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語篇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綜合了語言的理解、運用能力,而且,良好的閱讀能力,也為英語寫作打下基礎、積累素材。隨著英語在我國的普及,以及教學改革中新課標的要求,對英語教學的標準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強調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近年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也進一步突出了語篇閱讀的重要性,要求以語篇為依托,促進英語知識的構建及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篇閱讀素養(yǎng),也是高中英語老師們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本文從語篇閱讀的概念和重要性著手,詳細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試圖探討可行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語篇閱讀素養(yǎng);策略
【作者簡介】丁健平,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教育碩士。
閱讀能力是英語學習中的關鍵能力,也是近年來提出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能力的重點,能直接反映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水平發(fā)展程度。而且,閱讀語篇的教學是多種教學內容的綜合,不同于單純的聽、說教學,而是囊括了詞匯、語法、語篇結構、主題內容、思維分析、思想情感等多種語言學科需要掌握的能力。因此,提高高中生的英語語篇素養(yǎng),是整個高中過程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英語語篇閱讀素養(yǎng)概述
語篇(discourse),即統(tǒng)一的語言段落,由一系列能表達連續(xù)意思的句子或話段構成,反映一定的主題、意義,有其目的性,即語義。語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主要研究銜接和連貫,是從語篇結構出發(fā)的分析,包括對語篇含義、結構、語言特點等方面的分析。不同的文章,如信件、議論文、敘事性文章等,因各自的內容、體裁、主題不同而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高中英語課程中,老師需要對文章進行句子結構、段落關系等方面的細致分析,理順整篇文章的邏輯關系,進而發(fā)掘作者的寫作意圖。
閱讀素養(yǎng),即閱讀過程中對文章意義進行積極構建,選用有效的閱讀策略以達到理順思路、挖掘深層含義的目的,并能對文章內容進行反思的能力。同時,在新課標中明確要求提高學生用語言獲取、處理信息,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了對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流手段的本質要求,即強調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中,也將閱讀能力作為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并鼓勵學生通過閱讀這一復雜的過程,去感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語篇結構、目的、情感的探討,以助于學生們能準確而又全面、深入的閱讀、理解文章,提高語篇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就目前的語篇教學而言,仍存在不少問題。不少老師在教授過程中,僅僅將語篇教學作為一個常規(guī)教學活動,過于程序化、公式化,缺少獨特見解,而且并沒有挖掘潛在的人文價值。如“Very vegetarian”一文的閱讀中,大部分教師在講解時最多看到飲食文化、價值觀的多元化等,其深層次的“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以及“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方面的話題卻很少,即很少引導學生對文章深層次的內涵、文化進行進一步探索。
在語篇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們對文章進行記憶、理解,以及個別典型句式的應用,也需要促使學生對文章的分析、闡述和評價,即低階、高階的思維閱讀活動相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中,基于高考的壓力,不少學校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側重于記憶、理解、應用等方面的訓練,如skim、scan,以求讓學生們更適應高考試卷,在對文章的分析、探索等高階能力上卻很少對學生們進行培養(yǎng)。
在閱讀理解中,除了上述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外,還需要在閱讀中建立讀者和作者的情感共鳴,即通過對文中詞句的推敲,讓學生們能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或觀點的傾向性。在這一對情感的體會中,需盡可能放慢教學腳步,讓學生們逐漸產(chǎn)生發(fā)自內心的情感上的共鳴。但在實際教學中,迫于應對高考的壓力,不少教師仍較注重所謂的課堂效率,恨不得將所有的知識點一次性都在課堂中塞到學生的腦海中去,導致教學速度較快,無法讓學生有對閱讀文章細嚼慢咽的時間。
三、提升語篇閱讀素養(yǎng)的策略
教師需要靈活利用教材,并注重對教材中蘊含的人文價值的挖掘,以及對文本的延伸性解讀。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雖然需要完成閱讀課文后的習題,但可以在客觀題上適當刪減,將時間節(jié)省下來放到主觀題上,或者根據(jù)文章內涵自行設計一些可以對文章進行深挖并能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們加深對其中所含觀念、所反映問題的領會,拓展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在對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中,目前普遍的觀點是,從低階思維到高階思維有助于思維的伸縮性,即由淺讀進入深讀。首先,通過對低階思維的訓練,讓學生們迅速獲得文本信息,而后,教師可以通過設立不同的呈梯度性的問題,層層深入,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探索熱情,或者組織小組討論,讓思維在討論中產(chǎn)生碰撞,逐漸習慣于高階思維的思考。
教師也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教學手段,根據(jù)文章內容,將學生們引入相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們在情境中閱讀,也能明顯提高對文章的深層次理解,并容易理解作者的情感或觀點。
總之,提高高中生語篇閱讀能力,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英語教師們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認真分析自身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靈活運用教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閱讀思維,提高學生的語篇閱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時藝力.基于最佳關聯(lián)理論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8):37-40.
[2]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J].英語教師,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