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兵
清朝乾隆年間,涇縣楊柳村里有個(gè)富戶叫程天福,他擁有良田千畝,村里的其他人家?guī)缀跞撬业牡钁簟km然他富甲一方,但待人卻十分摳門,而且性情驕橫,目中無人。
這年夏天,楊柳村一帶遭了一場大旱,旱情持續(xù)到深秋,竟然滴雨未下,本該秋季收獲的莊稼顆粒無收。這天,程天福去縣城里喝酒,一伙土匪忽然沖入他家的宅院,把他一家人全都趕到一間屋子里綁了起來,然后在他的家中四下里搜尋起來。
半個(gè)時(shí)辰后,程家的金銀細(xì)軟都被搜了出來。土匪們還把搜尋出來的糧食全部裝入麻袋,搬上了馬車。然后,土匪們趕著馬車,大搖大擺地出村而去。
程天福的老婆鄧桂花掙脫了捆綁她的繩索,跑出家門,在村子里大喊起來:“村里的爺兒們,我程家今天遭了大難,懇請大伙兒幫上一把,跟我一道去追土匪,把被土匪們搶走的東西都奪回來吧……”
鄧桂花大聲喊了一陣,卻得不到一聲回應(yīng)。村里人這是咋啦?咋這么不愿意幫助別人?鄧桂花正在疑惑,一位老漢手里緊握著一把鐵叉,急匆匆地跑了過來。鄧桂花抬頭一看,原來那老漢是她家的鄰居陶老拴。
陶老拴與程天福的父親,從小一起在同一個(gè)村子里長大,一直相處得很好,后來,程天福的父親去世,程天福當(dāng)了家,陶老拴這才與程家疏遠(yuǎn)了起來。剛才,他聽見了鄧桂花的呼喊,到底于心不忍,于是抓起一把鐵叉,趕了過來。
轉(zhuǎn)眼間,陶老拴來到了程家的宅院前,他見鄧桂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便也幫著鄧桂花喊了起來。不過,他只喊了3聲,便猛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停住了喊叫。
鄧桂花仍然一聲接一聲地喊著,陶老拴實(shí)在忍不住了,便勸說道:“桂花,你別喊了,我明白了,你即使把嗓子給喊破了,村里人也不會(huì)幫助你們程家!”鄧桂花詫異地問:“為啥?”陶老拴嘆息了一聲:“唉,你難道忘了,程天福一向是怎么對待大家伙的?”鄧桂花一愣,終于醒悟過來:正是因?yàn)槌烫旄R幌蛟诖謇镒魍鞲?,所以?dāng)今天程家遭受大難,除了陶老拴外,竟然沒有一個(gè)人愿意站出來幫程家一把……其實(shí),土匪不過30多人,而楊柳村里有100多戶人家,如果大伙兒都愿意出手相幫,從土匪們手里奪下被搶走的東西根本不在話下……唉,這都要怪程天福啊……不行,不能讓程天福再這樣下去了,我得想個(gè)辦法,讓他轉(zhuǎn)變過來,否則長此以往,總會(huì)有一天,程家在這世上無法立足……
愣了片刻,鄧桂花忽然風(fēng)一般沖進(jìn)了自家的宅院里。只見她找來一把鐵鎬,來到后院里一個(gè)偏僻的雜物間旁邊,高高地舉起鐵鎬,一下接一下地砸向雜物間的墻壁。工夫不大,雜物間“轟”的一聲倒塌了。
再說程天福,他在縣城里吃飽喝足,回到楊柳村時(shí),天色已經(jīng)近晚。他一見自己的家中被翻箱倒柜,一片狼藉,便知道他家已經(jīng)被土匪洗劫一空了。愣怔了一會(huì)兒后,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飛快地向后院跑去,鄧桂花緊緊地跟了過去。
來到那個(gè)雜物間前,見那里已經(jīng)墻倒屋塌,程天福頓時(shí)急了:“桂花,這是咋了?”鄧桂花回答:“土匪們把地窖里的糧食全都搶走了,并且把地窖給毀了!”程天福頓時(shí)痛哭流涕起來:“剛才,我還指望藏在地窖里的糧食能夠讓我們一家人填飽肚子、度過難關(guān)呢!可誰知,連藏在這里的糧食,也被土匪們搶走了!老天啊,你這不是要讓我一家人都活活餓死嗎……”
原來,程天福為防止遇上荒年,曾特意雇了一幫外地的工匠,在自家的宅院里,悄悄地建了一個(gè)巨大的地窖,能藏下很多的糧食,而地窖的出口便在那個(gè)雜物間里。其實(shí),土匪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gè)地窖,藏在里面的糧食一粒也沒被搶走。剛才,鄧桂花砸倒雜物間,造成地窖被毀的假象,其用意就是為了瞞下那些糧食。
哭了好一會(huì),程天福仍然痛哭不止。鄧桂花勸他別哭了,他卻說:“我哪能不哭?眼看著全家人都要餓死了!”鄧桂花道:“當(dāng)家的,雖然咱們家的錢財(cái)、糧食都被搶走了,但村里有100多戶人家,他們都是好人,咱們可以向他們借些糧食,他們肯定不會(huì)眼睜睜地看著咱們一家人活活餓死的!”一句話驚醒了夢中人,程天福將胸脯一挺:“對呀,我可以去借呀!不過,我可不向村里的那些窮光蛋借,太丟面子了!平日里,我交往了那么多的親朋好友,我向他們借去!”鄧桂花卻搖了搖頭,欲言又止。
程天福連夜向親友們借錢糧,可誰知,他平日里所交往的都是些勢利之人,當(dāng)他們得知程家已被土匪洗劫一空,唯恐避之不及,哪肯借出錢糧?無奈之下,程天福打算賣出自家的部分田地救急,但那些人竟然趁機(jī)將價(jià)錢壓得極低,把程天福心疼得如同割肉剜心一般。思考再三后,他到底還是沒舍得賣出一分田地,只得兩手空空地往家里趕。
趕回家中,天光已經(jīng)大亮。鄧桂花望了被氣得半死的程天福一眼,說:“當(dāng)家的,咱們?nèi)胰艘呀?jīng)餓了一夜了,這糧食,咱們說啥也得借呀!”饑腸轆轆的程天福無可奈何道:“借吧,只有向窮光蛋們借了?!闭f著,程天福拿起一只袋子,垂頭喪氣地跟在鄧桂花的身后,步履蹣跚地出了家門。
因?yàn)榇謇锶思夷屈c(diǎn)可憐的家當(dāng),土匪們根本就瞧不上,所以僥幸沒有遭到搶劫。不一會(huì)兒,鄧天福夫妻二人紅著臉,來到了一戶人家的家中。
那戶人家戶主名叫徐樹來。徐樹來見昔日不可一世的程天福,居然向他借糧,很是不可思議,嘲諷他說:“咦,這不是咱們的程大財(cái)主嗎?程大財(cái)主,你不是一向連一句話都不屑于與大家伙說嗎?今天太陽怎么打西邊出來,你竟然向窮光蛋借起糧食來了?”程天福被噎得直翻白眼:“行,徐樹來,你的嘴巴別太損,你的糧食我不借了,我向別人借去!”說著,程天福一甩袖子,離開了徐家。
程天福原以為,楊柳村里有100多戶人家,因此他借些糧食,那還不是一樁易如反掌的事情?可誰知,他與鄧桂花一圈轉(zhuǎn)下來,竟然沒能借到一粒糧食——不是大伙兒不愿意借,而是他每進(jìn)一戶人家家門,總能聽到一陣嘲諷,氣得他每次聽到一半之時(shí),都忍不住拂袖而去。如此一來,他哪里能借到糧食?
這一圈轉(zhuǎn)下來,日頭就升上了中天。望著手中空空如也的袋子,程天福嘴一咧,又痛哭起來,痛哭自己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剛哭了幾聲,忽聽路邊有人喊:“程天福,來我家一趟吧,我借糧食給你!”程天福扭頭一看,只見陶老拴站在自家的門前,正向他招著手呢!程天福警惕地問:“陶叔,你該不會(huì)也想數(shù)落我吧?”陶老拴嘆了一口氣,道:“我想說的話,大家伙都替我說了,我就不再重復(fù)了。你快來我家借糧吧,你們一家老小還等著米下鍋呢!”
程天福從陶老拴的手里借了一袋糧食,氣喘吁吁地把它扛回了家中。吃了一頓飽飯之后,程天福往床上一躺,打算美美地睡個(gè)午覺,不料,鄧桂花一把將他拽了起來,說:“睡啥懶覺,趕快跟我一道挖野菜去!”程天福沒聽懂:“為啥要挖野菜?”鄧桂花道:“挖來野菜,摻到借來的糧食里,一起煮著吃!”程天福滿不在乎:“咱們不吃野菜,借來的糧食吃完了,就再去借!”鄧桂花沒好氣道:“今年夏季村里人家所收獲的糧食,大多早已送到咱們家,交了地租,他們家中哪能剩下多少糧食?他們能有多少糧食可供咱們?nèi)ソ??如今,村里幾乎所有的人都每天上山挖野菜充饑呢!不挖野菜,咱們一家人便只能等著被餓死了!”程天福想了想,這才不得不承認(rèn),鄧桂花的話兒說得非常在理,于是只好跟在她的身后,一道上了山。
來到山上,程天福不禁傻了眼,他哪里認(rèn)得什么野菜?其實(shí),鄧桂花也不認(rèn)識(shí),好在村里人見他倆也上了山,便好心地教他倆認(rèn)起了野菜。陶老栓則四處打起了招呼:“程天福、桂花沒上過山,更沒挖過野菜,大伙兒都要多多幫襯?。 ?/p>
挖了半個(gè)月野菜,上回借的糧食也吃完了,鄧桂花便又領(lǐng)著程天福去村里的人家借,竟順利地借到了……就這樣,鄧、程二人天天上山挖野菜,與大伙兒同出同歸,家里的糧食吃完了,便又去借……漸漸地,程天福竟然與大伙兒有說有笑起來,他還不止一次地對鄧桂花說道:“村里人都是好人??!如果不是他們經(jīng)常借糧食給咱們家,并教會(huì)咱倆挖野菜,那咱們一大家子人肯定早已餓死了……”
日子慢慢地熬著,等過了年,到了來年的春上,老天連續(xù)下了幾場大雨,楊柳村一帶的旱情一掃而光。可這時(shí),村里的人家卻更犯愁了:幾乎每家每戶的糧食都吃光了,而光靠吃野菜,那是無論如何也撐不下去的。再說,雖然旱情不再,但眼看播種的季節(jié)就要到了,而糧食都吃光了,連種子都沒能留下,拿什么來播種呢?因此,村里的人家,都開始了外出逃荒的準(zhǔn)備。
這天,鄧桂花與程天福一道出了家門,打算上山挖野菜,卻意外地看見陶老拴挑著一擔(dān)被褥、鍋碗瓢盆,領(lǐng)著一家老小出門;徐樹來也挑著一副擔(dān)子,一家老小跟在他的身后,往村外走著。鄧桂花大吃一驚,一問之下,她這才得知,陶、徐兩家這是打算結(jié)伴外出乞討呢!而村里的其他人家,近幾日也都將背井離鄉(xiāng),去外地尋找活路!
望了望陶、徐兩家人那10多張臉上毫無例外的凄苦之色,鄧桂花喃喃自語道:“到時(shí)候了,是時(shí)候了!”程天福一臉茫然:“桂花,你說啥?”鄧桂花語聲急切:“當(dāng)家的,咱們家的地窖其實(shí)并沒有被毀壞,糧食也沒有被搶走,咱們家藏下的那200多擔(dān)糧食,還存放在地窖里,一粒不少呢……”
原來,被土匪搶劫的那天,鄧桂花的心里頭忽然冒出了一個(gè)主意,那就是砸倒那個(gè)雜物間,瞞下地窖里的糧食,這樣一來,程天福便不得不去向村里的人家借糧,不得不與村里人一道上山挖野菜,從而懂得村里鄉(xiāng)親們的不易,念鄉(xiāng)親們的好,消除與大家伙的隔閡,進(jìn)而能夠與大家平等相待。而眼下,村里人都要外出逃荒,那些糧食不能再被瞞下去了,必須拿出來救命、做種子……
鄧桂花的一番話,說得程天福慚愧地低下了頭。鄧桂花催促道:“當(dāng)家的,你說咋辦?”程天福抬起頭,一臉認(rèn)真道:“眼下到了要靠那些糧食救命的時(shí)候了,還能咋辦?桂花,咱們這就去把村里人都召集起來,把那200多擔(dān)糧食按人頭分了吧……”
村里的人家分到了糧食,都翻耕起了田地,播下了種子。而依靠剩下的糧食與野菜,大家硬是撐到了夏季莊稼的收獲季節(jié),竟然沒有餓死一個(gè)人。
當(dāng)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楊柳村里的人家都收獲了許多的糧食,程家的糧倉里,糧食更是堆得如同小山一般。當(dāng)初搶劫了程家的那伙土匪,探聽到程家已經(jīng)恢復(fù)了元?dú)獾南⒑?,一天早上突然又來到了楊柳村搶劫程家。程家人拼死抵住了自家的大門,而就在30多名土匪撞開程家大門的那一瞬間,陶老拴、徐樹來領(lǐng)著村里所有的壯漢及時(shí)趕來,他們揮舞著鐵叉、鐵鏟、鐵耙等各式農(nóng)具,把土匪們打得如同落花狗一般。土匪們很快便一一就擒,被綁了起來。然后,程天福親自趕到縣城,將此事報(bào)給了官府。
官府一審訊,土匪們不得不供出他們的老巢所在,很快,土匪的老巢被官府一舉拿下,他們多年積攢的搶劫來的財(cái)物,也被官府運(yùn)到了縣城。經(jīng)過一番核實(shí)、認(rèn)領(lǐng),程家去年被搶走的財(cái)物居然大部分物歸原主。
從此,程天福與村里人相處得更加和睦了,程家因此真正興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