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建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發(fā)病率有所上升,且日漸呈現年輕化,廣泛全子宮切除術是宮頸癌早期治療的重要術式,但子宮屬于女性生殖器官,子宮切除病變組織促進疾病良性轉歸的同時,可給患者帶來生理的不完整感,帶來較大的心理應激反應[1]。不良心理狀況可影響圍手術期配合依從性,不利于疾病的轉歸及預后。本文采用SCL-90調查表調查了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狀況,現報道如下。
本組22例患者均為宮頸癌患者,手術方式均明確為腹腔鏡下廣泛子宮切除術聯(lián)合盆腔淋巴結清掃,均來自于我院婦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其中年齡35~66歲,平均48.30±7.60歲,體質量指數(BMI)18.9~24.6kg/m2,平均21.30±2.1kg/m2,FIGO分期:Ia 6例,Ib 7例,IIa 5例,IIb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及中專6例,大專及以上3例。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調查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狀況,該量表包含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疾病共9個 ,依據癥狀程度采用link 5級評分法,1分為無癥狀,5分為極其嚴重,得分越高,說明該因子癥狀越嚴重。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SCL-90量表下抑郁、焦慮、軀體化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國內常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況調查結果(,分)
表1 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況調查結果(,分)
心理狀況因子 宮頸癌 常模 t P抑郁 1.95±0.74 1.50±0.59 3.715 <0.01焦慮 1.89±0.80 1.20±0.41 4.622 <0.01恐怖 1.44±0.61 1.37±0.48 0.968 0.337軀體化 2.01±0.83 1.65±0.51 3.169 0.018強迫癥 1.60±0.79 1.52±0.58 1.159 0.308敵對 1.53±0.64 1.48±0.56 1.628 0.149偏執(zhí) 1.56±0.72 1.43±0.57 1.769 0.108人際關系敏感 1.80±0.46 1.64±0.62 1.418 0.260精神疾病 1.36±0.63 1.29±0.42 1.061 0.315
朱素花[2]對子宮切除術患者心理狀況調查顯示,焦慮占比44.3%,抑郁占比37.2%。吳曉娜[3]對宮頸癌患者采用Zung編制的焦慮(SAS)及抑郁(SDS)量表調查顯示,宮頸癌患者的焦慮及抑郁評分均顯著高于正常成人。SCL-90量表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包含有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個因子分別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本研究調查顯示,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SCL-90量表下抑郁、焦慮、軀體化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國內常模。說明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普遍伴有焦慮、抑郁及軀體化等不良心理癥狀。
引起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不良心理的因素較多,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①子宮切除是宮頸癌治療的重要方式,但該術式可對支配膀胱神經、主韌帶、部分輸尿管外展神經纖維及盆腔叢神經造成損傷,引發(fā)術后尿潴留、尿失禁,部分患者將需長期留置導尿管,嚴重影響患者的日?;顒?,降低生活質量。②子宮切除術后,引發(fā)陰道狹窄或短縮,引起性交困難,造成術后性生活和諧程度下降,引發(fā)心理負面情緒,該因素在年輕的子宮切除術患者中較為常見。③子宮切除后,部分患者認為重要身體器官缺失,與正常人比較存在缺陷,進而產生自卑心理,不愿與外界接觸,久而久之引發(fā)焦慮及抑郁。④親屬支持不足 和諧的家庭關系對于患者良好心理狀況的保持有積極作用,子宮切除術對患者而言是一項較為重大的打擊,家屬成員在生活中關心、愛護不足,可讓患者產生被遺棄感,容易滋生負面情緒。⑤經濟因素 子宮切除術是治療早期宮頸癌的重要方式,術后輔助化療可降低癌癥分期,預防遠端轉移,促進良性轉歸;但治療費用相對較高,患者容易由于較高的治療費用引發(fā)對家庭的負疚感,導致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