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勤
(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產科,江蘇 南京 223800)
婦產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診療科目,因為它關系到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關系到家庭的幸福美滿以及社會和諧穩(wěn)定[1],近年來我院采取了助產士助產護理的方法,分娩質量明顯提高,具體內容總結如下。
將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建立了孕婦保健卡且沒有任何婦產科并發(fā)癥的86例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在產婦及其家屬知情且同意的情況下隨機分為43例的觀察組和43例的對照組。所有產婦的基本資料如下:孕婦的平均孕齡為(38.3±0.3)周,孕齡36.1~40.02周,年齡在20~35歲,平均年齡為(25±1.3)歲。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孕齡、年齡等各項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認證。
1.2.1 對照組產婦的護理
對照組則進行常規(guī)的助產護理,在孕期不與助產人員接觸。仔細的記錄孕婦各種方面的情況。
1.2.2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
護理方法如下:
①首先是產婦選擇一個助產士為自己進行接生,然后助產士和孕婦相互建立信任關系,一直到產婦順利分娩新生嬰兒為止。助產護士積極主動與產婦交流接觸,助產士通過與孕婦溝通,了解產婦的相關資料。助產士通過課堂的方式,對產婦進行相關的知識普及,內容包括在分娩過程如何減輕分娩疼痛,產后護理新生嬰兒的護理相關知識[2]。
②助產士要及時主動的了解孕婦的各種生理、心理波動等情況,預防產婦在孕期出現各種心理如產前出現抑郁癥等或者生理問題如身體上的一些不適的問題,特別是注意哪些初次懷孕或者第一次進行分娩的產婦,給與他們特別關注。助產士在整個護理全程都要對孕婦關心和關懷,及時讓孕婦感受到溫暖,以防止產婦會對分娩過程出現的疼痛產生恐懼心理,要建立產婦對醫(yī)院護理的信任,不要過度依賴家屬[3]。
③助產士應在孕婦進入第一產程后叮囑其保留精力,同時多進食以便儲存體力,引導其分散注意力來緩解產前陣痛,并告知宮縮間歇時要盡量多休息。
④助產士應在產婦進入第二產程后指導其正確的腹壓方法,以打消產婦心中的顧慮,隨后在第三產程時,要密切關注孕婦的心理狀況,避免因生產過程中的突發(fā)情況等引起焦慮情緒,及時為其進行心理護理,同時密切監(jiān)測產婦產后兩小時的子宮狀態(tài),觀察是否有陰道流血、異常收縮的狀況,要及時處理這些問題。
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0.0進行數據統(tǒng)計及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的正常產率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正常產率7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7%、產程(8.53±1.51)h、產后出血量(158.53±60.06)ml、新生嬰兒窒息平均率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10.89±2.76)h、(221.66±59.34)ml、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嬰兒窒息率情況 [n(%)]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產程、產后出血量情況比()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產程、產后出血量情況比()
組別 例數(n) 產程(h) 產后出血量(ml)觀察組 43 8.53±1.51 158.53±60.06對照組 43 10.89±2.76 221.66±59.34 P<0.05 <0.05
人類生生不息的繁衍離不開十月懷胎的過程,分娩質量被列為其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分娩質量嚴重的影響著家庭的幸福,甚至社會的和諧。助產士在分娩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分娩的順利進行、母子安康都與其關系密切。因為在孕婦的整個分娩過程中,醫(yī)院的助產士都全程跟進,密切關注產婦的生理、心理情況[4-5]。不僅僅是對產婦給與生理關懷和支持,還有心理方面都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助產士在護理過程中指導產婦在合適的時間分娩,并進行相應的產后護理[6]。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產婦進行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照組則進行常規(guī)的助產護理。仔細的記錄孕婦各種方面的情況。最終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正常產率(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正常產率(7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7%)、產程(8.53±1.51)h、產后出血量(158.53±60.06)ml、新生嬰兒窒息平均率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 4%、(10.89±2.76)h、(221.66±59.34)ml、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實際臨床上,在產婦的孕期配備助產士,對產婦進行教育,并在產婦分娩時進行助產護理能夠非常有效的降低孕婦的產程、新生嬰兒窒息率以及產后出血量,極大的提高了產婦的分娩質量,所以對產婦實施助產士助產護理的方法,值得廣泛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