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亮
北京一名18歲少女,通過運營自己很火的微信公眾號,以及寫書,年收入高達百萬。誰能想到,她曾被老師當眾斥責為“廢物”,還曾差點跳樓自殺!在家長和學校的圍追堵截中,花季女孩于沐之如何另辟蹊徑,實現(xiàn)了驚天逆襲?
優(yōu)秀女兒變“學渣”,要強媽媽的錐心之痛
2000年6月,于沐之出生在一個“北漂”之家。她的父母都不是北京人,爸爸于鳴非老家在長沙市,母親媽媽是湖北當陽市人,兩人畢業(yè)后在北京工作期間相戀結婚,有了小沐之。
于沐之的媽媽博覽群書,尤其對國學感興趣。從沐之兩歲起,她就為女兒專門請了一個國學老師來家里教,小沐之在一年時間里就認識了幾千個字,《大學》《中庸》等國學名作,不管能否理解,起碼全都能背下來。于沐之4歲時,媽媽又請老師教她彈古箏、畫國畫,小姑娘越發(fā)聰明靈秀。
為了陪伴女兒成長,媽媽放棄了工作,除了在家炒炒股,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沐之的教育上。而“贏在起跑線”的于沐之,上學后的表現(xiàn)果然很出眾。小學里,她成績全是班級前三,作文一直被老師作為范文在班級間傳讀。
小學,是于沐之最愉快的時光。但令媽媽難過的是,小姑娘上初中后,卻秒變成了老師厭棄的“學渣”……
因為數(shù)學跟不上,被老師罵得麻木的沐之,幾乎放棄了數(shù)學課。一次被老師責罵后,于沐之哭著回家,如此對媽媽形容自己:“是啊,我畏首畏尾,彎腰駝背還羅圈腿,數(shù)學成績又總倒數(shù),我就是個廢物!”老師對她冷嘲熱諷,她對老師充滿敵意!
于沐之像一只“丑小鴨”,卻夢想著變成天鵝。她偷偷穿上媽媽的內增高鞋,老師發(fā)現(xiàn)后又抓著不放:“喲,把你媽的增高鞋穿來了?你的成績怎么不增高一下啊?”同學們一陣哄笑,沐之更加難堪和自卑,默默地低下頭。而只要看到數(shù)學卷子上大大的叉和不及格的分數(shù),她就痛苦到極點,不想回家。
每次去開家長會,也成了媽媽和沐之共同的夢魘!老師對成績好的學生會不住地夸贊,到了于沐之這里,全是諷刺挖苦:“全班就你沒希望,女生里面就你一個人在混,你以后就等著回家‘啃老吧?!便逯爲T了這些言語,媽媽卻受不了。媽媽氣得在眾人面前流淚,沐之在旁邊看到心疼,出來像個罪人似的,囁嚅著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我讓你丟臉了?!?/p>
回到家,沐之怯怯地對媽媽說:“給我報個補習班吧,我再努力一把!”于是,媽媽找到離家不遠的一個數(shù)學補習班,給女兒報了名,一個學期要上萬元。沐之每天放學后和周末,都要去接受“一對一”上課。補習了3個月,她數(shù)學成績仍沒有提高。女孩欲哭無淚:“媽媽,也許我真不是這塊料,算了吧。”
于沐之干脆自暴自棄,跟老師的沖突日益激烈。
2012年9月,于沐之考上北京一所初中。該校崇尚分數(shù)至上。數(shù)學成績很糟的于沐之,一下又從低谷跌進了地獄。有一次她明明寫了作業(yè),但忘了帶到學校,老師一口咬定她撒謊,罰她在教室門外做了200個起蹲??粗瑢W嘲笑的眼光,沐之拼命忍住眼淚,卻一臉倔強,不予辯解。老師更生氣:“你初一成績還好,初二拉這么低,肯定沒把心思用在學習上!”當媽媽與老師談話時,于沐之的語文老師卻對媽媽說:“她其實是個有天分的孩子,要因勢力導,激發(fā)她的自信心?!?/p>
媽媽和沐之做了一次開誠布公的談話,當媽媽看到小姑娘臉上出現(xiàn)了笑容。最后,母女之間達成了“妥協(xié)”,彼此一起努力。除了國學,懸疑小說是沐之平時的最愛之一,媽媽開始鼓勵她寫短篇懸疑小說。沐之有了信心,她下課時間寫,自習課寫,晚上作業(yè)做到12點,還要再寫上一段,保持每周寫一篇的頻率。
漸漸地,于沐之變了,她再也聽不到同學們的哄笑聲,看不到輕視的眼神。她在日記的扉頁抄下一句話為自己鼓勁:與其抱怨黑暗,不如讓自己發(fā)光!
于沐之每次都是手寫稿,媽媽幫她寄到雜志社??上б黄某鋈?,均杳無音訊。沐之卻安慰媽媽說:“媽媽,就是不能刊登出來,它也能鍛煉我的寫作能力,成為我跟世界和解的一個出口。”
為了鍛煉自己,于沐之也嘗試做微商。她家附近有個商場,沐之幫學弟學妹們帶東西,加一點勞務費。老師知道后諷刺她:“聽說于沐之開淘寶店了,今天又賺了多少錢?心思就不能用在學習上嗎?”同學們開始哄笑,沐之低頭不語。微商做了兩個月效果不佳,她只得把余貨折價出售,算一算還倒貼了錢。但她并不喪氣,還安慰媽媽說:“我也算積累了經(jīng)商經(jīng)驗。”
課余時間,于沐之又開始做插畫,寄到出版社,結果還是杳無音訊。盡管這些都不成功,但令媽媽欣慰的是:女兒始終保持著一顆好奇和探索進取的心,反而過得很快樂。
18歲月入不菲:媽媽帶她成功逆襲
思想壓力小了,于沐之反而能夠自信地投入到學習中了,一次期中考試,她居然前進了十多名。突飛猛進的成績讓她自己都難以置信,她抱著媽媽又叫又跳:“媽媽,我進步了,不再是學渣了!”
苦心人,天不負。于沐之參加中考,順利考入北京二十五中國際部!高中的學習環(huán)境好了很多,因為作業(yè)和考試都算分,平??荚囀СR淮我矝]關系,而且老師也鼓勵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愛好,這滿足了沐之的心愿。
2016年暑假,媽媽跟女兒說:“現(xiàn)在運營公眾號挺火的,你也愛寫文章,還能畫插圖,要不試試?”于沐之十分感興趣。媽媽給她出主意,讓她研究那些閱讀量大的公號,她關注了數(shù)百個公眾號,每天翻看、閱讀,并總結了有關寫作“爆文”的10條經(jīng)驗。
2016年10月,于沐之以“木汁”為筆名的第一篇爆文——《原來我媽什么都知道》誕生了。她在這篇文章里寫道:
我們總認為自己已經(jīng)是大人了,于是所有的苦自己扛,流下的眼淚自己往肚子里咽,心酸和難受也不打算與別人分享。就算是最親最親的家人,我們也不愿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就像明明在同一個房間里,我背對著你流眼淚,你拍拍我的肩膀我也會迅速擦擦眼睛,然后轉過頭笑著對你說,沒事了。
可是,不管你多大,經(jīng)歷過多少,你還是家人眼里那個因為考低了而不敢回家的小孩子啊。他們不怕為你擔心,也不怕陪你解決問題,只要你肯回頭看看,他們就一直等在那里。
我媽究竟知道什么?其實她什么都知道……
于沐之寫的是發(fā)生在自己或媽媽身上的事,點擊量瞬間就變成了10萬+,一夜間“粉絲”由400變成了3萬多,很多同學、朋友在微信給沐之發(fā)來消息說:“在朋友圈看到你的文章了,于沐之,你火了!”
老師也知道沐之在做公號,開玩笑地說:“你是我們班上的名人了。”同學們對她都友善了很多。
很多公號有1萬粉絲才能接廣告,沐之卻很幸運,只有幾百個粉絲的時候,就接了第一單廣告。后來爆文一再出現(xiàn),廣告費也水漲船高,這些僅用了一年時間。
出版社找上門來,要給她出書,沐之對媽媽說:“等我的書出來后,我一定要給那些看不起我的人,一人發(fā)一本,向他們證明我不會‘啃老,我比所有人都厲害!”媽媽笑著敲打她:“不要驕傲,要寬容?!毙」媚锊缓靡馑嫉匦α?。
2018年1月,愛奇藝觀點分享類節(jié)目《奇葩大會》聯(lián)系上于沐之,邀請她參加節(jié)目。她講述自己“逆天改命”的這段視頻播出后,引發(fā)全網(wǎng)轉發(fā),沐之徹底紅了。
現(xiàn)在,18歲的于沐之每天都生龍活虎地在學習和寫作中穿行著,這些付出也為她帶來了不少的收獲。
從叛逆學渣少女,到倍受粉絲們追捧的“網(wǎng)紅才女”。有人問于沐之的媽媽,你女兒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她含笑說:不管你的孩子在別人眼中是學渣還是廢物,作為家長,你都不可以輕言放棄,要發(fā)現(xiàn)他們自身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激發(fā)出孩子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