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教育部門出臺了新的教學模型,即根據(jù)Moodle平臺模塊化的特點,結合課程特征,設計出的微課程教學模型。由于此類教學模型出臺不久,為了不造成大范圍的影響,教育部只要求學校選取個別教學班級進行實踐教學,后期通過學生的反饋意見和學習成效,進一步確定微課程是否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Moodle網絡平臺;微課程;實踐課程
【作者簡介】王琦,碩士,講師,廈門工商旅游學校。
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校在教學方式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對學習內容和方式的要求也有了改變。拋棄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許多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從而使教學過程中的課程更具多樣性、自主性、移動性。目前,微課程教學模式正在進行進一步的的探索,力爭將學生的學習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在Moodle平臺微課程教學模式下的教學過程中,是以《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首要實踐課程,因為許多學校里面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有課時不足、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等現(xiàn)象。教育部門首先將微課程應用到計算機基礎的教學當中,會極大程度地改變計算機基礎的教育現(xiàn)狀,使計算機基礎教育事業(yè)有新的突破,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微課程和微視頻
微課程是一種具備了課程的所有特征,還對學習方式和資源進行了改革,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深刻理解課堂知識。經過許多專家的研究和學校教學成果的反饋,“微課程”在大體上更體現(xiàn)出了一種資源性和教學活動性的特點。微視頻是將教師講授課程中的一段 10分鐘以內的視頻錄下來,在課前將學習計劃及任務交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結合視頻進行預習。微視頻是微課程授課中最重要、最基礎的內容,具有明確的主題,以簡練清晰地內容將教學的重點展示出來,是微課程的載體。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講解的語速,吐字要清晰,把握重點內容,畫面及版面清晰美觀,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微課程在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程在進行大規(guī)模使用之前,要經歷一段實踐觀察期,對于微課程的教學實踐而言,先要在Moodle平臺上創(chuàng)建計算機基礎微課程,再將此應用到個別班級的教學之中,經過一段時間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學習能力進行客觀的分析,從而確定微課程是否適合大規(guī)模地投入教學之中。
教師在進行微課程進行授課時,可以結合“任務驅動法”開展教學,使學生利用微課程的教學模式與老師進行互動。每節(jié)課之前教師要將教學任務和學習資源上傳到Moodle微課程教學平臺上,促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并由小組長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報告給老師。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做出調整,或者減少學生的自主學習量、降低自主學習任務的難度。在課堂上,在學生進行自學成果展示之后,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評價和補充,對重點內容進行總結,系統(tǒng)的將學習內容敘述一遍,為學生建立起學期框架。尤其要注意教學大綱中的重點需掌握的內容,還要適當?shù)膶W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促進對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的理解和鞏固,提高學習效率。
三、微課程教學模式具體實踐策略
1.生成資源的動態(tài)組織?;谖⒄n程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使用微課程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的不斷探索互動。學生要及時地向老師反饋問題,教師要在微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準確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充分有效的資源,持續(xù)完善微課程的資源庫。在建立動態(tài)資源庫時,要借助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使學生原來的被動學習變?yōu)樽灾鲗W習,盡可能地為學生拓展更多的知識。利用固有資源建設更加全面的資源庫,有效的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促進學生進行高效的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2.多職能團隊的有效組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計劃的設定不能只依靠某個教師承擔,學校要對教師進行明確的分組,并分配給每個教師組不同的任務,由團隊協(xié)作完成教學設計,才能設計出最適合學生學習和微課程發(fā)展的教學策略。專業(yè)的團隊中不僅要有核心教師負責帶隊,還要有助理教師進行輔助,以此更好的完成課程設計、資源建設、教學組織等活動。一支分工明確,師資力量突出的教師團隊,對于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的使用具有不可忽視地作用,還能促進翻轉課堂的順利進行。
3.教學活動的螺旋式安排。微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尤其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分層次螺旋式上升,要合理地對教學活動進行安排,循序漸進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首先從低階知識出發(fā),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夯實基礎的情況下,再引入高階知識,由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學習的方式驅動學生學習。要從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慮教學活動的合理性,確保難易適中,由淺入深的進行教學。教學活動結束后,要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及學習成績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不斷完善教學過程,為后來的微課程模式下的具體實踐操作——翻轉課堂提供借鑒。
四、結語
經過實踐,大部分學生表示微課程教學模式對自己的學習具有很大幫助,但也有小部分同學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從整體效果來看,通過微課程教學,學生能清晰深刻的掌握學習內容,并增長了自主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有關專家應該借此實驗結果進一步對微課程進行調整和完善,促使在接下來的教學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智淑敏,郭紅.基于Moodle平臺微課程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軟件工程師,2015,18(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