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星 陳佳佳
近日,常州市委為黨員教育“3211工程”首批69個黨性教育基地、黨員教育實境課堂、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進行了授牌。其中,黨性教育基地9個、黨員教育實境課堂30個、黨支部書記工作室30個。
繼省委組織部實施“雙百雙千”領學計劃后,常州市率先推出全市層面的“3211工程”,圍繞增強黨員教育針對性有效性,著力加強黨性教育基地、黨員教育實境課堂、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平臺載體建設,用身邊優(yōu)秀資源教育黨員干部。明確用兩年時間,建成20個黨性教育基地、100個黨員教育實境課堂、100個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的目標,構建起覆蓋各個領域、資源共享、共建共用的黨員教育綜合平臺。
常州市和平路子和里3號,坐落著一座兩進三開間木結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這里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張?zhí)椎墓示?。常州市政府在該舊居前新建了張?zhí)准o念館,以張?zhí)椎母锩阚E為線索,濃縮29個春秋的圖片、油畫、實物等珍貴史料,運用現(xiàn)代設計理念與藝術手法,展現(xiàn)張?zhí)淄靖锩?、光輝的一生。據(jù)紀念館負責人介紹,其中一些極為珍貴的史料還是從俄羅斯重金購得的。
“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州儔?!背V萑私艿仂`,英豪輩出,“常州三杰”紀念館均列“3211工程”首批9個黨性教育基地之首。在首批入選的黨員教育實境課堂和黨支部書記工作室中,則囊括了常州市基層黨建從農村、社區(qū)、兩新、機關、國企事業(yè)單位的各類先進典型。
對于入選“3211工程”的基地,常州市堅持從基礎工作抓起,加強陣地建設,做到場所功能完備、硬件配置齊全、標牌標識規(guī)范;確定“6+X”建設標準,緊扣活動陣地、組織生活、教育主題、工作載體、工作機制、工作保障等6項基本要素和X項特色有效做法,全面提升建設質量;健全責任制度,將黨員教育“3211工程”建設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健全管理制度,制定《黨員教育“3211工程”管理暫行辦法》,嚴格日常管理,對內涵建設、業(yè)務指導、實際運用、激勵保障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力求常態(tài)長效。
常州市天寧區(qū)鄭陸鎮(zhèn)風景秀麗的查家灣村,有一座舜過山,據(jù)考證,上古時期舜帝巡狩江南駐蹕此山,春秋時期,季札為避王位終老于此。查家灣村挖掘、提煉舜文化和季子文化誠實守信、厚德載物、公序良俗的歷史內涵,與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精神相融合,打造查家灣黨建文化廣場,被“3211工程”列為黨員教育實境課堂。
查家灣村建起了常州市首家“鄉(xiāng)村振興學堂”,作為學習農村理論政策的課堂、培訓鄉(xiāng)村振興帶頭人的搖籃、展示鄉(xiāng)村振興實踐成果的平臺和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振興的陣地。這里既有洋教授,又有土專家:除了邀請高校、黨校的知名學者、教授來為鄉(xiāng)村振興一線的建設者們講解、授課外,還會邀請有成功案例的鄉(xiāng)村創(chuàng)業(yè)帶頭人、德高望重的新鄉(xiāng)賢等傳授經驗,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同時也會邀請百姓共同商討鄉(xiāng)村發(fā)展大計。
“在落實省組‘雙百雙千’工程和打造常州‘3211’工程的過程中,我們既注重將上級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實處,也注重把本地黨員教育資源的特色挖掘出來、作用發(fā)揮出來,既要‘通天線’,更要‘接地氣’。”常州市委組織部黨員教育管理處處長胡鎖軍表示。
2015年開始,網(wǎng)紅民警“阿湯哥”和“葉子警官”的形象紅遍了全國,尤其是在年輕黨員中,這也是來自常州市黨員教育的一張名片。為破解黨員教育時間難保障、課件難回顧、內容難消化等難題,常州市公安局天寧分局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順應新時代精神,發(fā)揮網(wǎng)紅民警湯彥杰、徐葉自身優(yōu)勢,建立“阿湯·葉子”黨建e課堂,將黨員教育工作與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聯(lián)姻,推出“阿湯說黨建”“葉畫黨建”等系列微黨課,助推黨員教育即時化、便捷化、可視化。截至目前,視頻點擊量突破16億,刷新黨建關注類歷史紀錄。
強調作用的發(fā)揮是“3211工程”的一大亮點。常州市委組織部要求黨性教育基地、黨員教育實境課堂運用特色教育資源,利用大數(shù)據(jù)、小故事以情動人,利用體驗廳、專題片、情景模擬等豐富實境感受,開展生動直觀教育。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要輸出工作經驗、提供方法指導,通過結對幫扶、現(xiàn)場觀摩、經驗交流等方式,實現(xiàn)以強帶弱、以點帶面。
許巧珍工作室,取名于全國勞模、全國最美基層干部許巧珍,工作室由老書記生前的辦公室布置而成,還保留著她工作和生活過的痕跡,讓人一走進就肅然起敬。“你看這個長凳,許書記每天中午都只躺在這里休息,還有那個桌子,用了幾十年,抽屜把手都壞了,組織想給她換一個,她說還能用,就是不肯?!痹浐退黄鸸ぷ鬟^的同事對這里的每一樣物品都如數(shù)家珍。
許巧珍工作室不同于以往單一的聽講模式,而是用黨性教育實景重現(xiàn)、平臺交流來呈現(xiàn):通過重走老書記工作路線等方式,再現(xiàn)許巧珍的工作氛圍,追尋老書記精神;通過與老黨員結對共學,開展新老黨員“互幫學”活動;開展“書記談”電視訪談活動,圍繞“7+工作法”談認識、談做法、談成效;利用“巧珍精神”“黨員義工”和“微述職”三個微平臺,推動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
一加公益服務中心是另一個頗具行動力的實境課堂,它是社會組織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和全省首個志愿者組織黨支部——“一加”黨支部的服務陣地。中心已經發(fā)展成為擁有“立根成長”“全心向黨”“奉獻社會”三大功能區(qū)和黨員活動室、殘疾人手工坊、一加公眾號、志愿服務陣地等“三區(qū)一室一坊一媒一陣地”的綜合活動中心,定期舉辦“以學凈心”講解參觀,讓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參觀學習中感受一加黨支部和一加人實干為本、奉獻作魂的優(yōu)秀品質;同時,作為一家公益性社會組織,中心全天候為黨員群眾提供參與志愿服務的崗位,黨員通過親身參與一加助老、助殘、助學、助困、環(huán)境保護等志愿服務,磨礪牢記宗旨、擔當作為的黨性修為。中心已經成為各級各類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村(社區(qū))后備干部以行踐志的實踐平臺。
為求常態(tài)長效,常州市黨員教育“3211工程”目前已被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組織部門還將通過舉辦黨性教育基地巡禮、實境課堂觀摩會、黨支部書記論壇等活動,推進交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