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艷
(江蘇省太倉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產科,江蘇 太倉 215400)
胎動不安即臨床上常說的先兆流產,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所有自然流產中,因胎動不安而導致的早期流產占比已接近80%,并仍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實施和環(huán)境、飲食安全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而逐年攀升[1]。因此,進一步探究治療胎動不安的有效方案十分必要,本文就中醫(yī)補腎安胎法同常規(guī)西醫(yī)藥物治療二者對胎動不安病癥臨床療效的差異進行進一步探究,具體如下。
此次納入研究的100名胎動不安女性均為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孕婦。所有研究對象均嚴格依據(jù)第八版《婦產科學》中先兆流產診斷標準并集合《中醫(yī)婦科學》中胎動不安診斷標準納入研究[2]。排除患有婦科腫瘤患者;排除患有嚴重器質性病變和子宮附件異常患者。100名胎動不安孕婦按照動態(tài)隨機劃分法及對每位孕婦所實施治療方案的不同上述人員均分為參照、實驗兩組。參照組50名女性年齡20~36歲,平均(27.32±3.14)歲,孕周5~10周;實驗組50名女性年齡21~35歲,平均(27.24±3.11)歲,孕周5~11周。兩組胎動不安女性的年齡、孕周、檢查手段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給予50名胎動不安孕婦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產的黃體酮注射液(國藥準字H12020533)進行治療,1次/d,40mg/次,連續(xù)用藥2周。同時,根據(jù)患者病情不同,酌情加地屈孕酮口服(首劑40mg,后10mg,q8h)[3]。
實驗組:在參照組用藥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補腎安胎法進行治療,本次研取中藥壽胎丸加味進行治療,如有陰虛血熱癥狀則壽胎丸+保陰煎,如兼有脾虛癥狀則壽胎丸+補中益氣湯進行治療。中藥主要組方為菟絲子(20g)、阿膠(15g)、桑寄生(20g)以及續(xù)斷(20g)等四味藥物。令根據(jù)患者不同情況加減黃芪(20g)、黨參(20g)、白術(10g)等味藥物進行治療氣虛者,而對于有熱者則加生地(10g)、黃芩(10g)等藥物進行治療。
對兩組胎動不安孕婦治療前后HCG水平變化、臨床有效率及先兆流產各癥狀消失時間等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其中,治療5d后,胎動不安孕婦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影像學檢查表明患者胚胎發(fā)育正常則為治愈;治療7d后,患者各臨床癥狀大部分好轉,孕婦無腰酸或小腹墜脹等癥狀,胚胎發(fā)育正常則為顯效;治療10d后孕婦各臨床癥狀部分好轉,但仍存在腰酸或小腹墜脹等癥狀則為有效;治療后孕婦各臨床癥狀未見好轉,甚至更為嚴重則為無效[4-5]。
本次研究所的數(shù)據(jù)均由我院現(xiàn)有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統(tǒng)計方法對比參照、實驗兩組胎動不安孕婦臨床療效的差異。
參照、實驗兩組胎動不安女性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76.0%、9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差異 [n(%)]
用藥前,兩組胎動不安孕婦HCG水平差異極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用藥后,采用中醫(yī)補腎安胎法治療的實驗組孕婦其HCG水平達(80.88±26.56)ug/L,遠遠高于參照組的(55.38±21.35)ug/L,二者差異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HCG水平變化差異(,ug/L)
表2 HCG水平變化差異(,ug/L)
注:與參照組比較發(fā)現(xiàn),aP<0.05 ,差異顯著
分組 用藥前 用藥后參照組(n=50) 42.98±12.72 55.38±21.35a實驗組(n=50) 43.01±12.73 80.88±26.56
研究可得,無論在胎動不安孕婦陰道出血消失時間方面,還是在其腰酸、腹痛消失時間方面,中醫(yī)補腎安胎法治療的實驗組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孕婦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差異(,d)
表3 孕婦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差異(,d)
?
一直以來,對于先兆流產的治療臨床上多以黃體酮等西醫(yī)藥物為主,盡管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仍不盡如人意。中醫(yī)將先兆流產歸為“胎動不安”范疇,對這一病癥的治療主張以補腎健脾為主[6]。中醫(yī)理論闡述,腎為主生殖的人體先天之本,脾則為主氣血生化的后天之本,女性胎兒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其體內腎精和血氣滋養(yǎng),若孕婦出現(xiàn)脾虛亦或是腎氣不足情況便會造成其體內胎失所養(yǎng)的出現(xiàn),進而誘發(fā)胎動不安,甚至死胎等情況的發(fā)生[7]。中醫(yī)補腎安胎法則針對上述機制,令患者加服壽胎丸進行治療,并根據(jù)患者不同病情加減中藥,如有陰虛血熱癥狀則壽胎丸+保陰煎,如兼有脾虛癥狀則壽胎丸+補中益氣湯進行治療。其組方中所含桑寄生、續(xù)斷等味藥物具有顯著的滋腎安胎功效;阿膠則是滋陰養(yǎng)血良藥;菟絲子則是臨床上補腎益精、腎旺蔭胎良藥。另外組方中加入黃芪、黨參等藥物則具有補氣安胎之功效。加之黃體酮平衡孕婦體內激素水平及改善卵巢功能等功效,二者聯(lián)合應用,臨床效果十分明顯[7]。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同單純服用黃體酮的參照組相比,聯(lián)合補腎安胎法治療的實驗組不僅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6.0%,而且見效快,孕婦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短,HCG激素水平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醫(yī)補腎安胎法治療胎動不安臨床療效佳,見效快,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