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寧晉縣賈家口學區(qū)堯臺中心小學 劉冬梅
數學思維能力是把抽象概念轉換成形象的學習內容,并逐漸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在學生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數學教學必須注重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主觀思維、自主思考的能力,從而達到學生在生活中通過思維能力自主解決遇到的問題的目的。
在大多數學校中,小學數學教師的教育觀念不能適應當前學生思想發(fā)展,理念落后,在數學教育過程中不能充分重視小學生主體地位,仍然將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忽略了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許多教師還沿襲原有的交流方式進行授課,不能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采用口語化的教學語言來描述抽象的概念,影響到小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和理解,很難形成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現有的小學數學教材中,大多內容抽象,具有較強的概括性。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特點是,認知外部世界主要通過形象思維,而教材中抽象、概括的內容結構,不能很好地被小學生理解,制約了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大多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沒有一定的實踐性。作為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通過學習和思考以及實踐活動來得以實現,在動手、動腦過程中,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通過實踐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效提升的主要方式。
在實踐教學中,許多數學教師不能與時俱進,依然采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充分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課堂氛圍不濃,沒有一定生動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學習,無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首先要轉變教師的觀念,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教學。教師只有樹立了學生的主體教育理念,才能在課堂上調動學生思考學習的興趣,打下小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基礎。
在教學中使用口語,能夠使小學生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特別是在相關概念的教學當中,運用口語化進行描述,更容易使小學生正確地理解。例如,在小學教材中對三角形概念的描述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教師可以將這一概念進行口語化描述為,三個小同學手拉手圍起來的圖形。這種口語轉述會利于學生理解,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
在數學教學中,對跳躍性的知識內容,教師要用語言把這些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通過加強前后知識的溝通教學,對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整理,深化學生的認知,使教學形成一個有效的鏈條,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
在數學教育過程中,要多創(chuàng)造學生動手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內容和知識的過程當中,通過手腦的結合以及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和熟悉的事情,把教學內容融入進去,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與分析的能力。例如,在引導學生理解重量、長度概念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測量以及自己稱重來認知克與千克、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和這些概念的定義。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緊密聯(lián)系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把小學生日常接觸的生活作為切入點,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入生動的生活實例當中,從而推動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與提升。例如,在講解購物這一教學內容時,可以把教室當作購物場所,學生以消費者、售貨員的形象出現,通過演示購物過程,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這種場景的設置,引導小學生進入到場景之中,在情景演示過程中理解、認知數學概念,從而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多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的興趣。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來提升學生自我思考及思維品質的提升。例如,在教學乘法口訣時可以采取巧妙的問題設置,使學生有效掌握教學內容。教師列出5個4相乘的算式,5個3相乘的算式等等,引導學生快速、準確地得出計算結果,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充分考慮到影響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的各方面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口語教學,同時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充實實踐性教學及情景教學的內容,把生活實例融入教學當中,以此充分提升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