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蓮 許美養(yǎng) 曾小茵
【摘要】 目的:研究保溫護理措施在胃癌手術患者麻醉恢復期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100例胃癌手術患者,并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附加保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拔除氣管時間及蘇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后觀察組體溫變化、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胃癌手術患者麻醉恢復期采用保溫護理措施可有效保證患者體溫,并縮短拔除氣管時間及蘇醒時間,提高睡眠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 保溫護理措施; 胃癌; 麻醉恢復期; 體溫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6.0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26-00-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rmal nursing measures on the recovery period of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Method: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50 patient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heat preservation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removal time of trachea and the time of resuscit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hanges in body temperature,sleep quality score,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somnia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gastric cancer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shorten the time of tracheal extubation and recovery,improve sleep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Insulation nursing measures; Gastric cancer;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Body temperatur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fth Hospital of Xiamen,Xiamen 361000,China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具有極高發(fā)病率。據(jù)了解,由于飲食結構變化、生活壓力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原因導致,可發(fā)生與胃的任何部位,但多數(shù)患者腫瘤發(fā)生在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等部位[1-2]。發(fā)病初期并無明顯癥狀,隨疾病發(fā)展可出現(xiàn)上腹部不適、胃痛、干嘔、上腹部疼痛、食欲缺失等表現(xiàn),對其身體健康狀態(tài)造成嚴重影響。胃癌手術是臨床針對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但由于手術治療時間長,易對患者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及各個系統(tǒng)造成影響,且施行麻醉后,可影響患者體溫調節(jié)中樞造成抑制,導致體溫下降,并引起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3]。故而有必要針對該情況給予護理干預,保證體溫穩(wěn)定,改善預后。本研究選取100例胃癌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50例采用保溫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手術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胃癌診斷標準,經(jīng)臨床診斷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胃癌患者[4];(2)患者均接受胃癌手術治療。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腎、肺等器官疾??;(2)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精神狀態(tài)異常者;(3)合并凝血障礙者;(4)參與其他研究者[5]。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40~75歲,平均(57.4±1.3)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1~75歲,平均(57.5±1.4)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颊呒捌浼覍倬鈪⑴c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將手術室內(nèi)溫度控制在23 ℃恒溫狀態(tài),并準備棉被及毛毯等保暖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附加保溫護理,具體內(nèi)容如下:在手術過程中,使用輸液加溫儀器對輸注液體進行加溫,對其溫度進行控制,在保證藥效的同時盡可能將溫度接近患者自身溫度。術中所使用的沖洗液需要提前加溫,控制在38 ℃左右,避免與患者體溫存在較大差異。開展手術時,盡可能保證除術野之外的皮膚均有棉被或毛毯等保溫護理,減少體溫消耗。手術床配備患者升溫系統(tǒng),隨時調節(jié)溫度。而且,由于胃癌手術預計出血量較多,需要大量的輸入庫存血液時,需要使用輸液加溫器對輸入的液體及血液進行加溫,溫度以40 ℃為宜,同時開展手術過程中,選擇尺寸合適的充氣毯對患者非手術區(qū)域進行覆蓋,以維持患者的正常體溫。手術完成之后,將患者裸露部位使用保溫毯護理,提前將病房內(nèi)溫度及空氣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nèi),使患者在進入病房之后盡快回復體溫,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拔出氣管時間、蘇醒時間及術前術后體溫變化、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
睡眠質量則以睡眠質量評估標準為評估依據(jù),即:0~3級評分,共計21分,分數(shù)越高則證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6]。
生活質量評分根據(jù)綜合評定問卷對患者進行評價,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等,總分40分,分值越高則證明生活質量越好[7]。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拔除氣管時間及蘇醒時間對比
觀察組拔除氣管時間及蘇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前術后體溫變化、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術前兩組體溫變化、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體溫變化、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發(fā)病率高、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等特點。目前,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通過切除病灶及病變組織來達到治療效果。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對患者實施麻醉,以便于治療順利開展。但由于麻醉后,可暫時切斷患者體溫調節(ji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外加胃癌患者免疫能力較低、藥物代謝時間,極易導致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xiàn)體溫下降表現(xiàn),導致相關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及治療效果[8]。
胃癌患者術后出現(xiàn)低體溫有很多危害,會增加傷口感染率,低溫可減少皮膚血流及氧氣供氧,同時抑制創(chuàng)面組織對氧的攝取,降低細胞介質的免疫反應,導致傷口感染。會影響凝血功能,機體體溫降低后,可導致血液中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降低凝血因子活性,延長傷口愈合時間。會影響代謝功能,體溫每升高10 ℃,會導致代謝率增加一倍,反之則下降。會延緩術后恢復,由于體溫降低導致代謝功能下降,使部分麻醉藥物成分無法快速排出,延長蘇醒時間。同時增加不適感,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得遲鈍,大大影響術后恢復[9-10]。因此,有必要采用保溫護理措施進行干預,盡可能維持患者體溫穩(wěn)定,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出現(xiàn)體溫流失現(xiàn)象,進一步保證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保溫護理措施干預后,體溫變化、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得到有效提升,且術后拔除氣管時間及蘇醒時間較短,可充分調動患者自我溫度調節(jié)功能,減少體溫流失的過程中盡快回復,干預整體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觀察其他學者對其開展研究,文獻[11-12]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近,均認為在胃癌手術患者麻醉恢復期采用保溫護理措施可有效保證患者體溫,減少體溫流失帶來的并發(fā)癥風險,并有效提高患者睡眠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但有學者研究則指出,采用保溫護理干預后,雖然能夠避免體溫流失,但睡眠質量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據(jù)調查,確定在其研究開展中,醫(yī)院周邊存在大型施工場地,存在噪音、人員流動等情況,影響其睡眠。
綜上所述,將保溫護理措施應用于胃癌手術麻醉中可避免患者體溫過度流失,并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通過減少拔除氣管時間及蘇醒時間對預后提供保障,促使其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顧春梅.保溫護理在胃癌手術患者麻醉恢復期的應用[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6):125-126.
[2]徐昀,劉永寧.保溫護理對全麻患者恢復期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1):363.
[3]王紅艷.直腸癌Miles根治術中保溫護理對患者麻醉恢復期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1):138.
[4]沈順華.胃癌患者手術中實施綜合保溫干預的效果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7,17(10):153-154.
[5]董穎.手術中保溫護理對胃癌根治術后手術野感染的預防作用效果探討[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7,26(11):1220-1222.
[6]閆玲,岳雪艷,張秀華.老年胃癌患者根治術中保溫護理對并發(fā)癥風險的預防作用[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5):740-742.
[7]廖惠曉,廖少玉.護理干預對胃癌手術患者麻醉恢復期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29):245.
[8]紀艷敏.術中保溫護理對胃癌根治術后手術野感染的預防作用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7,15(5):82-83.
[9]駱珠琴,林小茜,蔡瓊珠,等.胃癌根治術中應用充氣式保溫毯的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13):160-161.
[10]符靜,許娟,吳素江,等.手術中保溫護理對胃癌根治術后手術野感染的預防效果研究[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1):139-141.
[11]倪麗紅.手術室保溫護理在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7,24(2):61-62.
[12]吳春梅,戴靖華,張旭,等.復合保溫措施預防胃癌根治術病人術中低體溫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7,31(23):2868-2872.
(收稿日期: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