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陽縣莊圩鄉(xiāng)小學 朱涇霞
長期從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字跡潦草,不工整,尤其是沒有家長督促的農村留守兒童,他們自身自覺性不高。通過什么手段能讓其在沒有家長督促、沒有教師督促的情況下,還能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呢?教師如何有效干預農村留守兒童數學家庭作業(yè)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在訓練學生思維上下功夫,通過家庭作業(yè),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知識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我們從教師自身的原因進行了分析:(1)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全班都一樣,沒有考慮到學生是有差異的。(2)教師布置作業(yè)的“質”與“量”有待提高。其中,作業(yè)的設計應該具有多樣性,每種課型應該布置與課型相匹配的個性化作業(yè)。(3)教師只重視作業(yè)的布置,忽視作業(yè)的檢查與反饋,好的評價體系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通過教師自身的幾方面改變,激發(fā)學生作業(yè)興趣,讓學生由要我做作業(yè)變成我要做,從而享受作業(yè)帶來的成功與快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農村小學,學生的差異性較大,尤其是后進生,他們對數學書上的基本知識掌握得都不好。由于沒有家長的督促,有很多監(jiān)護人不識字,根本沒辦法對較難的數學題進行輔導,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yè)。我們每天布置的作業(yè)有選做題和基礎題、必做題三種。對于成績很差的學生,做必做題,參照書本知識簡單模仿就可以完成。而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我們要求他們完成基礎題和必做題,孩子做起來難度不是很大。而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我們可以設計有難度的作業(yè),讓他們的思維得到一定的提升。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一活動有濃厚的興趣,那么活動的效率就高。在作業(yè)設計中,必須要增強作業(yè)的趣味性、實踐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作業(yè)中集中注意力,并保持飽滿的熱情,從而提高作業(yè)的質量,形成良好的興趣、愛好,在快樂中做、在做中樂。如在學習完圓錐的體積后,我們可以布置作業(yè):圓錐體積是如何推導出來的?給學生提供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形的容器,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得到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
在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學習數學中有生活,生活中也有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可能枯燥無味,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聽不懂。我們可以讓孩子放學后去超市逛一逛,學會買東西,這個不需要家長的督促也可以完成。去超市了解商品的標價就是原價,已知一件這種商品的單價,買兩個要多少錢?在買東西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并能感受到乘法的簡便性。其實我們在數學學習中,超市的情景還是很多的,如付款找錢,找回多少錢,應付多少錢,買幾件需要多少錢,打六折后,應付多少錢等等。在生活實踐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買賣之間的數量關系。
傳統的作業(yè)布置都是筆頭作業(yè)。其實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很多不是學生不想做,而是不會、不理解,這樣他們做再多的作業(yè)也是徒勞。對于這些學生,我們可以嘗試布置一些口頭的作業(yè),這樣的效果比做題效果要好很多。如:在學習圓柱的側面積與表面積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說說,圓柱的側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表面積呢?在現實情況下,我們算哪幾個面的面積?在他們熟悉過后就可以布置一些筆頭作業(yè)加以鞏固。
我們教師布置下去的作業(yè)必須要與檢查對應起來,如果我們長時間不檢查,孩子就會存在僥幸的心理。所以教師只要布置作業(yè),就必須要有檢查。如果沒有時間,最起碼應該有可靠的小助手。在小助手的督促下要求不完成作業(yè)的同學補完作業(yè),消除孩子的僥幸心理。剛接手班級的時候,教師更應該注意作業(yè)的布置與檢查相對應,不然剛開始孩子摸清你的套路后就很難去糾正。我在接手新班級后,第一次檢查作業(yè),一個一個查,班級五十幾個孩子,被我查出十五六個,堅持了一個星期就剩下三個,這三個由于智力上的原因根本無法完成數學作業(yè),要求他們盡量做就可以了。
其實對于平時孩子容易掌握的知識,我們通過課堂作業(yè)反饋的情況較好的,可以安排小組長去批改,但是課堂作業(yè)反饋情況較差的,我們教師得花點心思去批改。課堂掌握情況不好,我們就需要孩子利用回家時間好好鞏固一下。我們在批改孩子家庭作業(yè)時可以發(fā)現哪些地方是孩子們出錯較多的地方,哪些同學一點都不會,這樣在課堂上可以有針對性地去指導。
我們如果一味地去找學生的缺點,我們眼里就只有缺點,如果我們換一下角度,去找學生的優(yōu)點,那么優(yōu)點就會越來越多。我們要在檢查和批改中總結出一些發(fā)現,如誰的作業(yè)最認真,誰的作業(yè)進步最大,誰的作業(yè)不拖拉了等等。我們對于好的應該給予表揚,在榜樣的帶動下,沒有被表揚的同學也會去努力爭取。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雖然他的作業(yè)比不上優(yōu)秀同學的作業(yè),也可以適當抬高評價等級,并且全班表揚,對他們進行鼓勵,使其體會到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的快樂。有獎賞就有懲罰,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應該加強督促和檢查,不能放任自流。
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監(jiān)管和關愛,孩子難免會陷入孤僻、厭學、注意力不集中、老師批評、放棄努力的惡性循環(huán)。他們出現這些那些的問題,并不是孩子想這樣的,在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之后就會覺得孩子怪可憐的。如果用賞識的目光去對待每個學生,他會越來越配合你的工作,孩子就是這么可愛!如果孩子在學校出現一些問題,一定多與家長進行溝通,相信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們要用愛心和恒心去關懷他們,逐步建立留守兒童的自信心,使他們成為自信、自強、有責任、有擔當的好少年,為將來成為社會的主人做好堅實的基礎。