓學生多觀察生活,感受身邊的獨特景色;寫游戲,讓學生參與游戲,體會游戲的快樂;寫人物,讓他們觀察生活中的親朋好友,體驗親情、友情的可貴;寫活動,讓學生置身其中,親自體會活動的滋味……讓學生在寫作前,親身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文章就會寫得越來越精彩。
三、發(fā)揮豐富想象
小學生的想象力可謂十分豐富,他們的頭腦中有五花八門、天上地下、過去未來的神仙鬼怪、花鳥蟲魚,這些都可以和他們對話、交流,成為朋友。我們要好好利用小學生的這個特點,讓他們在寫作中很好地綻放。但有些學生的文章寫得中規(guī)中矩,看著也不錯,就是讀來沒有什么意趣,主要還是沒有發(fā)揮出該有的想象力,語言表達直白,沒有利用好豐富的想象力,讓語言表達靈動起來。同樣的一篇作文,加上了小學生的想象力,語言明顯變得生動形象,文章中充滿了童真、童趣,讓人讀來拍案叫絕。
如,我們寫過一次“秋天來了”的文章,當時我們在國慶節(jié)前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秋游活動,帶著學生去爬山,當時一路上都是楊樹,有個學生把別人很少寫作的“楊樹”寫得特別精彩,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他在文章中寫道,“一路上,楊樹像高大威猛的士兵一樣,排著整齊的隊伍來歡迎我們的到來,春風姐姐也來湊熱鬧,楊樹更熱情了,紛紛鼓掌歡迎我們”。這段文字抓住了楊樹的特點,“樹干高大,風吹樹葉聲響”,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語言生動形象。
四、積累語言素材
語言要想有文采,就要注意語言的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多了,語言表達才能運用自如,妙筆生花。一個沒有大量語言積累的人,講寫作能力都是空話。這就是為何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從來成功都是一點點堅持得來的。小學生作文不能走捷徑,需要他們在課內(nèi)外大量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讀后感、批注等措施,背誦積累精彩段落,時間長了,這些東西不斷內(nèi)化吸收,小學生方可下筆千言,筆下生花,寫出精彩華章。
如,學習課內(nèi)文章《黃山奇松》,要注意讓學生在鑒賞學習后背誦第二自然段進行積累,增強其語言表達能力;課外閱讀更多的文章,可以寫讀書筆記,可以做批注,讓學生在閱讀課外書中積累素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日久天長,小學生就可以把這些積累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寫文章就可以下筆有神、神采飛揚。
小學生作文其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引導學生喜歡寫作,幫助他們有效補充能量,積累語言與素材,開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引導學生體驗多彩生活,這樣學生才能有話可寫,更好地寫出靈動的文章,文采斐然,引人入勝。
參考文獻:
[1]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3(9):54-55.
[2]陳玉芬.小學生作文指導策略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