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如
[摘 要] 情境教學法的出現(xiàn)為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改變,有效拓展了學生語文知識獲取途徑,以多樣的形式完成相關內容的理解消化任務,進而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本文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探究如何在課堂中使用情境教學法。
[關鍵詞] 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建方案
情境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存在明顯區(qū)別,它是以語文理論知識為基礎,通過資源的合理使用,為學生提供多種探究情境,將教材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指明探究方向的同時保證了課堂趣味性,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師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分析情境教學法的使用策略,一步步將其導入初中語文課堂,使得學生在短時間內成功融入情境,高效完成知識點積累任務,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使用問題情境
在傳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中,學生漫無目的地學習,時間利用率十分低下,這是缺乏探究方向導致的,教師要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改變教學現(xiàn)狀。因此,問題情境的使用變得十分必要,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重難點整合起來,用關鍵問題進行概括,將其作為情境的主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理解掌握相關內容,填充語文知識儲備。問題情境的主要作用是為學生提供了語文學習思路,不會將精力花費在無用知識的探究分析上,提高了語文學習效率,養(yǎng)成了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進行《藤野先生》這篇課文的教學時,筆者會使用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在教學的開始,筆者會直接給出問題:魯迅先生從藤野先生身上挖掘了哪幾種受益終生的精神?成功完成問題情境構建。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但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筆者會鼓勵學生使用自主學習的方式解答問題。在自由化的問題情境中,學生語文思維發(fā)散時不會受到限制,能積極地和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分享自己在閱讀文章過程中的想法心得。最后,學生會整合所有人的想法,給出一個較為全面的回答,對文章內容有了深刻理解。教師要合理使用問題情境,保證學生語文學習的目的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建多媒體情境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更新?lián)Q代,多媒體設備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使用變得越來越頻繁,但是部分教師沒有正確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只是將多媒體資源當作常規(guī)教學手段,不能為課堂帶來新的動力。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設備和情境教學法結合起來,創(chuàng)建多媒體情境,將抽象單調的語文理論知識,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具體呈現(xiàn)出來,改變學生語文知識獲取途徑。同時多媒體情境能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和貪玩心強的性格特征,保證他們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在進行《黃河頌》的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共鳴,筆者會通過多媒體情境的創(chuàng)建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搜集展示黃河壯觀景色的圖片和視頻,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這些素材,使得他們被圖片和視頻中的內容所震撼,成功融入多媒體情境中。接著筆者讓學生帶著震撼嘗試解讀《黃河頌》,體會作者蘊藏在文中的贊美之情。最后,筆者讓學生在多媒體情境中,帶著自身體悟朗誦《黃河頌》,將情境教學效果最大化。多媒體情境為學生展示了語文這門學科的另外一門,符合語文綜合能力培養(yǎng)需求。
三、完善生活化情境
語文源于生活,初中語文教學不能脫離生活本身,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生活和語文學習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語文活動中。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導入,教師能將初中語文課堂變得充滿生活氣息,使得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對相關語文知識有新的認識,主動將其與生活實際串聯(lián),有效提升了語文知識運用水平,對未來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例如,在進行《春》這篇課文的教學時,筆者將課文中所描述春的特點用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具體展示,通過圖片的形式創(chuàng)建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習情境。學生在課文探究過程中能主動將詞匯和圖片對應起來,在腦海中形成立體圖像,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也逐漸形成了“語文源于生活”的良好觀念。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有效使用打破了傳統(tǒng),為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動,將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保證了學生學習參與度的同時提高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效率,使得學生改變對語文的錯誤認知,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教師要不斷完善情境教學法,保證初中語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責任編輯:呂研)
參考文獻:
[1]肖麗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有效實施策略[J].新課程(下),2017(5).
[2]何廷珊.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